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多地房产中介平台隐藏了二手房成交价格!释放了什么信号?
发布时间:2025-08-14 21:40 浏览量:2
近日,有网友发现,链家、贝壳等头部房产平台突然“隐藏”了二手房成交价格,历史数据全面下架!
这一操作瞬间引发热议:是房价跌得太狠不敢显示?还是为了“保护”市场情绪? 下架成交价,真的能让购房者更“冷静”吗?今天,我们就来深扒这背后的真相!
据用户反馈,链家、贝壳等平台已取消二手房成交价的公开显示,现在只能看到模糊的“已成交”标签,具体价格必须联系咨询线下经纪人才能够获得。
不仅是链家,其母公司贝壳找房,以及安居客、58同城等平台也纷纷跟进,有的仅显示价格区间,有的干脆完全隐藏。
网友炸锅:
“这是怕我们看到房价跌得太惨,影响信心?”
“不显示价格,是不是更方便中介‘忽悠’买家?”
“难道以后买房只能靠‘猜’?”
房价下跌太猛,怕引发“踩踏式抛售”?
近期,多个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激增,但成交十分低迷,部分房源降价20%仍难以出手。如果公开显示“暴跌”的成交价,可能加剧业主恐慌性抛售,导致价格螺旋式下跌。
平台“遮羞布”:不显示具体数字,就能避免购房者直接对比“昨天500万,今天400万”的残酷现实,减少市场焦虑。
弱化“比价心理”,让买家更难砍价
以前,购房者可以轻松查到同小区历史成交价,砍价时可以直接甩出成交价数据:“别人这套才卖300万,你这凭啥要卖350万?”
现在,由于价格信息不透明了:买家无法精准掌握市场的成交底价,只能依赖中介“话术”,议价能力被严重削弱,可能会间接稳住房价。
虽然平台意图可能是“维稳”,但这一操作可能带来三大副作用:
信任危机:购房者更怀疑“有猫腻”
价格不透明,只会让买家觉得:“是不是跌得更狠了,所以才不敢显示?”市场观望情绪更浓,成交量可能进一步萎缩。
中介话语权得到加强,普通买家会更弱势
过去,成交价公开,买卖双方信息对称;现在,价格成了“黑箱”,中介可以选择性透露数据,甚至制造“紧迫感”(“这套房超低价,但具体多少不能明说”)。信息差加大,买家更容易被误导。
长期损害市场透明度,不利健康发展
房价数据是市场理性的基础,隐藏价格如同“掩耳盗铃”,并不能真正的解决楼市低迷问题。
下架成交价,看似是平台的“技术调整”,实则是当前二手房市场困境的缩影——既怕房价跌得太狠,又怕不跌没人买。
但历史告诉我们,增加市场透明度可以帮助市场更稳定的发展。真正的健康的房地产市场,需要的是透明和信心,而不是“数字游戏”。
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关注我,带你穿透楼市迷雾,看懂真实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