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区人社局:“五微”模式构建社区就业创业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5-08-14 17:49  浏览量: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瑶

社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单元,是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近年来,济南市天桥区人社局以社区为依托,深入开展“社区微业”行动,打造“微就业、微创业、微组织、微技能、微服务”为一体的“五微”社区,充分构建社区就业创业新格局,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增收。

拓展“微就业”

提升社区就业消纳力

天桥区人社局鼓励支持社区利用闲置空间,建设社区微工厂,有效扩大社区就业容量。指导制锦市街道朝阳街社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开展“奶奶厨房”膳食行动、锦绣工坊等服务项目,促进居民就地就近就业;北坦街道辖区济南禾苗餐饮公司,创新开发弹性排班倒班制“妈妈岗”,助力百余名“宝妈”就业顾家两不误。

实施辖区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加大岗位开发力度,规范上岗流程,开发一批社区就业服务专项公益性岗位,充实社区就业服务力量,截至目前,辖区城乡公益性岗位在岗2004人,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了稳定收入来源。

支持“微创业”

激发社区创业原动力

天桥区人社局持续开展创业导师“进社区”活动,面向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集中宣传创业政策、辅导创业项目,加大创业资金支持力度。2025年,天桥区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累计发放各项创业补贴111户122.4万元,大力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推广“创贷+商贷”模式,累计审批办理创业担保贷款73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103万元,为重点群体创业提供了强力支撑。

结合辖区城市更新、社区改造特色,不断优化社区创业场景,打造“微创业”示范点,为小微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场地支持,擦亮社区创业品牌。宝华街道“K88名泉广场”、官扎营街道“中恒商城”,入选济南市第二批创业示范街区,为辖区就业创业工作注入新活力。

创新“微组织”

增强社区就业资源聚合力

天桥区人社局以社区党组织为引领,建设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成立“就业热心人”服务团队,目前已建成社区就业服务站200个,打造78个社区微业示范点项目,从事就业服务工作人员184人,切实发挥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作用。

指导各街道联合辖区企业、商业楼宇、社会组织等,盘活各类就业信息、岗位资源,汇聚就业合力。泺口街道北徐幸福里社区积极开展“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双圈融合建设,充分发挥商圈消费促就业作用,实现社区就业、便民服务双向扩容提质;制锦市街道依托社区“共富超市”、农贸市场、小微企业,打造15分钟“微就业”矩阵,进一步完善社区商业便民服务体系。

培训“微技能”

提高社区居民职业转换力

天桥区人社局广泛征集居民培训需求,开展面向辖区失业人员、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分众式、特色化社区微培训。2025年,辖区共组织开展技能培训43场次,指导居民学习非遗剪纸、AI课程、手工制作等技能,培训1757人,帮助居民快速掌握一技之长。

不断丰富培训模式,打造“零星学堂”“社区夜校”“社区学院”等灵活培训模式,便利居民就近错时参加。纬北路街道打造的“家庭理疗微培训”社区夜校,聚焦日常保健等实用知识技能,用技能培训赋能居民美好生活。

优化“微服务”

提升社区就业服务力

依托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等场所,天桥区人社局设立了服务专区,打造一站式社区就业驿站。制锦市街道充分利用辖区优势,依托铜元局后街社区,打造“朝阳社区”一站式就业服务模式,提供“家政服务+AI教育+便民零售+创业孵化”等“一站式”服务,推动就业服务端口前移、重心下沉。

积极为居民和企业搭建招聘交流平台,持续完善招聘活动四级联动,推广线上招聘服务方式,组织开展“直带岗”等招聘活动。纬北路街道锦绣华府社区打造“锦绣幸福”直播间,花丝镶嵌工艺制作受到网友一致好评,制锦市街道打造“多彩朝阳”直播间,开展“社区微业就在家门口”专场直播5期,吸引1万余人次观看,增加供求双方线上交流的便捷性,进一步助力社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