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即将换帅,白宫提名自己人,美国稍有不慎就要败给中国?
发布时间:2025-08-15 00:31 浏览量:3
近段时间,特朗普提名降息派成员斯蒂芬·米兰,出任美联储理事会理事,这一任命将会极大增强美联储内部降息派的实力。
这一任命可是引起了美国经济界人士的极度不满,甚至认为与米兰会加入美联储,会进一步影响美联储的中立性。
尤其是特朗普一直要求美联储降息,与鲍威尔撕破脸皮。
这一提名宣布之后,华尔街各大机构便开始押注美联储降息,美元指数开始下跌。
而特朗普此前更是表示,很快就会宣布美联储新任主席。
这句话的字里行间中都透露着特朗普对现任主席的不满。
虽然美联储在本次议息会议中,顶住了特朗普的降息压力,但是伴随着美联储内部出现了人事变动,让特朗普有了发挥的空间,甚至都想好接替鲍威尔的人选。
可是从任期来看,鲍威尔的任期要在明年五月才结束。
只不过,就算是鲍威尔任期结束,也会继续担任美联储理事,在2028年,才会离开美联储。
也就是说,美联储距离换人还早,如今手握美国国会的特朗普,能一举换掉鲍威尔吗?
甚至可以说,此次特朗普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美国真正败给中国。
为什么要这么说?
【特朗普对鲍威尔,早已不满】
第一,从此次的替换风波来看,前提是美联储理事阿德里安娜·库格勒离职。
此人曾在奥巴马时期,担任美国劳工部首席经济学家,深受民主党的好评。
在2021年,由拜登提名出任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美国执行董事。
拜登在任期间,两次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中提出表彰,在2023年还将其送进美联储。
从这一点能看得出来,库格勒的背景不简单。
最初,鲍威尔其实对库格勒寄予厚望,希望此人能成为将来美联储对抗特朗普的利刃,甚至网传,库格勒下一步很有可能会接替鲍威尔,成为美联储主席。
结果在8月1日,库格勒主动宣布从美联储辞职,去美国大学当老师。
这一举动,将鲍威尔的计划彻底打乱。
更为重要的是,库格勒辞职之后,美联储理事的职位就空缺出来,米兰暂时接替该职位,直到特朗普任命新的人选。
看到这大家就明白了,美联储理事提名,不属于美联储主席的职能,而是美国总统任命新的人选。
由于降息问题是特朗普与鲍威尔翻脸之后,特朗普多次希望可以掌控美联储。
这个时候,库格勒的辞职恰好给了特朗普一个机会。
按照美联储的规定,主席必须由美联储理事出任,意味着接替库格勒职务的新理事,一定是特朗普心目中下一届美联储主席人选。
对此,特朗普直接喊话,声称米兰就是美联储下一任主席。
这话其实就是说给美联储听的。
因为特朗普已经喊话,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削弱鲍威尔在美联储的影响力。
随后美联储理事鲍曼表示,基于目前的就业数据,美联储应该降息三次,这很有可能就是在点鲍威尔。
所以,在鲍威尔任期未满之前,特朗普就宣布新的主席人选,属实是不给鲍威尔面子。
至于具体由谁来接替鲍威尔?
