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集团突然停牌,岚图分拆上市倒计时?
发布时间:2025-08-14 21:09 浏览量:3
当东风集团因一则不足百字的停牌公告掀起资本市场巨浪,所有线索都指向那个东风系当家花旦的名字——岚图。这家承载着六十年央企转型使命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正站在资本运作的聚光灯下。
岚图7月25日“国有资本进场、产业资本退场”的精妙操作,85%销量增速与MPV占比超66%的结构悖论,亏损收窄与研发黑洞的资金困局,让岚图分拆上市的端倪愈发凸显。
在东风集团净利润暴跌九成的至暗时刻,岚图分拆已不仅是子公司的资本化路径,更成为传统车企的破壁之战。
岚图若成功上市,其意义远超一个子公司的资本化。它将成为首个完成混改-独立-上市“三级跳”的央企新能源品牌,为北汽极狐、上汽智己等后来者探路。
资本棋局的明暗信号
2025年8月11日,东风集团股份在港交所公告称,公司股份于当日上午9时整起短暂停牌,以待刊发一份载有公司内幕消息的公告,与该公司有关的所有结构性产品也将同时短暂停止买卖。8月11日上午9时起曾短暂停牌,截至【汽车维基】8月14日14点发稿,东风集团股份仍未复牌。
其实,岚图独立上市的伏笔,早在四年前就已埋下。2021年6月,CEO卢放首次宣布岚图将成立独立法人公司,同时启动员工持股计划,并明确表示“广泛利用资本市场平台”。更关键的是,他透露已确定首家战略投资者,且“不会找纯财务投资者”,而是选择产业链协同伙伴。这标志着岚图从诞生之初就被赋予资本化使命,而非传统的事业部架构。
真正露出獠牙的是2025年夏天的资本动作。7月25日,东风资产管理公司突然向岚图注资10亿元,将注册资本提升至36.7亿元。
【汽车维基】尤其注意到,耐人寻味的是,此次增资伴随着原股东赣锋锂业和东风交银产业基金的同步退出。这种“国有资本进场、产业资本退场”的操作,恰是分拆前优化股权结构的经典手法——通过清理非核心股东,为后续战略投资者入场扫清障碍。
更直接的信号来自东风集团管理层。在增资后三天,有内部人士向媒体透露:“岚图即将法人化独立运营,2025年拟实现销量25万辆。” 这彻底揭开了最后的面纱——此前岚图虽为独立品牌,但法律主体仍是东风集团分公司。法人化独立运营,正是分拆上市的必要前提。
资本市场最青睐的估值窗口
分拆窗口期的选择,暗含对岚图业绩周期的精准把握。财务数据显示,岚图已站上扭亏为盈的临界点:2024年税后净亏损收窄至1800万元,较2023年14.7亿元亏损实现断崖式优化,且第四季度已实现单季度盈利。
2025年上半年销量达56,128辆,同比暴涨85%,其中7月岚图FREE+上市三天即斩获订单2000+,交付近千台。这种“亏损收窄+增速爆发”的组合,恰是资本市场最青睐的估值窗口。
但隐忧同样尖锐。岚图上半年仅完成20万辆年销目标的28%,下半年需冲刺14万辆。更致命的是产品结构失衡——MPV车型占比超66%,在容量有限的MPV市场过度依赖梦想家单款车型。而新上市的SUV岚图FREE+虽被寄予厚望,甚至月销目标锚定2万+,但仍需直面Model Y、理想L6等强势产品的围追堵截。
这种矛盾处境恰恰解释了分拆的紧迫性:当传统输血模式难以为继(东风集团上半年净利润暴跌90%-95%),岚图必须通过独立融资获取弹药。据测算,要实现2028年20款新车的产品规划,岚图每年研发投入需超50亿元——这远非母公司所能负荷。
三条资本通路的博弈
摆在岚图面前的上市路径,实则是三种战略方向的抉择——最速方案是A股借壳,港股IPO需要进行估值博弈,引入战略投资者则是过渡之选。
东风系内部早有“壳资源”储备。2022年5月,东风股份曾因控制权变更停牌,业内普遍猜测是为岚图借壳铺路。该猜想在本次东风集团停牌后再被点燃——东风股份紧急公告称“事项不会对公司经营构成重大影响”,反而被市场解读为资本运作的掩护性说辞。
借壳优势在于速度,参照极氪从递表到上市仅用8个月的案例,岚图有望在2026年上半年登陆A股。
若选择港股,岚图可对标理想汽车的发展轨迹。但当前港股流动性低迷,2025年上半年内地车企港股IPO平均募资额同比缩水42%。
港股优势在于国际化估值溢价,有利于配合岚图出海战略(计划2027年推30款海外车型)。不过,东风集团H股股价长期破净的现状,可能拖累岚图定价。
折中方案是先引入战略投资者。业内猜测,华为被视为最可能对象——双方已合作开发搭载乾崑智驾ADS 4的岚图FREE+,若复制“华为+赛力斯”模式,岚图估值或迎倍数级跃升。但风险在于华为同时与多家车企合作,岚图可能沦为技术试验田而非嫡系。
分拆的暗礁与风暴
资本盛宴背后,体制枷锁仍待打破。尽管岚图推行员工持股,但东风集团持股仍近80%,国有资本绝对控股可能削弱决策灵活性。对比同样脱胎于传统车企的极氪,其通过引入Mobileye、宁德时代等战投,将国资持股稀释至45%,才换来更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更深的矛盾在于输血依赖症。2023-2024年岚图累计亏损超15亿元,全靠母公司续命。分拆后若无法快速盈利,可能遭遇资本市场反噬——此前威马上市即破发便是前车之鉴。
结语
当东风集团在港股停牌公告中写下“待刊发内幕消息”时,武汉经开区岚图工厂的机器仍在轰鸣。生产线的革新需要流水线,体制的革新则需要资本线。
岚图若成功上市,其意义远超一个子公司的资本化。它将成为首个完成混改-独立-上市“三级跳”的央企新能源品牌,为北汽极狐、上汽智己等后来者探路。
而东风集团这张资本底牌,早已写在卢放四年前的宣言里:“岚图要探索的不仅是产品,更是打破体制高墙的可能性。”
当资本的闸门开启,这艘承载六十万东风人希望的方舟,能否驶出合资崩塌后的红海?答案就在东风集团即将发布的下一份公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