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谈判前夕,泽连斯基突然宣布大消息,乌克兰人终于等到这一天
发布时间:2025-08-14 19:20 浏览量:2
美俄领导人即将在阿拉斯加会面的消息还没降温,乌克兰那边就炸出个大新闻。泽连斯基12日在社交媒体上敲下加粗字体:“22岁以下的乌克兰青年应当拥有选择未来的权利。” 这话翻译过来更直白——实施三年的“18到60岁男性禁足令”终于松口,22岁以下的小伙子们能自由离境了。对被征兵高压压了一千多天的乌克兰人来说,这消息比前线打场胜仗还让人激动。
01
这政策转变得比战场局势还突然。一周前乌军总参谋部刚给议会递报告,急吼吼说“前线12个机械化旅缺人,至少得补12万兵”,甚至建议把征兵年龄往下调到17岁,连高中生都想拉上战场。结果转头就给22岁以下的“准兵源”开了绿灯,这操作看得外界一脸懵。
更有意思的是泽连斯基的说法,他说这是“积极举措”,能让年轻人“保持与祖国的联系”,尤其是“在学业方面”实现发展。这话听着暖心,可看看现实就知道多无奈。过去半年,乌克兰的征兵丑闻就没断过。利沃夫州的征兵官搞出“分级收费体系”,3万到8万美元就能买个“免役证”,连“前线轮岗证明”都明码标价。老百姓气到用拖拉机堵了征兵站大门,把涉案军官拖到广场上当众羞辱——这种暴力冲突今年已经发生27起,再硬撑下去,怕是要先从内部散架。
社交媒体上的视频更扎心。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征兵队穿着迷彩服破门而入,把正在过20岁生日的小伙子直接拽上军车;哈尔科夫的两个大学生为了躲抓捕,从三楼跳下去摔断了腿。这些画面一遍遍传,泽连斯基的支持率7月直接掉了5个百分点,创了2023年以来最大单月跌幅。谁都看得出来,强制征兵这根弦,快绷断了。
02
压垮骆驼的可不只是国内矛盾。欧盟那边早就放了话,7月的报告里把“公民迁徙自由”和乌克兰入盟谈判绑在了一起,意思很明白:想进欧盟,就得按欧洲的规矩来,战时也得给人权留点空间。波兰总理在维尔纽斯峰会上说得更直接:“总不能让一代人耗在战壕里,这不符欧洲价值观。”
别以为波兰只是说说而已。它可是乌克兰接收欧盟军援的主要中转站,境内32个武器仓库每天往前线送的物资,占西方援乌总量的63%。政策调整前三天,波兰突然说“要修路”,把杰格日涅茨边境口岸一关,200多辆军车直接堵在那儿动不了。这哪是修路,分明是逼着泽连斯基让步——毕竟乌克兰一心想进欧盟,程序上被卡着的滋味可不好受。
可这边刚对年轻人松口,那边国防部就连夜改了规矩,把22到25岁男性的兵役登记期限从90天缩到30天,等于变相扩大了征兵范围。这种“东边放闸、西边筑坝”的操作,明眼人都能看出乌克兰军政系统的裂痕有多深。军方要兵保防线,泽连斯基要稳住国内和西方,两边的算盘根本对不上。
03
这政策背后藏着的,是乌克兰绕不开的致命困境。想靠强制征兵撑防线,民怨就像堆着的炸药,一点就炸;想讨好西方换援助,就得在国防利益上割肉。泽连斯基想在中间找平衡,可战争从来没什么中间路线。
更值得琢磨的是时间点——正好赶在特朗普和普京会面之前。特朗普11日就放话,要和普京谈“结束战争”,还说领土问题可能有“一些变化”;泽连斯基这边就松了征兵限制,等于告诉外界:乌克兰不打算再耗下去了。毕竟18到21岁的年轻人,本该是未来2到4年的兵源主力,现在放他们走,等于主动放弃了长线补充战力的可能。
欧盟倒是急得团团转,外长们开紧急会议,说要搞第19轮对俄制裁,还强调“只要俄罗斯不全面停火,就不能谈任何让步”。可这话听着硬气,实际底气早虚了。德国、法国都放风说要削减2026年对乌援助预算,欧盟自己也承认,领导人没被邀请参加美俄会谈,等于被排除在“对自身安全至关重要的会议”之外。
对乌克兰人来说,这政策好歹是道曙光。三年了,18岁以上的男人出门买个菜都怕被征兵队堵,现在22岁以下的能喘口气了。只是这口气背后,是战场的僵持、西方的摇摆,还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果美俄谈出个结果,那些被放走的年轻人,将来要回到一个怎样的乌克兰?
没人知道答案。但能肯定的是,泽连斯基这步棋,既是给国内矛盾松绑,也是在给美俄谈判递信号。战争打了三年多,不管是乌克兰人还是旁观者,都在等一个了断。现在看来,这个日子或许真的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