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酒店之王,又要IPO了

发布时间:2025-08-14 20:54  浏览量:3

港股IPO募资太火爆,酒店也来凑热闹了。

作者 | 老高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港股IPO募资太火爆,酒店也来凑热闹了。

投资家网获悉,近日面临转型困局的酒店行业传来劲爆消息,“中国始于住宿的生活方式品牌集团”亚朵,已考虑赴港IPO,预计募资数亿美元。业内人士分析,“亚朵此举主要为规避美股退市风险(《外国公司问责法》潜在影响),同时给酒店、零售业务拓展新融资渠道。”

2013年成立的亚朵,堪称“中国新消费时代发展最迅猛的酒店之一”。公司仅用十年,就收获了“老一辈”酒店辛苦数十年也未取得的辉煌成绩,缔造了酒店行业的成长“神话”。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2024年底客房数量统计,亚朵酒店网络覆盖中国209个城市、1619家门店、183184间客房,为“中国最大中高端酒店连锁品牌”、“中产酒店之王”。

亚朵飞速成长背后,离不开创始人耶律胤(王海军)的高瞻远瞩。他曾是“中国性价比酒店之王”汉庭的联合创始人,深谙酒店行业痛点。由于不满足“传统酒店模式及太过平平无奇的体验”,耶律胤决定尝试打造一种“独具特色”的酒店模式,紧跟流量、风口,把人们生活中的各种美妙元素与酒店生态相结合,以满足新消费时代下人们对生活高品质的追求。

耶律胤的想法很快得到了资本“认同”,拿到高瓴、去哪儿网、君联资本、德晖资本等“顶流”VC/PE、产业资本超5轮融资。值得注意的是,财富90亿元的阿里巴巴荣誉合伙人陆兆禧也投了亚朵。2022年,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亚朵登陆美股IPO,风光无限。但美国的风云变幻让亚朵倍感压力,中概股回归港股IPO,既是避险,也是再度获取新晋资本的有效方式。

当前,亚朵市值48.75亿美元(约349亿元人民币),一旦港股IPO成功,公司不单可以在股民的支持下继续给新业务输血,“酒店大亨”耶律胤及资本股东也将开启新一轮造富盛宴。

“中产酒店之王”要回归港股IPO了。

这个消息刚传出来时,最兴奋的是酒店行业。最近几年,受房地产转型大趋势影响,酒店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分化态势。一是,增长量“供过于求”。根据时下最火爆AI大模型DeepSeek分析,中国酒店行业进入井喷状态。2024年,仅民宿新增公司就高达19万家,酒店数量连续3年增长。二是,高增长带来“高内卷”。2025年,暑期全国酒店平均客房收益同比下降8%,其中,北京住宿业上半年利润暴跌92%,平均每家仅赚3700元。

“供过于求”叠加“高内卷”,酒店行业转型迫在眉睫。但“转型不是空话”,最重要的是,钱。远了不说,万达酒店业务就存在严峻转型压力。昔日“不把1个亿放在眼里”的万达创始人王健林,2025年屡屡受挫,股权频繁遭冻结,累计被执行总额升至65.78亿元。

王健林引以为傲的万达酒店“轻资产”模式,如履薄冰。2024年,万达酒店管理服务利润同比腰斩,原计划通过品牌输出实现价值倍增的目标落空。王健林的困境同样是酒店行业的困境。里面很关键的一环是,国内IPO艰难。VC/PE、产业资本对酒店行业关注度有限。

因为,酒店的故事讲来讲去,讲到“轻资产”也离不开酒店缺乏想象空间的本质。而在二级市场,投资者对酒店行业IPO常常“用脚投票”。即便是DeepSeek也不看好酒店IPO。主要包括市场规模扩张带来的财务压力、盈利能力不足以及行业特性导致的复制性难题。

国内IPO难,“中产酒店之王”亚朵就很有发言权。其实,亚朵的创业思路是想打破“传统酒店服务理念及重塑资本市场认知”。这种想法跟亚朵创始人耶律胤的经历有关。耶律胤原名王海军,在酒店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别看他是传统酒店“出身”,却是个“古怪点子极多的奇人”。爱泡在网络社区鼻祖、喜欢看武侠小说及各类“脑洞大开”的科幻影视剧。

王海军经常“幻想”着把“武侠小说、科幻剧中的超前情节跟酒店行业融会贯通。”他还给自己起了个神秘花名,耶律胤。梦想有朝一日变成如今抖音小短剧般的“隐世大佬”。

2025年,想创业成功,“大厂背景、高学历、资源多”不可少。2015年,想创业者成功,至少要做出VC/PE看得懂的PPT。2005年,想创业者成功,可能有些古怪点子就行。正是在2005年,耶律胤以联合创始人身份加盟初出茅庐的汉庭,开启了“隐世大佬”的人生。

在汉庭,耶律胤发现梦想与结果渐渐相悖,“他对传统酒店同质化运营模式极其不满,在观察到中产对住宿体验升级的需求,幻想出酒店未来某种变化的新样子后,选择离开汉庭。”2013年,耶律胤正式创立兼具人文关怀与差异化服务的中高端酒店品牌亚朵,力求圆梦。

耶律胤为何离开汉庭是个谜。

但一级市场对亚朵的“酒店+零售”模式产生了浓厚兴趣,创业不久耶律胤就拿到了500万元A轮融资。2015年,“双创”大热,“PPT创业觉醒”,亚朵作为一家拥有线下酒店、硬核人脉、新模式的酒店品牌迅速赢得VC/PE、产业资本垂青,“酒店竟能玩出花儿来”。

