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里的“隐形杀手”!关于幽门螺杆菌,这些知识你必须知道!
发布时间:2025-08-14 17:17 浏览量:2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潜藏在胃内的细菌,长期肆虐胃黏膜,可能导致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患者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严重误区——有人过度恐慌,有人却不自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的真面目,掌握科学防治方法,为您的胃部健康保驾护航!
一、幽门螺杆菌:胃里的“隐形威胁”
1.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通常说的Hp)是一种寄生在胃内的细菌,粘附于胃黏膜以及细胞间隙,即可引起炎症,能在强酸胃液中存活。全球约50%人口感染,中国感染率更高达60%以上。它通过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慢性炎症,长期不治疗可能增加胃癌风险。
2.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口臭、恶心反酸、嗳气;
食欲减退,餐后饱胀;
上腹不适或疼痛,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
菌群失调;
上消化道少量出血。
部分人无症状(但仍在悄悄损伤胃黏膜!)
二、幽门螺杆菌的“传播路径”
Hp的传播方式隐蔽,主要包括:
1.口-口传播:共用餐具、接吻;
2.粪-口传播:不洁饮食、污染水源;
3.医源性传播:未消毒的胃镜检查。
重点提醒:家庭聚集性感染常见!一人中招,建议全家筛查。
三、如何检测幽门螺杆菌?
1.呼气试验(C13/C14):无创、准确,像“气象雷达”一样快速捕捉Hp。
2.胃镜+活检:直接观察胃黏膜损伤程度,适合有胃癌家族史者。
3.粪便抗原检测:方便儿童、老人。
特别提示:肝病患者若合并Hp感染,可能加重病情,需尽早筛查!
四、科学治疗幽门螺杆菌
1.经典四联疗法(仍是一线选择)
1种抑酸药+2种抗生素+1种铋剂,疗程14天。
关键点:必须遵医嘱足疗程用药,不可自行停药!
2.个体化治疗新趋势
耐药基因检测:针对抗生素耐药人群精准选药。
微生态调节剂:减少治疗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
3.治疗失败怎么办?
调整抗生素组合
必要时行药敏试验
五、预防:让Hp无缝可钻!
1.分餐制:尤其家庭内有感染者时。
2.避免生食:少吃生鱼片、未煮透的肉类。
3.口腔卫生:定期洗牙,减少Hp在口腔定植。
4.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规律作息。
趣味科普:你知道吗?适量饮用绿茶、吃西兰花(含萝卜硫素)可能抑制Hp活性!
六、常见误区答疑
误区1:没有症状就不用治?
错!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发生胃黏膜病变。
误区2:吃药后复查阴性就万事大吉?
需警惕复燃,治疗后1个月应复查。
误区3:大蒜、白酒能杀菌?
没有科学依据,过度刺激反而伤胃!
结语:健康生活,从“胃”开始
幽门螺杆菌的危害不容忽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病科团队提醒您:早筛查、规范治疗、科学预防,才能让胃部远离疾病威胁。
参考文献:
[1] 郭邦胜,李静,杨乐,(健康人群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分析)《智慧健康》-2025年1期
[2] 赖永康,周显祝,杜奕奇,李兆申,(中国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治策略)《海军军医大学学报》2025年1月第46卷第1期
[3] 唐志锋,高国明,李硕权,屈阿刚,缑丽霞,(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失败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中国药房》-2025年12期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艾翠萍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