从特朗普的角度来看,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凯文·哈塞特、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现任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
第二,候选人的背景是各不相同。
【沃勒优势很大,但不会是新的主席】
想要了解美联储主席的候选人,首先就需要了解一下美联储的投票结构。
根据了解,美联储关于利率问题的投票,一共有12票。
其中有七名美联储理事会理事和纽约储备银行行长,拥有固定投票权。
剩余的11名储备银行行长中的四人,轮流使用投票。
在特朗普发出降息指示之后,在7月30日的美联储降息会议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将利率继续维持在4.25%至4.5%之间。
这一决议遭到美联储理事米歇尔·鲍曼、克里斯托弗·沃勒的反对。
要知道,沃勒也是三名候选人之一,这两人均认为通胀已经得到控制,劳动力市场出现疲软的情况,必须进行降息了。
再加上这两人都是特朗普提名加入美联储的,在降息问题上,自然会选择与特朗普保持一致。
这也是从1993年以来,美联储议息会议首次出现两名理事反对决议。
而库格勒就是看到美联储内部的派系斗争,不愿意参与其中,所以选择辞职。
甚至连当天的议息会都没有参加。
伴随着库格勒辞职,特朗普就可以将第三个自己人送进美联储。
对此,我们可以看得出来,特朗普对美联储主席的考虑,完全是出于私心,没有一丁点从美国国家角度出发的意思。
如今,克里斯托弗·沃勒被美媒认为是美联储主席最有利的人选,特朗普团队已经就美联储主席一事,与此人进行会面。
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沃勒被视为货币政策的“鸽派”。
主张扩张性政策与低利率,这一点与特朗普是高度一致的。
在2018年,特朗普要求降息之后,就是沃勒与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詹姆斯·布拉德合作,推动美联储降息。
正是在当时进行降息,引起了拜登任期内的全美大通胀。
除了与让特朗普私交匪浅之外,沃勒还拥有灵活的学术观点。
在2023年,面对记者提问美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时候,沃勒表示数字货币没有必要。
等特朗普当选之后,又表现出对数字货币极大的兴趣。
沃勒表示,数字货币或许能极大地消除金融体系的低效,带来无数潜在的好处,态度转变之快,属实令人震惊。
眼下,美国媒体在综合信源之后,也认为沃勒担任美联储主席的可能性很大。
当然,除了沃勒之外,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也是美联储主席强有力的竞争者。
在2017年,在美联储主席的竞选中,沃什就被认为是最有利的竞争者,排名远高于鲍威尔。
很多人也许都不知道,沃什是雅诗兰黛家族小女儿简·兰黛的老公。
要知道,简·兰黛的父亲是罗纳德,此人让特朗普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同学。
两人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均拥有房产。
【沃什有特殊身份,依旧无法担任主席】
特朗普在2004年还和雅诗兰黛合作,推出一款名为“唐纳德·特朗普香水”的古龙水。
而沃什本身既然能成为雅诗兰黛家族的女婿,自然也是有一定的本事,当年沃什与泰勒,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格伦哈伯德合作撰写一篇论文,内容就是特朗普经济学,如何让美国GDP增长率达到3%。
如今,沃什估计也会感到丢人,因为这篇论文已经找不到了。
虽然在今天看来,特朗普毫无经济学可言,但是当初这样一篇文章,可是让特朗普很开心,第一时间就会见此人。
结果在会谈的过程中出事了。
在特朗普看来,此人当时只有47岁,似乎不太适合出任美联储主席。
于是特朗普就以如果发生金融危机,你不仅年轻还长得帅。
大家可能不太信任你为由,婉拒了沃什。
更尴尬的是,特朗普还读错了沃什的名字,称其为沃尔什。
结果就导致鲍威尔成为美联储的主席。
可是一年过后,特朗普就后悔了,鲍威尔与特朗普的意见完全相反,特朗普直到那个时候才明白,自己当初选错了人。
因此在此次竞争中,沃什依靠雅诗兰黛家族的背景,以及罗纳德与特朗普的关系,确实有点胜算。
但是这就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任命沃什出任美联储主席,就代表着特朗普当初真的选错了人。
这会影响特朗普的威望。
所以,沃什出任美联储主席的可能性依旧不大。
至于最后一位候选人,也就是凯文·哈塞特,此人在互联网泡沫危机之前,道琼斯指数1.1万点的时候,写了一本经济学著作,也就是《道琼斯36000点,股市即将上涨,获利的新策略》。
此人在书中明确表示,如今的美国股市被严重低估,正常情况下应该为3.6万点。
结果这本书在发布几个月之后,互联网泡沫崩盘,美国股市一路狂跌。
出版一年之后,道琼斯指数来到了7286.27点,下跌了37.8%。
美国人将其称之为“经济学小丑”。
然后哈塞特加入美国企业研究所,而斯蒂芬·米兰也是来自这个研究所。
这些人属于美国大资本家培养的经济喉舌。
比如说哈塞特最恶劣的举动,就是在2007年,于《华尔街日报》发表一篇文章中,使用了修改后的图表数据,进行自己的观点阐述。
试图证明减税对于经济有重大促进作用。
结果就被各大经济学家当场锤飞,此人也被称之为2007年最可笑的经济学闹剧。
即便如此,哈塞特凭借背后资本的支持,进入了特朗普政府。
随后哈塞特就发表了多份报告,指出特朗普执政期间,实际工资增长高于统计数据。
让美国经济学界,再次感到震撼。
在特朗普第二次当选之后,提名哈塞特出任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这样一来,哈塞特能当选美联储主席的概率,小于克里斯托弗·沃勒,大于凯文·沃什。
或者说如果哈塞特当选美联储主席,那美国就真的完了。
真正会败给中国。
第三,降息和美国的政策走向。
从这三名候选人来看,虽然师出不同,但殊途同归,在降息问题上均和特朗普达成一致。
这与特朗普当初任命内阁成员,是不是如出一辙?