耶律胤没想到的是,2016年,全球发生的一件大事,彻底让亚朵起飞了。那年10月13日,如日中天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杭州云栖大会上高调宣布了震惊全球的“五新战略”。他预测,“未来30年,人类发展会出现五大趋势”。这五大趋势包括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预言家”马云估计也没想到,他真的预言出了全球五大风口。

实际上,在马云喊出“五新战略”后,风口就来了,“猪都在天上飞”。在中高端酒店方向率先搞出特色的亚朵马上就被跟阿里巴巴关系不错的资本锁定了。同年12月,它们拿到了君联资本、前阿里巴巴董事局副主席陆兆禧等1亿美元C轮融资。陆兆禧一度是阿里巴巴仅次于马云的“二号人物”。2016年9月,陆兆禧“退休”并担任阿里巴巴荣誉合伙人。

外界那会都在猜测,跟马云一起打天下的陆兆禧“退休”了会干什么?他缓了几个月,果断入局了高度迎合新零售风口的亚朵。陆兆禧投进来,亚朵在酒店行业里的地位瞬间拔高。

这家酒店品牌从此飞速扩张。头顶新零售概念,亚朵依托风口整出了长租公寓、轻居、THE DRAMA等新概念品牌,它们还跟新金融、B2C挂钩,仿佛公司是“酒店界的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布局文旅“帝国”,亚朵也把文旅当做一大核心。只不过,亚朵是把酒店当做媒介,弄出多种新奇花样和玩法,拥抱流量、风口,跟引导流量趋势的互联网平台携手合作。比如网易火的时候,亚朵和网易严选开了酒店。虎扑热的时候,亚朵又跟虎扑篮球开了酒店。

以流量为切入口,亚朵火速集结了一批向往美好生活体验的年轻中产用户。2017年,“旅游指南针”小红书的上一任“旅游指南针”去哪儿网投了亚朵D轮融资。随后,“第一PE”高瓴入场,亚朵成了中高端最热门酒店品牌之一,在中国酒店行业蜕变为新一代“神话”。

资本欢呼,提前摆起庆功宴,等待A股IPO钟声响起的一刻。

这一刻,等的有点漫长。

二级市场跟一级市场“倒挂了”。加之大A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和股权结构要求严苛,亚朵碰了一鼻子灰,轻资产加盟下的财务数据及VIE架构并不符合当时审核标准,且国内资本市场对酒店IPO持谨慎态度。不光酒店,奶茶IPO一样很难。总之,股民听故事,听烦了。

国内消费赛道风口向科技风口转移,新能源拔地而起。A股不顺,亚朵跑美国碰运气。在美股市场,亚朵也是几经波折。2021年,亚朵首次提交招股书时,计划IPO每股定价13.5-15.5美元,目标募资3亿美元。紧接着,亚朵犹豫了,害怕再失败,把募资额缩水了80%。

尽管募资额大幅缩水,亚朵还是登陆了美股,让VC/PE、产业资本松了口气。上市首日,缺乏自信的亚朵颇受美股投资者喜爱,市值接近20亿美元。耶律胤美梦成真,他到没沉浸在财富暴涨的喜悦里,巧借资本劲头疯狂扩张,用3年左右的时间,把门店数量扩充到1619家,覆盖中国209个城市,再用营销抢占年轻中产心智,“中高端酒店,亚朵马首是瞻。”

前面提到,中国酒店数量连续3年增长,行业“冰火两重天”。亚朵代表的是“火”。王健林的境况更像是“冰”。有趣的是,万达酒店身处转型危局,亚朵酒店却在全国多个城市入驻了万达广场。或许,万达最想研究的是如何“流量为王”?这点,耶律胤应该玩明白了。

当酒店行业为摆脱亏损泥潭、谋求转型、提升利润,绞尽脑汁。亚朵财报一骑绝尘。2024年,公司实现总营收72.48亿元,同比增长55.3%。酒店外的零售业务营收21.98亿元,同比暴涨126.2%。调整后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17.72亿元,同比增长46.8%

亚朵赢麻了,美股市值一路涨到48.75亿美元,距离上市首日翻了一倍有余。“人红是非多”,美国酒店行业可没有这般表现。2025年7月,美国酒店RevPAR同比下降3.3%,拉斯维加斯下降17.1%,休斯顿暴跌38.3%。万豪、希尔顿等全球头部酒店股价普遍下跌了30%左右。

美国当局急了,进一步强化“审计底稿审查”。“若亚朵无法满足美国要求,将面临强制退市风险。”对于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来说,这无疑是天降大雷。要在过去,亚朵境况堪忧,但它们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熬出了至暗时刻。好消息是,2025年,港股IPO异常火爆,“消费+科技”双轮驱动。那些IPO屡战屡败的行业,如奶茶等已在港股立足。若亚朵港股IPO,势必会给酒店行业的资本化征途带来利好,掉入“冰川”的公司也有望IPO自救。

虽然,亚朵的资本化运作出现转机,可它们也存在不少争议声,在黑猫投诉平台被大量消费者投诉。亚朵酒店曾因音乐节房费飙至5000元一间,被监管约谈告诫。“流量为王”怎样玩出健康生态?亦是亚朵需要思考的。眼下,资本股东思考的是,迎接下一轮造富运动。

那么,你看好亚朵的港股IPO之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