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中枢 筑就医学高地——齐医附属三院神经内科技术与服务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15 08:03 浏览量:2
在松嫩平原北纬47度的坐标上,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齐医附属三院”)神经内科犹如精密运转的“生命中枢”,率先在鹤城打通脑卒中绿色通道,正以区域标杆的姿态重塑神经疾病防治范式,以省级重点专科的学术积淀构筑东北神经疾病诊疗高地。
作为中国卒中中心成员单位、中国帕金森联盟成员、东北三省周围神经和肌病联盟区域分中心,帕金森病与眩晕诊疗中心,这个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临床学科,正以六大病区的协同发展,让神经介入技术从“可选项”变为“生命线”,用精湛医术与温暖关怀共同筑就鹤城百姓心中的生命灯塔。
神经内二科主任赵宏看胶片
脑血管病的守护先锋
在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中,齐医附属三院神经内科以“时间——技术——人文”三维体系为核心,构建起覆盖急性救治、精准诊断、全流程管理的脑血管疾病防治网络,以分秒必争的效率、精益求精的技术与全程守护的温情,筑就一道守护脑健康的“生命防线”。
“时间就是生命,每一分钟都决定着神经细胞的存亡。”神经内科一病房主任潘云志表示,作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的“先锋军”,神经内科在急性脑梗死的救治上构建了“高速生命线”。通过优化卒中绿色通道流程,将脑卒中急救时间(患者入院到开始静脉溶栓的时间)缩短至极致。“从动、静脉溶栓到介入取栓,我们与介入科紧密合作。”神经内科二病房主任赵宏说,神经内科如今已形成一套高效的治疗体系,并且通过对新型溶栓药物Tnk的应用,更是大幅缩短操作时间,疗效显著提升,为患者争取更多功能恢复的可能。
神经内六科负责人、康复医学科一病房负责人手术中
“精准评估是精准治疗的前提,科学诊断与时间效率缺一不可。”神经内科三病房主任刘宏斌介绍,作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神经内科通过脑动脉造影(DSA)评估患者颅内血管状况和侧支循环,为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患者还可优先就诊,将“时间-诊断”双翼效应推向新高度。
“超早期干预,是打开生命之门的金钥匙。”神经内科四病房负责人隋欣说道,神经内科以“超早期救治”为技术核心,构建急性脑梗死分层救治体系:通过高分辨脑血管核磁成像、头CT灌注成像、发泡实验、经食管心脏超声等技术精准判断病因,联合介入科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术、急诊机械取栓术、颅内外脑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等高难度手术。同时注重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和抑郁焦虑筛查干预,促进患者全面恢复。
在脑血管病的治疗方面,神经内科五病房负责人高峰介绍,齐医附属三院神经内科采用溶栓、取栓等诸多方法,并与辅助科室合作进行影像学检查与评估,以确保治疗方案的精准性。“从急救到康复的全流程管理,是打开生命新篇的密钥。”齐医附属三院神经内科开创“急性期介入取栓+亚急性期康复训练”全流程模式。神经内科六病房负责人、康复医学科一病房负责人任占军介绍,神经内科通过神经急诊医生轮班制,确保患者入院后1小时内完成溶栓评估,康复团队提前介入,科室通过制定个性化方案,实现从急救到康复的无缝衔接。
在齐医附属三院神经内科,每一分钟的争夺都是对生命的尊重,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是对希望的延伸,每一份人文的关怀都是对尊严的守护,并在无数患者身上喜结硕果:65岁张阿姨的35分钟溶栓奇迹、75岁患者支架植入后的恢复健康、70岁脑干梗死患者的快速康复……从优化流程到技术创新,从科学评估到人文关怀,齐医附属三院神经内科,正以守望者的姿态,为脑血管疾病患者撑起一片生命的晴空。
神经内三科主任刘宏斌查房
神经亚专科领航专家
在国家神经内科亚专科建设中,齐医附属三院神经内科以“专病分类、技术融合、全周期覆盖”为框架,构建起帕金森病、周围神经和肌病、癫痫、头痛、睡眠障碍等领域的精细化诊疗体系,并开设专病门诊,六大科室主任(负责人)轮流出诊,为患者提供专业、便捷、优质的诊疗服务。
帕金森疾病,作为神经内科亚专科领域最具代表性的运动障碍疾病,也是全球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齐医附属三院神经内科极为重视帕金森疾病的诊治。“帕金森病管理,需要全程精细化的匠人精神。”神经内科一病房主任潘云志表示,神经内科作为市级领军人才梯队单位,积极推行帕金森病“专病门诊-个性化治疗-长期随访”的全周期管理模式,通过早期症状识别、药物精准调整及功能锻炼指导,有效延缓病情进展,让无数帕金森患者从“颤抖人生”中重拾生活信心。
为进一步细化诊疗流程,为患者提供用药方案动态调整、功能锻炼康复指导等长期管理服务,帕金森病专科门诊与记忆门诊联动,针对合并认知障碍的患者开展联合干预。“我们还构建起帕金森病‘诊断-治疗-手术评估’的全技术链”,神经内科五病房负责人高峰说,神经内科通过美多芭复合实验精准诊断帕金森病,前期以药物控制症状,中后期联合北京协和医院开展DBS(脑深部电刺激术)手术评估,为帕金森患者提供“药物+手术”的全周期选择,实现从“控症状”到“改预后”的跨越。
神经内四科负责人隋欣为患者诊疗
