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长调民歌展演活动在这里举办——
发布时间:2025-08-14 17:02 浏览量:2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文化艺术为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8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在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举办“唱响经典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调民歌展演活动,为非遗传承厚植中华文化底蕴,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展演现场
展演主题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此次展演以长调民歌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艺术纽带,参展歌曲通过深入挖掘、传唱、创新发展长调民歌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粹,进一步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中,来自黑龙江、吉林、河北、甘肃、新疆及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80余位优秀长调民歌传承人、艺术家及农牧民朋友齐聚一堂,以各具特色的演唱风格,在旋律碰撞中展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独特魅力,在艺术对话中彰显文化交融,在文化盛宴中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演员积极参与,热情高涨
群众反响热烈。此次展演活动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将基层群众作为展演活动的主角,从展演活动构思到具体节目均呈现基层群众主人翁姿态,让群众成为党的惠民文化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体验者、实践者和观赏者,在演唱与观赏中感受活动温度与魅力,推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深入人心,发挥作用。参展演员中来自旗县区乌兰牧骑演员、民间艺人、牧民、学生等基层群众占80%以上,其中年龄最大的牧民额吉已73岁,年龄最小的学生10岁,他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并表示发自内心地感谢党的恩情。现场,来自西乌珠穆沁旗7个苏木镇的500余位农牧民共同观赏展演,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意,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将活动氛围燃至沸点。
基层群众观赏节目,掌声经久不息
展演焕发新机。作为“音乐活化石”,长调民歌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在展演活动中,《赞歌》、《金色北疆》等21个节目用不同的旋律和悠远的歌声礼赞祖国、歌唱中国共产党、歌颂英雄、赞美壮丽山河,表达着坚定的信念、共同的情感和不朽的经典,既有原汁原味的传统曲目,有融入现代元素的创新演绎,也有融入演员自身音乐故事的原创作品,用现代展演形式活态传承文化艺术,为口传心授的非遗文化提供了创新传承路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共同礼赞祖国,歌唱中国共产党
展演模式新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位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展演活动创新采用“专业院团+民间艺人+农牧民+青少年学生”的联动模式再现中华文化经典,以老、中、青、少四代艺术家携手演绎的方式,引导各族青少年更好担负起时代使命,更加关注和学习长调民歌,培育文化传播沃土,汇聚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合力,持续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