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沛县:尽显璀璨!活力满满的“夏夜欢歌”连奏31年

发布时间:2025-08-14 19:06  浏览量:3

8月12日晚,随着最后一首动感十足的歌曲旋律响起,持续11天的第31届“欢乐沛县”夏季乘凉晚会画上圆满句号。华灯初上,大风歌广场上歌声飞扬,在夏夜微风中共享乘凉晚会带来的文化盛宴,已成为沛县人不可或缺的夏日仪式。

夏夜的沛县,文化活力与经济脉搏在这里同频共振。

三十余载 打造群众文化品牌

1994年,沛县县委宣传部策划举办第一届夏季乘凉晚会,自此拉开这一文化盛事的序幕。经过31年的精心培育,乘凉晚会已从单纯的纳凉活动发展为沛县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在沛县人心中,这项活动早已成为他们自己的“星光大道”。

今年的第三十一届乘凉晚会,以“欢乐沛县”为主题,由县委宣传部主办,县商务局、园林服务中心等多个部门协同承办,推出12个专场演出,展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果,吸引了11家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呈现了涵盖戏曲、舞蹈、武术等多个艺术门类共百余个精品节目,沛县融媒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作为承办方,通过大型直车全程录制每场活动,充分运用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多元发布,让全县百姓共享文化大餐。

台上演员倾情演出,台下观众热情高涨。沛县市民刘女士一边用手机拍摄一边说:“这个活动真是太好了,我把拍摄的一些图片发给外地的朋友和亲戚,让他们也感受一下家乡的文化娱乐氛围。”

晚会现场还设置了“一站式”便民服务专区,将文艺惠民与民生服务有机融合,法律咨询、家庭教育指导、非遗展示等服务台前人头攒动。8月7日,沛县人民法院少家庭干警将法治宣传台搬到大风歌广场。他们带着宣传手册、案例展板来到普法摊位,很快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咨询。

“法官,我想问问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该怎么算?”“如果遇到家暴,应该保留哪些证据?”面对这些具体问题,干警们逐一耐心解答,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条文,用身边典型案例“以案释法”。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50余人次,增强社区妇女儿童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种将法治宣传融入文化场景的创新做法,让法律走进千家万户。

沛县人民法院少家庭干警走进乘凉晚会现场。图片来源/徐州沛县人民法院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乘凉晚会期间,沛县同步举办品牌电动车展、小商品展及沛县融媒体线上直播带货等活动,让市民看演出、逛集市,享受夏日欢乐。这种多元融合模式将文化活动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群众参与”是沛县探索出的文化活动机制,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也为企业提供了展示形象的大舞台。

文化消费场景的创新融合在“文旅之夜”活动中同样显著。2024年3月举办的“相约诗经里”活动,两天时间吸引1.2万名市民参与,销售额达60余万元。

今年8月9日,另一场文化盛会——第八届中华福暨红喜蛋文化节在沛县举行。活动以“传承中华福 共襄椒百味”为主题,汇聚政府、学界、企业及媒体代表200余人。

香道食品董事长杨须跃发布了香道食品全域营销新成果,线上电商矩阵年销售额突破亿元,“福气制造社”小程序用户达80万个,AI福卡定制使用户黏性提升50%。数字技术也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香道食品在文化节上启动“椒百味”小程序,通过限时福利政策激发消费热情,AI福卡定制使用户黏性提升50%,数字化手段让千年福喜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沛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持续探索文旅产业发展新模式,深挖文化底蕴,改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文旅融合优势,加快培育和形成文旅新质生产力。这些活动将大众消费与传统文化传承交汇相融,丰富文化消费场景体验,提升文化消费服务效能。

活动期间同步开展的电动车展销会。图片来源/沛县发布

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力量

在沛县乡村,文化力量正在催生乡村振兴新图景。张兴良,一位被评为“中国好人”的老兵,用20万元积蓄填平废坑塘,创办了沛县第一所乡村夏令营。

“农民自办凡庄夏令营”成立后,周边村庄的百名少年儿童佩戴鲜艳的红领巾列队入营。县关工委、妇联、团委、民政局等部门送来桌椅、电脑和图书,支持这一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夏令营内,“老人秧歌队”“少儿书画班”“少儿歌咏队”等组织应运而生,成为孩子们暑期生活的乐园。张兴良的老伴虽到耄耋之年,但打起鼓敲起锣来不减当年,担任秧歌队队长,为夏令营的活动建设添砖加瓦。

香道食品的文化节则展现了产业振兴新路径。该公司与国家农科院联合研发“椒百味”系列新品,形成红喜蛋、卤制品、文创产品三大业务板块,带动当地200余户农户增收。

徐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商会会长张伟表示,将深化“文化赋能产业”模式,推动福喜文化融入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这种“节庆IP—特色产品—全域营销”的创新模式,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多年来,沛县文化中心内时常游人如织。“相约诗经里”文化艺术展演,集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为一体,涵盖诗经国风演艺、大型汉服巡游、主题灯光秀等精彩内容。65名汉服爱好者身着汉代传统服饰,伴随着花车展示华服之美,衣裾缈缈,罗裙翩翩,生动演绎着千年华夏服饰的诗情画意,配乐诗朗诵《蒹葭》、瑜伽《采薇》、模特秀《桃夭》等节目让现场观众沉浸在诗经国风的华美意境中。“国泰民安·花好月圆”文旅之夜,同样以汉服巡游拉开序幕,34名汉服爱好者在唢呐的伴奏下,或婉约素雅、或雍容华丽、或儒雅脱俗,展现中华传统服饰之美。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文化与经济的共振,勾勒出沛县发展的生动图景。夜幕下,沛县的故事仍在续写,当今年最后一场乘凉晚会的灯光熄灭,文化的种子已深深扎根这片土地,静待下一个夏夜绽放更绚烂的烟火。

文/袁昕

资料来源:沛县发布、沛县总工会、徐州市妇联、徐州沛县法院、沛县文化馆、徐州商业发布、沛县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