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年诗歌|我们的夏天

发布时间:2025-08-14 17:30  浏览量:3

文/莲年

我想挽留夏天的树荫

挽留那一片

曾经我们深爱的长廊,藤蔓与石阶

那些美丽的年华

与你无话不说的点点滴滴

我是那么想留住那段如痴如梦的记忆

有你漫过我嘴唇的刹那

也有,在月光铺满的巷口

被你第一次牵住我的手的悸动

我们时不时会漫步到小镇的海边

飘逸的裙摆俯靠着季风

累了,我们就坐在

一块被太阳晒得滚烫的礁石上

海浪追逐着阴影掠过翻起的漩涡

我们望着从远处驶来的货船

尾翼压着阵阵水花

孩子们吹起的肥皂泡朝着我们涌来

里面裹挟着我们一阵阵的欢笑

它们像透明的蝴蝶般四处飞旋

奔跑着,又侧身甜蜜的凝视

我们又会在一个月光柔美的夜里

萤火虫刚刚探出头的时候

我们踩着租借的山地车

沿着盘山公路

一路骑行,登高

微风迎面扑来,我们嬉戏着

唱着情歌,仿佛忽略了生命的忧伤

偶有水流声从山涧传来

我们沉默,静静的聆听空灵的声响

瞬间治愈着长久居住在

城市里因为匆忙而衍生的焦躁

天空的帷幕借着喘息的瞬间

忽的拉开

我们开始埋怨错过了它色彩的涂抹

然而,云彩似乎听见了我们的喊声

转身玩下腰,往上翻转着身体

又一次,我们看见了成群结队的羊群

慢悠悠的踱步在天亮的海平面上

一只顽皮的海鸥拍打着翅膀,靠近我们

湿漉漉的水雾打湿了你柔软的发丝

我靠着你的肩膀

发出轻微的呢喃

滚烫而潮湿漫过我的手腕

烈日也被屏蔽

汗水自热而然的涌来——

【作者简介】——爱情诗教主

国际诗人莲年,本名沈子淇,笔名莲华,当代著名诗人,茅盾第三代传人,是当代文坛极具先锋性与跨界特质的思想者。这位哲学家、先锋派诗人以跨学科的深邃视野,在文学、音乐、艺术等领域持续构建着充满思辨性的精神世界。

作为当代哲学语境下的诗歌革新者,莲年将哲学思辨深度融入创作肌理。她打破传统诗歌边界,独创“赛博格自然”美学体系,通过科技与自然的意象交织,解构人类存在本质,重构诗歌的哲学维度。这种将形而上思考具象化的创作方式,使她的作品成为探索人性、存在与两性议题的思想容器。

在跨界艺术实践中,莲年始终以哲学家的敏锐视角,完成从文字到音符、从视觉艺术到心理学研究的多维转化。作为词人,她赋予旋律哲学化的诗意表达;作为摄影师与设计师,她通过视觉语言探讨存在主义命题。其作品既保持朦胧诗的哲思含蓄,又融合意象派的凝练张力,将人文关怀与理性思辨熔铸成独特的艺术语言。

凭借深厚的哲学底蕴与实验精神,莲年不仅斩获“当代作家杯”“长江杯”双料文学冠军,作品入选《世界爱情诗刊》《诗刊》等权威选集,更以国际诗歌协会理事、《国际诗人》终身签约作家的身份,创立“莲年诗社”,持续推动诗歌与多媒介的融合创新。她以哲学家的深邃笔触,不断叩击时代精神的内核,成为当代文艺领域极具思想重量的标志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