周围神经和肌病,作为以神经肌肉系统功能障碍为主的亚专科核心疾病,其危害不仅局限于躯体症状,更会深刻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周围神经和肌病救治,考验的是多学科联动的硬实力。”神经内科二病房主任赵宏介绍,齐医附属三院作为东北三省周围神经和肌病联盟区域分中心,一直深耕该疾病的诊治,多年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重症肌无力(如早期眼睑下垂)等常见病中积累深厚,更在疑难危重症救治中屡创佳绩。并通过与北京301医院、宣武医院等顶尖机构建立远程会诊。
癫痫是最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齐医附属三院神经内科始终按照国家级标准处理癫痫病例,通过药物调控与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针对特殊病例,医院联动北京协和医院完成前期评估并开展电极植入治疗,填补区域技术空白。神经内科六病房负责人任占军表示,神经内科开设的癫痫专病门诊还配备视频脑电监测系统,可24小时动态捕捉脑电异常,为癫痫分型(如局灶性、全面性)提供精准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病史与监测数据,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从药物调整到手术评估,全方位守护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经性头痛,也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以“高发、高负担”的特点与脑血管病、癫痫等并重,也是神经内科持续深化诊疗的重点领域。齐医附属三院神经内科头痛专科门诊,通过详询病史与检查,为长期依赖止痛药的患者找到头痛根源,并提供针对性治疗方案,还联合耳鼻喉科、骨科,精准定位眩晕病因(如耳石症、颈椎问题)。此外,神经内科还针对药物依赖性头痛患者,创新“预防性用药+激素脱瘾”方案,使药物依赖性头痛治愈率得以提升。
睡眠障碍作为神经内科的亚专科项目之一,是一种涉及生理、心理及环境等多因素的复杂疾病。其症状表现广泛,既包括入睡困难(如睡眠启动障碍、睡眠呼吸障碍等),也涵盖睡眠中的行为异常。针对这一疾病,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实现长期管理。神经内科在睡眠障碍诊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与医院开设的睡眠多学科门诊紧密协作,共同为广大睡眠障碍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障。
神经内五科负责人高峰查房
从帕金森病的“全周期管理”到周围神经疾病的“多学科联动”,从癫痫的“精准诊断”到头痛的“根源治疗”,乃至“睡眠障碍”,齐医附属三院神经内科用精细化管理的温度、技术创新的力度、多学科协作的广度,为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暖心服务的践行楷模
在齐医附属三院神经内科,服务始终被视为技术与人文交融的核心实践。他们始终以患者需求为轴心,将专业护理、暖心细节与全程关怀编织成一张有温度的“生命守护网”。
为患者翻身扣背,每一个动作都轻柔而精准;墙上粘贴的防磕碰标识、24小时供应的热水与微波炉、指导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细致叮嘱,这些看似微小的举措,实则是用专业筑牢安全防线,用温度消解住院焦虑;从床头交接班的无缝衔接,到深夜为疼痛患者的多停留,护士们用无数个日夜的坚守,换来患者“像家人一样照顾我们”的真诚赞誉。一封封表扬信、一面面锦旗,不仅是认可,更是对“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生动诠释。
神经内一科主任潘云志参加义诊
在此基础上,神经内科还推出创新服务:为解决老年患者用药混淆难题,护士团队设计“药盒墙”,标注常用药物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设立“健康星河”宣传栏,通过二维码链接科普视频,让患者在康复锻炼中扫码学习疾病知识;休闲角配备象棋、书籍及康复训练器具,既缓解焦虑,又促进功能恢复。更令人动容的是“睡眠日记”——指导患者记录入睡时间、梦境内容,为精准医疗提供可视化依据。“这里的治疗,医的是病,暖的是心。”一句简单的语言,表达的是患者无尽的感激与感动。
全程关怀的闭环管理,是神经内科服务的另一大特色。首创“三沟通”机制,确保患者全程知晓诊疗方案;设置“家属护理实训课”,手把手指导翻身、扣背等专业操作,让家属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依托个体化数据,为患者制定动态康复路线,真正实现“治疗有精度,服务有温度”。康复护理团队则独创“心理-功能”双轨干预模式:通过经颅刺激、言语训练修复功能障碍,结合床轮转移等生活能力训练,帮助脑梗后遗症患者从“完全依赖”到“自主生活”。从基础护理细节到创新服务突破,从科研教育赋能到全程关怀闭环,齐医附属三院神经内科用真挚服务诠释对生命的尊重。每一张笑脸、每一句感谢、每一次康复,都绽放出温暖人心的力量。
“我们治疗的不仅是疾病,更是患者对生活的希望。”在守护生命中枢的道路上,齐医附属三院神经内科始终以技术创新为刃,突破诊疗瓶颈;以服务细节为火,传递医学温度,在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癫痫、偏头痛、睡眠障碍、痴呆等神经疾病诊治领域,向着国家级神经医学中心的目标阔步前行,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强劲动能。
文稿:实习生 李小童 本报记者 韩艳华
编辑:闫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