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那个因洗白侵华,被开除党籍的教授梁艳萍,如今咋样了?
发布时间:2025-08-14 20:32 浏览量:2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在被守城士兵拒绝之后,日本侵略者迅速包围了宛平城。
然而,日本人所谓的找人只是个借口,还不等双方派人调查,凌晨4时50分,日本侵略者就对宛平发动了袭击。至此,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就此爆发。
战争开始之后,日本侵略者野心勃勃地声称要在3个月内占领中国全境。然而很快日军就遭到了中国军人的奋力抵抗。
特别是在淞沪会战与南京保卫战期间,中国军人的奋起反击,让日军遭受了重创。虽然最终这两场战役没能阻止日军侵华的步伐,但为国民政府转移重要的工业基础设备创造了时间,迟滞了日军侵略的步伐。
被打疼了的日本侵略者在进入南京之后便开始了血腥的报复,将气撒在平民老百姓以及被俘的国军将士身上。
从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日军在南京血腥屠杀了30万人。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妇女、儿童、老人。
在6周的时间里,日本侵略者将南京变成了人间炼狱。
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犯下的诸多反人类罪行中最突出的一起,是中国人永远抹不去的伤痛。
仅此一条罪行,中国人永远都不可能原谅日本人。而日本人在华犯下的罪行又何止南京一地,在日本全面侵华的8年时间里,日本人的罪恶罄竹难书。
二战结束之后,日本政府有意虚化这段历史,将当年对华侵略进行包装美化,使得日本国民并不知道当年日本在华犯下过何种罪行。
事实上,就算将这些内容写进教材之中也没用。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国家意志往往代表的就是“全民意志”。
从日本如今政坛右翼势力当道就能看出,日本人并不是不知道历史,而是从来没有为这段不光彩的历史有过任何一丝的忏悔之心。
更为严重的是,日本人不光对自己民族的后代进行隐藏式的军国主义教育,更为来日留学的中国学生进行洗脑式的教育。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日本人在进行文化输出的同时,将过去的侵略行为进行美化包装。
一些留学生在这种美化、包装过的右翼文化的浸染下,思想产生了极大的扭曲。
而国内的一些年轻人,也在日本人的文化输出下产生了思想上的畸变。形成了所谓的“精日群体”。
而这些所谓的精日分子,很多都是在日方有意的影响下,培养出来的“洗地”的工具人。
事实上,如今精日群体并不少见,只是这两年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国民对于“精日分子”深恶痛绝,很多原本显性的“精日分子”转为地下,转变成为了隐形的“精日分子”。
更让人感到担忧的是,一些精日分子混迹到高校之中,以高知分子的身份出现,甚至站在讲台上为人师表。
前几年出现的湖北大学教师梁艳萍,就是这种高知精日分子的代表。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梁艳萍在21岁的时候考入了山西广播电视学院,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
作为上世纪恢复高考之后最早的那几批大学生,别看当时梁艳萍读的是个专科,但含金量还是很高的。毕业之后的梁艳萍得以留校任教,成为了一名高校教师。
那个时候的梁艳萍在思想上也并没有表现得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倒是在学术上很是出色。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梁艳萍在33岁的这年考上了湖北大学文艺学硕士研究生,并于1997年毕业。之后便在湖北大学任教,仅仅4年的时间,便已成为副教授。
2003年,梁艳萍考入华中师范大学攻读文艺学博士学位。2010年,梁艳萍回校任教,此时的她已经是一名教授了。
期间梁艳萍在国内知名期刊上连续发表了十多篇学术论文,名声极大,在国内文艺学领域有着极高的声誉。
然而,一个人的道德水平的高低与其是否有知识,在学术界是否有成就、地位并没有太大的联系。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爱国是道德标准的最低底线,而这条底线在梁艳萍这里或许就从来没有存在过。
