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飙到 3688,股民却笑不出来!这牛市咋就成了 “少数人的盛宴”
发布时间:2025-08-14 14:23 浏览量:3
指数天天创新高,成交量突破 2 万亿,可一半的股票还在跌,有人账户亏着 50%,对着屏幕发呆。今天沪指踩着 3688 点的新高,券商喊着 "4000 点不是梦",可散户群里却一片唉声叹气 —— 这到底是牛市,还是另一种 "割韭菜" 的新套路?
先说说今天这行情有多魔幻。早盘开盘不到半小时,沪指就冲破了去年 "924 暴力牛" 的高点,创业板指更是跟坐火箭似的,直接飙涨 3.6%。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时隔 114 天,A 股成交量终于回到 2 万亿,看着这数字,谁不得喊一句 "牛市来了"?可打开股票软件划一划,能笑出来的估计没几个。
5000 多家上市公司里,2500 多家在下跌,中位数收益居然是 0!也就是说,一半的人没赚到钱,另一半人里,多数也就喝了口汤。网友 "活好当下" 吐槽:"指数都快 3700 了,我也没挣到什么钱。" 更扎心的是 "叶 169172118" 的遭遇:"全都新高了,我的收益还 - 50%。" 这哪是牛市,分明是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为啥会这样?看看资金都往哪跑就知道了。现在的 A 股学起了美股那套,抱团抱得比冬天的刺猬还紧。老美有 "科技七姐妹",咱们也整了个 "自己的科技七姐妹"—— 工业富联、胜宏科技、中际旭创这些,涨得比美股巨头还猛。中际旭创从去年 10 月到今年 5 月跌得爹妈都不认,现在一口气翻倍,拿着的人爽翻了,可没买的人只能干瞪眼。
更气人的是,有些板块还停留在 "石器时代"。茅台今天收盘价 1420 元,离去年的 1858 元还差着 30%,相当于上证 2800 点的水平。消费、医药、新能源这些曾经的香饽饽,现在成了没人疼的孩子,拿着它们的股民,看着指数新高,心里估计比吃了黄连还苦。网友 "欢快阳光 E2" 说得直白:"指数失真,没多大意义。银行股在高位,其它股票在低位。"
这波行情说白了,就是机构资金在 "玩单机"。场外资金没怎么进来,场内资金就盯着那几个热门股死怼。量化基金、两融资金、游资大佬们抱团取暖,把 "以大为美"" 以趋势为美 " 玩到了极致。成交前 20 的个股里,除了茅台,个个涨得飞起,这些大块头一发力,指数能不涨吗?可普通散户哪有那么多钱去买这些高价股,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赚钱。
有人说这是 "国家给大家送钱",可这钱不是谁都能拿到的。拿住中际旭创、新易盛的人,去年熬了大半年的下跌,现在赚翻倍是应得的。可那些守着消费、地产股的人,看着别人的股票天天涨,自己的票纹丝不动,心态早就崩了。这时候要是忍不住追进去,大概率又成了接盘侠 —— 毕竟机构就等着散户 "打不过就加入" 呢。
今晚的消息面看着热闹,其实跟多数散户没啥关系。腾讯业绩超预期,ADR 大涨 7%,可跟持有茅台、格力的人有啥关系?美联储可能降息 50 个基点,利好的也是那些科技股,手里握着地产股的人,该亏还是亏。长城军工说再涨就停牌,可名字带 "长城" 的股票还是涨停,这种炒作逻辑,散户哪敢碰?
最扎心的是,现在的行情把 "牛市的真相" 扒得明明白白:牛市里多数人跑不赢指数,踏空才是主旋律。以前羡慕美股的慢牛,现在才发现,美股的慢牛是机构赚大钱,散户喝汤;咱们这波行情更狠,直接成了机构的独角戏。网友 "奇妙宇宙 vm" 说得好:"应该定性为 ' 指数牛 '。"
那普通散户该咋办?刀锋说的 "要么忍,要么狠,要么滚" 虽然糙,但理不糙。手里的股票要是逻辑没硬伤,位置也不高,就耐着性子拿着,说不定哪天就轮动到了。要是实在忍不住,就小仓位买点指数基金,至少能跟上指数的涨幅。最怕的就是追涨杀跌,今天追这个热点,明天追那个概念,最后钱没赚到,手续费倒是交了不少。
说到底,这轮行情就是一场修行。能赚多少钱,不光看眼光,更看心态。别人的股票涨了别嫉妒,自己的股票跌了别灰心。牛市里最忌讳的就是跟别人比,越比越急,越急越错。记住,股市里从来没有 "必赚" 的机会,能赚到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就已经很不错了。
明天指数可能还会涨,甚至迎来九连阳,但这跟多数散户没啥关系。与其纠结指数涨了多少,不如好好想想自己手里的股票到底值不值得持有。要是逻辑还在,就耐心等着;要是逻辑变了,该割就割。毕竟股市不关门,机会有的是,别在一棵树上吊死。
最后想说的是,牛市不是所有人的狂欢,总有一半人在哭泣。与其抱怨指数失真,不如好好提升自己的认知。等下一波行情来的时候,争取成为那个赚钱的少数人 —— 这才是散户该做的事,而不是天天对着指数新高唉声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