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帮你分清楚!CT、螺旋CT、增强CT、PET-CT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25-08-14 21:01 浏览量:2
很多疾病的检查都离不开CT,但CT的种类又有很多,有些功能类似,但也有一些更强大,可以发现其他检查无法发现的问题。
今天麦向陪诊教大家怎么区分各种CT检查,希望能帮到大家!
CT诊断一般为:平扫CT、增强CT扫描和脑池造影CT
CT平扫:利用X射线通过身体各个角度进行扫描,然后通过计算机处理形成横断面图像,是在一个横断解剖平面上,探测不同组织间密度的微小差别,与传统X线检查的相比分辨率高,尤其在软组织(X线无法看软组织问题)、骨和关节的显像尤为清晰。
特点:成像速度快,适合急诊;对骨骼、肺部等高密度组织成像效果好。
增强CT扫描:是在常规CT的基础上,通过静脉注射含碘的对比剂,使血管和某些病灶的显影更加清晰,可以轻松看到注射后碘剂到达的部位,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特点:对血管结构、肿瘤等的显影更清楚;有助于鉴别病灶的性质和血供情况。
注意:所使用的对比剂含有机碘成分,部分过敏患者不能使用。
脑池造影CT:一般经腰穿或枕大池穿刺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或气体,使拟检查的脑池充盈。如果是气体进入,脑池中就会显示密度很低的,黑色的显像。
特点:属于断层检查,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都较高,可排除相邻结构对病灶的干扰,各种影像更为清晰,有利于发现较小癌灶。
螺旋CT
原理:是X线设备围绕人体做连续旋转扫描的同时,扫描床自动匀速水平向前移动,形成螺旋式扫描轨迹,快速获取多层图像。
特点:
1.速度快:几秒内完成扫描,适合急诊或无法长时间配合的患者(如儿童、老人)。
2.辐射较低:相比传统CT,剂量更小。
PET-CT
原理: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CT,先注射含放射性核素(如18F-FDG)的示踪剂,再通过CT定位,检测代谢活跃区域(如癌细胞)。
特点:
1.功能+解剖双重成像:不仅能看结构,还能发现早期代谢异常(如肿瘤、炎症)。
2.全身扫描:一次检查覆盖全身,适合肿瘤全身转移评估。
局限:价格昂贵(数千至上万元),辐射剂量较高(需权衡利弊),无法替代病理活检(确诊需穿刺或手术)。
温馨提示
遵医嘱选择
检查方式需根据病情、病史、经济条件综合决定。
备孕/孕妇慎做
辐射可能影响胎儿,务必告知医生。
检查后护理
增强CT后多喝水,PET-CT后避免接触孕妇/儿童(短期辐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仅作分享,不构成医疗建议!
本文部分内容为经验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