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出品,大有看头

发布时间:2025-08-14 14:11  浏览量:3

《南京照相馆》《东极岛》

《戏台》《长安的荔枝》

......

外面太热

那就走进电影院吧

在光影编织的空间里感受流动美学的魅力

8日,由管虎、费振翔执导,朱一龙、吴磊、倪妮领衔主演的电影《东极岛》正式上映。

影片取材于真实的里斯本丸沉没事件,讲述的是二战期间中国渔民冒死营救英军战俘的故事。

截至目前,淘票票评分 9.7、猫眼评分 9.5,电影上映6天,收获近3亿票房。

值得一提的是

该影片是在滨湖区内的

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

12号棚开机

并在园区完成了为期两个多月的拍摄工作

更让无锡骄傲的是,这部影片75%的场景是在无锡搭建拍摄,涉及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12号棚和水下摄影棚、影视基地影棚、锡西文创园摄影棚等地,并以581人置景团队、30000平方米临时用地、18个超复杂场景的体量刷新了国产电影置景纪录。

据统计

一部电影

理想场景通常为40—60个

实际场景通常为50—100个

《东极岛》3/4的场景能够在无锡一地完成拍摄,既彰显了无锡在影视拍摄制作上的科技实力,也进一步凸显了滨湖作为“影视之都”在场景打造上的强大攻势。

108处新“景”,够拍了

滨湖区,辖区面积为572平方公里(陆域212平方公里,水域360平方公里),沿湖岸线长108公里。

面积虽不大,但优质的影视取景地众多。

行走太湖108廊道,一路依景相连,鼋头渚、灵山胜境、无锡影视基地等众多的知名景区布局其间,而在吴侬软语的江南韵味、百年工商的厚重底蕴、春晚舞台的现代活力交织融合下,这里又成了“一步一景”的立体取景框。

作为无锡影视产业重要的承载地,在滨湖最新公布的区域影视拍摄取景地地图上,一共有108处影视拍摄取景地,涉及特色场景、休闲娱乐场景、生活场景、自然场景等8个大类。

108处场景中,有江南吴韵悠长的荣巷老街,也有科技感十足的现代空间,有烟波浩渺的太湖风光,也有烟火气十足的市井巷弄,丰富多元的场景,让这片湖湾日益成为全球众多影视公司创作的重要选择。

影视新场景的打造

从内部挖潜,也向外借力

7月底,滨湖区与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机构签订了长三角影视拍摄服务共建协议,旨在寻求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伙伴关系”。

此前,2020年成立的长三角影视摄制服务合作联盟已发展成为涵盖36家单位、辐射全国的“全链路”拍摄服务机构,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协拍保障。

协议签订后,双方将在“协拍联动”、“经验互鉴”、“采风合作”、“资源共享”、“联合推广”等多领域深度合作,畅通沪锡两地影视资源的流通,为剧组提供跨地域的高效保障,真正实现长三角影视产业的一体化协作。

智能拍摄园,影棚5座

有新场景,更有硬科技。

滨湖区坐拥省部共建、全国唯一的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和无锡影视基地等两大影视基地,其中占地面积仅为600亩的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自2012年正式揭牌以来,持续深耕数字影视产业领域细分赛道,以“科技拍摄+数字制作”为核心,不仅提供皇宫、商业街等涵盖古代、现代的现成景点,同时先后建成了包括3座国内领先的水下特效棚、3座3000平方米国际标准影棚、2座6000平方米超大影棚等在内的20座专业影棚。

2023年,园区与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共建了国内首个5G智慧虚拟摄影联合实验室,其中全国最大电影级LED拍摄巨幕屏长44米、高10米、直径23米,配备了市场最高端的组件和最先进的IC驱动器,屏幕刷新率高达7680Hz,能够提供具有互动能力的背景画面,使现场的光影造型变得自由且可控。

