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前瞻:康迪科技年中报预期大涨布局“AI机器人+新能源”赛道

发布时间:2025-08-14 17:06  浏览量:2

8月19日,美股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康迪科技(KNDI.US)将发布年中财报。

这家曾以智能电动低速车业务闻名北美的中国企业,在步入2025年后正悄然织就一张覆盖具身智能、换电设备、全球化场景的创新网络。

股价背后,是康迪账上3亿美元现金储备构筑的安全围栏,更是其向技术驱动型平台跃迁的底气。

在新能源与AI的交叉路口,康迪的“双线突围”战略正在改写生存剧本。

具身智能的“场景革命”

2025年6月,康迪科技与杭州云深处科技达成两项合作,一是共同开发满足北美市场特定安防需求的巡检四足机器狗解决方案;二是给北美乃至全球市场提供极具产品优势的高尔夫智能装备。

这两项合作皆是直击北美高价值场景的痛点。

• 安防巡检机器狗:针对北美人力成本痛点(时薪超30美元),推出适应复杂环境的四足机器人,产品将深度融合康迪科技自主研发的“云-边-端”智算系统,精准满足场景化市场需求。

• 智能高尔夫球童机器人:融合云深处的运动控制算法与康迪的高尔夫球车领域的技术积累以及市场洞察,自主导航、避障,自主跟随用户,成为“专属球童”。

目前,具身机器人领域正处于技术爆发与市场扩容的双重风口,波士顿动力等国际巨头凭借先发优势抢占高端市场,而国内企业也在加速布局海外。

而康迪的差异化优势在于“终端+场景+渠道”的业务逻辑闭环。

• 终端:集成云深处核心模块,自研“云-边-端”智算系统,实现大模型决策与机器狗执行的实时协同;

• 场景:快速渗透至北美工业安防市场以及高尔夫休闲场所。

• 渠道:借力北美成熟渠道(覆盖Lowe's、Costco等上千家零售商超门店),

这一布局可见康迪这家老牌企业的眼光毒辣。恰逢产业爆发期,2025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620亿美元,而中国企业在运动控制算法成本上较波士顿动力低40%,以中国的成熟产业链优势去攻占北美市场,未来必然大有可为。

绑定宁德的换电卡位

8月12日,康迪全资子公司中换电(浙江)科技有限公司与宁德时代签署《框架采购合同》,正式成为其换电站设备的供应商。

目前,双方已进行首个重卡换电站订单的对接。此次合作标志着中换电正式进入宁德时代全球供应商体系,并将为其提供硬件支持,共同推动换电站标准化建设。

康迪科技与宁德时代的合作背后暗藏三重红利:

1.政策窗口红利:工信部拟于8月30日发布换电新国标,重卡换电设备要求接口统一,旧设备改造需求前置;

2.需求爆发红利:7月新能源重卡销量环比转正,换电站新增数量已突破过去12个月均值,需求进入爆发期。

3. 供应链红利:宁德时代加速付款节奏(8月承兑汇票贴现余额达年内高位),改善设备商现金流。

从宁德时代的视角来看,其“万站计划”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能源基建项目。是“人·车·能源·生活”一体化的服务网络,为“双碳”目标落地提供标准化、规模化支撑。

宁德时代今年将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康迪科技作为其换电站的供应商,将助力宁德时代“万站计划”的落地。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康迪科技凭借技术差异化优势和能源基建能力,宁德时代依托领先的电池技术与换电系统研发实力,共同推动换电站建设及运营。

未来,双方将基于宁德时代推出的巧克力换电、骐骥底盘换电解决方案,携手推动重卡换电站标准化,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经济的补能网络。

财报预测:或有收入下滑,但为转型“燃料”

尽管市场紧盯8月19日即将披露的H1收入下滑情况,但事实上财务数字并不能真正展现康迪的真正面貌。

相反,这家公司正以另外一种姿态展现自己即将“王者归来”。

首先,康迪手握3亿美元现金,相当于市值的300%,远超同行业竞品如涛涛车业15%的现金市值比。这意味着即使每年都是零收入,康迪也可长期支撑其新业务的研发投入。

其次,在一些当下面临的现实贸易风险中,康迪早早地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例如在中国台湾合作生产,并且布局北美组装生产线,利用原产地规则规避美国关税;与中比能源合资的美国电池厂直接响应IRA法案要求(本土化率超50%可获补贴)。

与之相比,涛涛车业借道越南出口,但海运周期长达45天,且面临东南亚劳工成本上升压力和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另外其电动车产品的电池仍依赖宁德时代中国工厂,面临潜在关税风险。

另外,此前康迪以每股2.05美元的价格(较现价溢价55%)回购189万股,管理层用自有资金押注公司价值,可以说是用真金白银在稳定市场的信心了。

对于创新业务,与云深处合作的机器人产品是否可以预期交付,订单量的多少也值得期待;与宁德时代换电站项目的落地速度,是否能在年内完成首站建设让人瞩目;研发费率是否维持在12%以上,也可彰显康迪的转型升级决心。

若财报数据超预期,康迪可能复刻自身此前的高增长轨迹,并持续自己在北美市场的辉煌。

对比同行竞品,康迪的全球化布局堪称教科书一般的参照,其垂直整合与场景聚焦是突围关键,创新业务“AI机器人+换电组合”则是未来新的增长突破路径。

结语:差异化创新的胜利法则

正如硅谷大佬凯文·凯利在他的《失控》一书中所说:“所有颠覆都诞生在主流视野的盲区。”

当比亚迪统治乘用车、宁德时代定义电池标准时,康迪选择在非公路场景、具身智能、换电设备的另类赛道中扎根。

过去,这种“差异化创新”战略,成就康迪凭借电动低速车突袭千亿市场——在主流视野之外,细分需求正孕育着下一个指数级增长。

康迪的3亿美元现金,正是其转型升级的燃料。若机器人订单与换电项目在Q3放量,这家被低估的中国企业,或将有可能成为“AI机器人+新能源”赛道的一位新的颠覆者。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

@以上内容版权归属「iNews新知科技 」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