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品牌经销商弃旧投新,为什么他们纷纷转身追华望?
发布时间:2025-08-14 17:52 浏览量:3
汽车市场风起云涌,原本稳坐传统豪华品牌经销宝座的经销商们,纷纷终止与奔驰、宝马、捷豹路虎等老牌豪华车企的部分合作,转而投身本土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怀抱。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是一些与科技企业深度合作的品牌,凭借智能化优势,在市场中崭露头角。
一消一长之间,豪华品牌经销商的转型迫在眉睫。而在众多新能源合作项目中,广汽集团与华为携手打造的华望品牌,犹如一颗投入市场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吸引了众多经销商的目光。
华望首款车型尚未公布,就吸引了全国百强经销商,超 100 家顶级豪华车经销商(含奔驰、宝马、雷克萨斯等核心渠道)集体认可。
为何集体“倒戈”华望?或许其中本质,正是渠道商看懂了“体系共生”带来的“产品确定性”、“盈利的确定性”。
说起广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早在 2017 年,双方就签订了智能网联电动汽车领域的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了汽车圈的一段 “缘分”。多年来,他们的合作不断深入,从硬件到软件,从产品到云端,从研发到智能制造,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程度不断加深。
作为拥有 27 年造车经验的老牌车企,广汽集团在整车制造、车型平台、动力电池技术、品质控制等方面的底蕴深厚,积累了丰富的制造经验和成熟的生产体系。而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企业,在智能化领域的技术优势显著,尤其在智能驾驶算法、高性能芯片、鸿蒙智能座舱生态系统以及先进传感器融合技术等方面的深厚积累,为汽车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双方的合作并非简单的优势叠加,而是一场深度的协同创新。
在研发层面,广汽集团在整车架构设计、工程化能力以及对汽车制造工艺的理解,与华为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的技术相结合,共同打造出更符合市场需求、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例如,在智能驾驶研发仿真领域,广汽与华为联合搭建的体系,打破对国外工具的依赖,构建自主创新的场景库与工具链,4000 + 特殊场景积累和 98% 场景覆盖度,为智能驾驶安全验证提供新思路,大幅缩减委外测试费用,同时减少端到端开发用模型验证样车数量。
在合作模式上,广汽与华为大胆创新,构建了独特的合作架构。
区别于以往的主机厂与供应商的合作模式(技术供应、品牌联名、部分代研),华望模式的核心是“体系级融合”:引入华为 IPD(集成产品开发)和 IPMS(集成产品营销)全流程体系,意味着从用户需求洞察、产品定义、研发迭代到营销落地,广汽与华为的协同贯穿每个环节,而非单纯的 “华为出技术,广汽造车身”,最终实现产品从“功能的叠加”到“用户需求载体”的升级。
举例来说,传统模式中“智能驾驶功能适配整车”有耗时长、磨合效果不确定的问题,而华望依靠与华为体系共生的“跨团队联合开发机制”,华为工程师与广汽技术团队同步办公,这种“体系化协同”让智能与制造从“物理结合”变成 “化学融合”。
对行业而言,这打破了“车企与科技公司各管一段”的合作惯性,证明“体系共享”比“技术买卖”更能释放价值 —— 华望首款车型尚未公布,已获全国百强经销商,特别是豪华品牌经销商认可,本质是渠道商看懂了“体系共生”带来的“产品确定性”、“盈利的确定性”。
广汽与华为的合作可以说前景广阔。
在产品规划上,华望品牌首款产品预计于 2026 年面世,这款产品将瞄准 30 万元级高端市场,直面特斯拉 Model 3/Y、蔚来 ET5、理想 L 系列等强劲对手。凭借华为顶尖智能化技术的赋能,如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ADS)、颠覆性的人车交互体验等,有望在该细分市场实现差异化突围,重塑市场格局。
在当前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广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具有深远的行业意义。他们的合作不仅为自身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更为整个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向更高质量、更具创新性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