别忘了,对特朗普无比忠诚的鲁比奥,可是多次闹出笑话。
而鲍威尔恰好与其不同。
【特朗普要乱来,美国要崩溃?】
鲍威尔作为经历了2021年美国通胀的人,对于通胀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当初就是特朗普提出减税法案,导致市场资金暴增。
如今特朗普又提出减税法案2.0,也就是所谓“大而美法案”。
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这都会引起新的通胀。
作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自然需要防范通胀。
即便特朗普多次公开警告和施压,鲍威尔也选择拒绝降息。
只不过从目前来看,鲍威尔只能坚守几个月的时间,无论谁出任美联储主席,美国都变会降息。
比如说沃勒,是三名候选人中,对经济最了解的人。
虽然沃勒认为应该降息,但是此人真的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在7月30日的演讲中,沃勒提到了几个问题。
第一,美国就业数量正在下降。
虽然美国政府公布就业数据位14万新增岗位,但实际上其中有7万个岗位是各州政府提供的,私营企业所提供的岗位数量正在减少。
第二,美联储5个联邦储备区报告经济活动略有温和增长。
其余7个联邦储备区则持平或下降。
第三,私营部门的工资被高估。
在2026年精心基准修订之后,这些数据将被大幅下调。
同时美国劳工局对前几个月的就业数据,也进行了调整,以此推算,上半个月,私营部门的就业增长几乎接近于零。
由于美国劳工局对就业数据进行调整之后,导致美国七月份的数据并不理想,特朗普当场就将劳工统计局负责人埃里卡·麦克恩塔法解雇。
也就是说,在沃勒看来,美国经济存在熄火的风险,私营企业的就业增长在下降。
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严峻的信号。
在此人看来,想要挽回当前的局势,只能进一步降息,释放市场的火力。
这样一来,在三名候选人中,沃勒反而是最适合出任美联储主席的人。
同时,特朗普团队内也有人看到了这一点。
这也是沃勒被约谈的主要原因。
与沃勒不同的是,凯文·沃什支持降息的理由让人摸不着头脑,此人认为,美国经济迎来增长的趋势,如今经济过热,就是前兆。
如果美国在这个时候不推动降息,就会给经济带来危害。
这与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凯文的说法几乎一致。
结果几个月之后,在金融衍生品下跌,次贷危机就开始席卷美国。
在次贷危机之中,此人还推动了摩根士丹利的援助。
因为凯文就是从摩根士丹利走出来的。
此人上位之后,特意写了一篇吹捧特朗普的文章,结果就被奥巴马的经济顾问拉里·萨默公开嘲讽,认为凯文发表的文章,是最混乱的分析。
如果将这篇文章给美国经济学初学者看,很多人都能看出其中的荒诞之处。
这就能看得出来,凯文只能算略懂经济学。
这也是当初在竞争中败给鲍威尔的原因所在。
在美联储的任职履历上,鲍威尔确实比凯文强多了。
最后就是哈塞特,如果此人当选美联储主席,我们只需要坐等美国金融崩溃到来即可。
这不是胡说八道。
毕竟,哈塞特为了证明减税对经济发展有利,制造了一张假图表被人戳穿。
当时的数据中,瑞典属于经济发达,但是税收比较高。
这与哈塞特的论点完全不同。
对此,哈塞特只能选择删除瑞典数据。
这都不是哈塞特的“得意之作”,真正的“大作”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
哈塞特担任白宫经济顾问,推出一个数据模型,显示在5月15日,美国感染者就能归零。
结果到了那一天,不仅没有归零,反而死亡上百人。
第四,最终的选择是什么?
【特朗普要埋葬美国,或要败给中国】
如果从正常的角度来看,沃勒是最佳人选。
毕竟,沃勒选择降息,是基于自身对经济学的判断,并非拍特朗普的马屁。
只不过在鲍威尔上台后闹了这么一出,特朗普对于经济学专业人士的信任开始下降。
代表着特朗普只需要一个听话的美联储,而不是一个专业的美联储。
在这种情况下,哈塞特很有可能担任下一届美联储主席。
不为别的,哈塞特足够忠诚,就很有可能会当选。
所以,哈塞特一旦出任美联储下届主席,那我们真的就可以坐等开席了。
意味着美国将会真正败给中国。
而且不是被打败,而是自己给自己挖坑,还顺便将自己给活埋了。
- 上一篇:甘肃:中石油一加油站招聘公告!
- 下一篇:甘肃一男子直播家暴患病妻子?甘肃通报: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