“垃圾分类‘袋’回家”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4 11:34  浏览量:2

为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升居民环保实践能力,西南交通大学社区联合成都梦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25年8月13日上午9:30在西南交大社区会议室开展了“垃圾分类‘袋’回家”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吸引了社区居民热情参与。本次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垃圾分类理念植入手工活动中,强化了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活动开始,首先由社工刘老师向每位参与者发放了图文并茂的宣传单页和特别定制的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扇,在炎炎夏日送上清凉的同时,更让分类知识触手可及。社工围绕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具体分类标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类误区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耐心细致的讲解,帮助居民们系统掌握分类要点。

随后,活动进入手工实践环节。在社工毛老师的专业引导下,居民们了“植物花草拓印帆布袋”的创意制作。大家精心挑选新鲜的花草枝叶,通过敲拓的方式将自然的纹理与色彩永久保留在环保帆布袋上。这一环节不仅让居民亲身体验了变废为宝、资源循环的乐趣,更将环保理念巧妙融入艺术创作中。

互动环节结束后,活动并未止步于会议室。社工与部分参与居民手持宣传资料、定制扇子以及亲手制作的拓印帆布袋,一同走上社区街头,开展了一场生动的垃圾分类沿街宣传活动。 他们主动向过往行人和周边商户分发宣传单页、赠送定制扇子,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分享参与活动的收获,用实际行动将绿色环保的理念撒到更广阔的社区空间,展现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风貌。

本次活动通过“知识讲解+手工实践+街头宣传”的多元形式,有效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与行动力。居民们纷纷表示,这种理论联系实际、动静结合、既有知识收获又有实践参与的活动形式非常接地气。在亲手制作环保袋和走上街头宣传的过程中,大家深刻理解了垃圾分类对资源再利用和保护环境的价值,今后将更自觉地在生活中做好分类,并积极影响身边人,共同为建设绿色、整洁、美好的社区家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