2006年,梁艳萍前往东京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很多人都认为梁艳萍是在东京大学的这几年思想产生了异化。
但事实上,梁艳萍前往东京大学的时候已经45岁了,对于这个年龄的人而言,心智绝对比年轻人成熟得多,世界观也早就形成。所以,因为一段经历影响一个人的思想,甚至是异化,谈何容易。
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梁艳萍在东京的导师西村清河是一名右翼学者,在其思想体系中带有明显的军国主义思想,并且十分偏激。
梁艳萍或许一开始就“不爱国”,而跟着西村老鬼子学习的这段时间,使她的思想从对自己祖国的敌视转变成了“精日”。这种转变或许是在这一时期成型的。
自从在日留学回来之后,梁艳萍在这之后的学术研究与课堂上都经常表现出“精日”的思想。
一开始梁艳丽只是单纯地表现出对于日本民族、国家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崇拜。
这时候的梁艳萍虽然一些言论让人很讨厌,但也没触及人们的底线,只能将其视为异类,倒还无可奈何。
然而,人们对于梁艳萍这种精日思想的容忍让其开始有些忘乎所以,言论也愈发过分。
特别是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梁艳萍的一些言论已经触及人们能够接受的底线了。
在一次与人争论中,梁艳萍竟然公然称南京大屠杀是子虚乌有,并让人拿出南京大屠杀被杀30万国人的名单。
更让人气愤的是,梁艳萍还曾称日军侵华是在“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称南京大屠杀是“日本的拯救行为”。
在谈及日本右翼政客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的时候,梁艳萍竟然称这一举动“是对死者的文明尊重”,不仅如此,梁艳萍还将靖国神社中供奉的战犯称为“文化英雄”。
此时的梁艳萍已经彻底暴露出其“精日”的本色,无论是网络上还是现实生活中,对于梁艳萍的谩骂不绝于耳。
而这时的梁艳萍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还自以为“精日”高人一等。在面对反对者的声音时,梁艳萍竟然用出了一个极具侮辱性的词汇,还使用了“东亚病夫”,“寄生胎”等让人愤慨的词汇。
除了精日、使用对国人具有侮辱性的词汇外,梁艳萍还从外网转发涉港、涉台的错误言论。在疫情期间,更是为方方站台。
当时作家方方在《武汉日记》中诋毁中国,还声称要代表14亿中国人向世界道歉。
方方的言论已经触及了国人的底线,而当时梁艳萍站台方方,更是点爆了国人的怒火。
于是有人便将梁艳萍此前的诸多精日言论挖出,直接向湖北大学校方进行反映。湖北大学在收到举报之后,第一时间对梁艳萍进行了停职处理。
而后调查的过程中,湖北大学发现梁艳丽多年来从事精日活动的行为触目惊心,于是在2020年4月成立专项组,核实了梁艳萍从2012年至2020年间的2000多条言论,有找到相关学生进行调查,坐实了梁艳萍的汉奸、卖国行为。
当然,在公报中并没有用到这样极端的字眼。只是称梁艳萍在网络平台上多次发布、转发“涉日”“涉台”错误言论。
最后湖北大学给予梁艳萍开除党籍处分,经学校研究给予梁艳萍记过处分,取消其研究生导师资格、停止其教学工作。
梁艳萍被处理,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还是有不少人对湖北大学的处理意见表示不满,认为对梁艳萍这样的人,只是开除党籍,停止教学工作是不是太便宜她了。梁艳萍要不了多久就要退休了,难不成还让其安心退休不成?
事实上,作为高校能够将问题处理到这一步已经是一种很严重的处罚了,至少梁艳萍在国内已经是颜面扫地,再无可能在学术界翻起浪来。
而至于为什么没有要开除梁艳萍,其实这也是一种比较合适的处理方式。一般高校都有政保部门,对于像梁艳萍这样的人会给予相当的关注,并时刻注意其思想动态。所以将其留在学校,远要比将其赶出学校要妥当得多。
然而,梁艳萍的事在我国仅仅只是一个意外吗?想必不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精日分子巧妙地隐藏了起来。因为忌惮后果,所以采取更加隐晦的方式在网上同类抱团,传播自己的思想。
而对于这样的人,当我们遇到的时候一定要敢于与其所发表的不良言论进行斗争。只有全社会对这样的言论形成抵制与对抗,才能彻底清除精日分子存在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