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 7 点到早 7 点!24 小时尿蛋白定量留取法,医生手把手教你做对
发布时间:2025-08-15 07:30 浏览量:2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是判断肾病活动的‘金标准’,留取方法对了,结果才靠谱,治疗才能少走弯路。” 这句话我每天都要跟患者强调,因为太多人因为留取方法不对,导致结果不准,要么白花钱,要么耽误治疗,太可惜了。
我是邓立武,一名中西医结合肾病领域的主任医师,这些年专注于各类疑难肾脏疾病的诊疗,曾赴英国贝尔法斯特赫伯医院交流学习。在临床中,我见过太多患者因为不会留 24 小时尿蛋白,反复跑医院重做检查,既费时间又遭罪。今天就把 “从早 7 点到早 7 点” 的留取方法讲清楚,大家跟着做,保证一次成功。
首先得明确: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就是留取整整 24 小时的尿液,计算其中的蛋白总量,这个结果能准确反映肾脏漏蛋白的情况,比单次尿常规更靠谱。而 “从早 7 点到早 7 点” 是最常用的时间标准,记住这个时间节点,留取就成功了一半。
具体步骤一定要记牢,一步都不能错:
第一天早上 7 点,不管你有没有尿意,都要去厕所排一次尿,这次的尿不要留,全部倒掉,这是 “弃去开头尿”,从这次排尿后开始计时。从 7 点之后,不管什么时候排尿,都要全部收集到医院给的专用留尿容器里,包括白天的尿、晚上的尿,哪怕半夜起夜的尿也不能漏掉,一定要全部接住倒进容器。到第二天早上 7 点,不管有没有尿意,都要再排一次尿,这次的尿必须留,全部倒进容器里,这是 “留取结尾尿”。到这里,24 小时的尿液就留取完成了,把容器盖好,贴上名字和日期,尽快送到医院检验科。
留取过程中有几个 “保命细节”,直接影响结果准不准,一定要照做:
容器必须用医院给的专用尿杯或尿桶,别用家里的饮料瓶、水桶代替,避免污染或残留物质影响结果。如果医院给了防腐剂,一定要在留取第一次尿之后就加进去,摇晃均匀,这样能防止尿液变质,尤其是夏天天气热,不加防腐剂很容易出问题。留尿期间正常吃饭喝水就行,别刻意多喝水,也别故意少喝,更别突然吃大量高蛋白食物(像一顿吃 5 个鸡蛋),这样会让结果失真。留尿期间可以正常吃药,但如果是可能影响蛋白尿的药物,最好提前问医生要不要暂停,别自己做主。还有,留尿期间如果来了月经,或者尿液不小心被大便、经血污染,最好重新留取,不然结果不准。
很多人常犯的错误得提醒一下:别把时间算错,比如第一天 8 点才开始留,第二天 7 点就结束,这样不够 24 小时;也别漏尿,比如半夜起夜忘了留,或者白天出门没带容器,漏掉一次结果就不准了。如果是老人或小孩留尿,家人一定要帮忙盯着,尤其是夜间排尿,别嫌麻烦,一次留准比反复重做省事多了。留好的尿液别长时间放着,夏天最好冷藏,冬天也要避免温度过高,尽快送检,超过 24 小时没送检,很可能需要重新留取。
我知道留 24 小时尿确实有点麻烦,尤其是需要带容器出门的人,总觉得不方便。但你要知道,这个检查对判断肾病轻重、调整治疗方案有多重要。比如蛋白尿从 3.5g/24h 降到 1g/24h,说明治疗有效;如果明明吃药了,结果却从 1g 升到 2g,可能是病情反复,需要调整方案。这些都得靠准确的检查结果,要是留取方法错了,医生可能误判病情,耽误治疗时机,太不值了。
要是你对留取方法还有疑问,比如不知道防腐剂怎么加,或者特殊情况怎么处理,别硬扛着自己琢磨。看病本来就不容易,别让一次小小的留尿失误影响治疗,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信任,帮你把每个细节都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