当前,为快速响应市场对中短剧集的增长需求,产业园精准把握影视剧行业发展机遇,打造“AI五大中心”,加速推动影视剧产业向工业化方向迭代升级,影视智能拍摄制作园内的5座影棚单体即将完成施工,计划于2026年9月份完成相关验收。

企业入驻上,产业园已经吸引了包括墨境天合、倍视传媒、诺华视创、盛悦国际等在内的800余家影视文化企业落户,打造了从“搭平台”“强科技”到“出精品”的电影全周期产业链,园区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中国重要制片基地。

在助力影视产业发展上,硬核科技一直是产业园的重要支撑。以《流浪地球2》为例,该片采用了3D打印、数字车床、激光雕刻等诸多技术,同时硬科幻的外壳、顶尖水准的制作和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理念,亦树立了新的中国科幻影史里程碑。

当前,滨湖区正持续打造由一园(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三中心(江苏省网络视听协会艺术创作中心、网络文学IP短剧转化和交易中心、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百场景(微短剧拍摄取景地)组成的影视产业智造体系,加速构建主体丰富、创作活跃、科技赋能、服务精准、健康有序的影视产业生态。

立项近50部,承接拍制163部

在“新场景+硬科技”的叠加赋能下

湖湾优秀“作品”加速涌现

从春节到“五一”,再到暑期

今年影视爱好者一直有这样一个感觉:“湖湾出品”的影视剧多到看不过来,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市民的假期生活,也快速提升着无锡和这片湖湾的影响力。

春节档新片中

《哪吒之魔童闹海》《蛟龙行动》《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唐探1900》《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5部由滨湖企业参与出品或制作。

清明假期

由滨湖企业参与出品或制作的《猎狐行动》《阳光照耀青春里》等影片惊艳荧屏。

“五一”假期

《大风杀》《悬镜》《借命而生》《永不失联的爱》《罚罪》《人生会议》等多部园区出品的影视力作又以多元的题材、精良的制作点燃荧屏,奏响属于光影的春日交响。

暑期档

产业园企业墨境天合参与制作的影片就有《无名之辈:否极泰来》《奇遇》《7天》《戏台》等。广为关注的《东极岛》能让观众感受到人性的光辉与历史的厚重。

坐在家里,守着电视

也能享受“湖湾出品”

前段时间,《北上》《棋士》《借命而生》等电视剧在央视黄金时段出,收视热度稳居第一。《赢风》《罚罪之英雄简史》《仪凤之门》等7部作品入选江苏省重点电视剧、网络视听节目。

大片多、易“上头”

获奖机会也多

作为中国电影的政府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不仅是对优秀电影作品的表彰和鼓励,更是洞察中国电影业深刻变革和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

在4月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上,由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出品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八角笼中》等影片获优秀故事片奖,园区制作的《流浪地球2》同获华表奖优秀导演奖。在此之前,《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已经获得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等众多奖项,其在特效制作、服装道具设计等方面均展现出极高的水准,成功打造出一个充满中式美学的“封神世界”。

近日,《大风杀》又获北京电影节两项大奖,并成功登陆北美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

还有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今年以来,影视立项已经通过近50部,承接影片拍制163部。

同时,中宣部“十四五”规划重点电影《狂爆》、国家广电总局重点外交题材电视剧《非常关系》;江苏省重点网络剧《热血捕快》、江苏省重点网络微短剧《黄雀游戏》等四部佳作都在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立项,并将于2025年下半年正式开机。

面向影视产业的广阔未来,滨湖一直在积极应对。

近年来,滨湖区已累计承接影视剧拍摄制作超2100多部,影视剧制作正在向精品化、大体量化方向发展。百亿规模级的数字影视产业也成为太湖北岸这片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这里,不仅是城市生态风光的颜值担当,也是各类大片的“出品地”。

湖湾出品,常相见

湖湾出品,总期待

△今日小甜锡封面图,欢迎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