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守水护水节水”为引领 让志愿服务绽放在江城绿水青山间——写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暨武汉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总队成立五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2025-08-14 17:40  浏览量:3

“八月正午的阳光 都没你耀眼。” 夏日的江城骄阳似火,却挡不住一颗颗炙热的心,他们热情活力、阳光自信,从东湖、沙湖,到汉江、长江,一起守水护湖,巡河净滩,践行“长江大保护”;从二妃山、黄龙山,到龙灵山、江夏灵山,志愿者们一起看群山蝶变,感受生态修复的美好。

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用脚步丈量脚下每一寸土地,用赤诚之心守护江城绿水青山。他们来自于社会各界,有古稀之年的老者,也有稚气未脱的少年。他们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让生态文明的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

有太多的感动深存于心,有太多的感动付诸于行。从1个人到2万多人,从1个机构到110家团队成员……越来越多的公众正在持续加入绘就美丽武汉蓝图的实际行动中。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武汉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总队成立的第五个年头。时间拨回到2020年12月5日上午,一个阳光明媚、暖意洋洋的上午,可容纳500多人的武汉商学院报告厅座无虚席,这一天,在省生态环境厅、市生态环境局、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团市委等部门的指导关心支持下,武汉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起点,由20多家环保团队发起成立的“武汉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总队”应运而生。“总队的出现就像一条线,将散落在武汉三镇的一颗颗珍珠串联起来,也像一位娘家人,为大家带来别样的温暖。”时任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组织武汉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张淑倩回忆道。

2021年5月21日,在美丽的天兴洲,融合字母W、江河、绿叶、手掌、飞鸟、“人”字等元素衍生而来的武汉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总队LOGO正式发布,从此武汉生态环境志愿者有了统一的标识。“现在我们将标识应用于各类生态文化产品的开发,不断宣传推广生态环境志愿文化。”总队项目主管樊心怡说道。

一路走来,总队的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关心,更加离不开每一名志愿者的努力。武汉纺织大学绿色环保协会指导老师姚瑶动情地说道:“我们是总队的第一批成员,总队成立的现场就开展了生态环境志愿时装秀。”2022年8月5日,由武纺绿协支持开展的“全民参与节水护湖 打造生态宜居之城”活动在洪山区玫瑰湾社区举行。同年,总队在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开展的全民爱豚月“爱江豚 护长江”活动中,提供了人员、资金等支持。两次志愿宣传活动的开展,标志着总队全面与各环保团队开展创新合作。

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不仅要有热情,还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2023年8月15日晚,全国“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活动总决赛在桂林广电视台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位优秀生态环境讲解员同台竞技,武汉生态环境博士志愿服务团团长徐栋脱颖而出,荣获“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总决赛二等奖。“依托武汉生态环境博士志愿服务团,今年,我们成立了7支专业化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越来越多像徐栋这样的专业人士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市生态环境局相关人士介绍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一开始的几个人,到现在数不清的人参与并支持环保公益事业,对于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和欣慰,同时也给了我继续坚持下去的力量。”2024年11月12日,“美丽长江·三峡行动”青年志愿宣讲活动现场,总队召集人柯志强用自己“行走江湖”、守护江城绿水青山的经历,向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的青年代表,讲述长江大保护的武汉志愿故事,让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武汉经验”走向全国。

2025年4月18日,一纸召集令在全网火速传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武汉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总队各区分队召集人活动正式启动。“只要你热心生态环境保护公益事业,具备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知识,有过志愿服务经验就可以报名。”全国垃圾分类达人肖金老师激动地表示:“看到集结令后,我带着一颗学习的心,第一时间填好个人信息主动报名。”

现在12个行政区和4个功能区的16位召集人人选都已经产生,他们将推动组建16支区级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社会化队伍。“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对我来说是全新的领域,但是我并不胆怯,因为我有着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和经历。”全国最美志愿者、硚口区召集人张勤充满信心地说道。

目前,总队较为活跃的生态环境志愿团队约有110多家,经常性参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有2.5万余人。为了让志愿者有个“新家”,2025年8月,“武汉生态环境志愿者之家”在环保社区正式挂牌。“志愿者之家的正式挂牌,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为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和队伍提供交流、宣传、推介的阵地和舞台。”环保社区党委书记尹艳谈到。

“志愿者们最不缺的就是热情。”面对环保团队的需求,2025年武汉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培训交流活动如期举行,大家同台展示、深入交流、相互合作。“每年开展面向生态环境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的技能培训已经成为总队的传统。”武昌区为善公益环境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建安表示,“每次我都会参加,特别是在领会政策文件、学习法律法规、参与公益创投、规范经费使用等方面对我们组织帮助太大了。”

青年是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作为大学之城,每年开展的“武汉生态环保高校行”志愿宣传活动已成为展现高校生态环境志愿风采,广泛动员高校学子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凝聚打造美丽武汉青春力量的重要品牌。总队还将培育高校社团作为重点方向,指导高校社团连续八届参与湖北高校“与绿同行”大赛。“今年在汉高校申报400多个项目,湖北大学、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等6所高校还举办校内选拔,”总队项目主管罗文康介绍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中,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生态文明的澎湃春潮。

社区是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主场景,是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将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与群众日常生活相结合,可以更直接、更精准地满足居民群众实际需求。”总队以群众“用得上、用得好”为出发点,持续公布生态环境志愿科普宣讲员名单,推出生态环境保护志愿宣讲课程,推进生态文明课程走进武汉社区学院,以“点单式”服务为基础,牢牢抓住社区“领头雁”,由点及面辐射带动社区开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让服务“最后一公里”更有力度、更有温度。

总队还加强与社会工作、生态环境、交通、园林、水务、退役军人、城管、团委、妇联等部门联系,联合开展和推进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现在,总队已形成“1+16+N”的多级组织架构,构建“宣传+供给+特色服务”的全链条,打造“阵地+专家+志愿者”的服务矩阵,不断有新的团队申请加入武汉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总队,队伍越来越壮大。

2024年,总书记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回信,对长期以来环保志愿者们用心用情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给予高度肯定,并寄予殷切期望。

美丽武汉,志愿有我!守护江城绿水青山,我们都是“收信人”。

总队一路走来的实践证明,涓涓细流终成海,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也离不开每一位公众的参与,任何一个微小行动,都在为绿色低碳的幸福未来添砖加瓦。

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征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主角,都是服务支点建设的重要一环。让我们“双向奔赴”,携手保护生态环境,传播生态文明,同心协力谱写武汉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新篇章!

文稿来源:武汉市生态环境局融媒体中心、武汉市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