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 “芯” 动能,如何支撑大湾区 “芯” 蓝图?

发布时间:2025-08-14 14:15  浏览量:3

大湾区经济网珠海讯(编辑 徐丽丽)在广东集成电路产业"3+N"格局中,珠海以"设计引领、珠澳协同"的独特定位占据重要一席。2024年,全市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主营收入194.95亿元,位居全省第三,近五年年均增长率超20%,形成从设计到制造、封测的完整产业链生态,为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产业根基不断夯实,技术突破持续涌现

珠海已构建"设计引领、制造协同、封测配套"的特色产业链,纳思达从打印通用耗材向汽车超声波雷达芯片跨越,打破国外打印机主控芯片垄断;天成12英寸晶圆级TSV立体集成生产线2024年底投产,恒格微电子今年5月发布国内首台晶圆级等离子多驱解离刻蚀设备,企业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2025年上半年,珠海集成电路产业同比增长16.4%,成为现代产业集群中的"加速度担当"。

政策精准滴灌,生态持续优化

2024年8月出台《珠海市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重点支持先进制程和车规级芯片;高新区"半导体十条"在厂房购置、研发创新等方面给予"真金白银"支持。重大项目加快落地,总投资100亿元的奕源半导体材料产业基地2024年底开工,聚焦半导体上游先进材料;新质生产力基金、珠海农商行科技金融等资本力量持续赋能,破解产业"高投入、长周期"发展痛点。

珠澳协同发力,创新活力凸显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推动澳门大学科研团队与珠海企业联合攻关,发挥澳门科教优势与珠海产业基础的协同效应。业内专家认为,"设计引领+珠澳协同"使珠海成为大湾区集成电路差异化发展的关键一环,与广深形成互补格局。

展望未来,珠海集成电路产业目标2025年规模达500亿元,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场景持续扩容芯片需求。随着"云上智城"建设和产业链完善,珠海有望在车规芯片、先进封装等领域形成新增长点,为"中国芯"在全球产业重构中占据一席之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