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去南沙的女孩,后来怎么样了?
发布时间:2025-08-13 18:40 浏览量:2
2011年9月,我和马千惠一起随舰奔赴南沙,不过那时我们并不认识。
今年7月,她在第五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上,夺得志愿组全国第三名。
我才知道这是当年同舟同济的战友。
作为南沙守备部队首批女兵,她有着怎样的人生?
口述:马千惠 整理:哨位君
我是《士兵突击》的铁杆粉丝。
因为温柔又坚定的史今班长,2010年,18岁的我刚从山西考到海南,就报名参军了。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我当时的男朋友是《我的团长我的团》的铁杆粉丝,但得知我要参军后,就断联了。
我一脸懵逼。
不管咋样,我穿上了海军蓝,前往广东。
怎么跟想象的不一样
到了部队,天就塌了。
以前我一个400米都要和同学手拉手跑完,突然就背着水壶挎包跑五公里,我摁着被水壶“锤”得青紫的胯骨眼泪汪汪。
晚上饿的时候,还会躲到厕所啃兜里藏的馒头,丝毫没有播音主持专业学子的端庄了……
而且,班长训人还特别凶——我心中的史今班长幻灭了!熄灯时想起这个我就躲被子里嗷嗷哭。
磕磕绊绊地坚持过新兵连,我被分到南沙守备部队,成了这里的首批女兵。
南沙部队首批女兵
我成了南沙守备部队的一名女卫生员。
这里的训练更加严苛,队长会让我们几个女兵 去体验模拟礁盘,整整一个月自己做饭,包括杀鸡!
战术训练时,班长还要拿着步枪“框框”放空包弹,营造战斗氛围。我一慌乱,枪托把嘴磕破了。
但在连队,我也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我兼职了军史馆解说员,以及俱乐部广播员,总算特长有了用武之地。
也是在军史馆,我开始真正了解南沙,了解这身军装的意义。
去南沙
2011年9月16日,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
那一天,我跟随南沙守备部队第99批守礁官兵,踏上前往南沙的航路。
那一次只有两名女兵前往南沙
我是其中之一
(军报的老师为我们拍了纪录片)
▼
结果那一次,罕见的遭遇两个超强台风“夹击”,军舰一路摇晃,我吐得昏天暗地。
有一天清晨,舰体突然不摇晃了,我走上甲板,看见平整的海面上铺着淡淡的雾,海水是玛瑙般的墨绿色,成千上万的飞鱼从雾气中掠起又消失……
南沙到了。
抵达永暑礁
▼
半个月的南沙之行,永远安放在我的记忆里。
即使只留存了渣像素的视频和照片,我也能清晰地记起那片摄人心魄的蔚蓝。
军恋的日子
2012年,临近退伍的时候,我和一位兵哥主持了一台晚会,但当时并没有加联系方式。
没想到退伍后,领导给我介绍的对象,正是他。
领导说:“这小伙很爱干净,皮鞋永远是锃亮的”。我一下就心动了。
军恋开始的时候,我在海口读书,去找他见面,要先后坐蹦蹦车、公交、轮渡 大巴、出租车……
但他对我特别好,每次见面他会把我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冰箱里塞冰淇淋等好吃的,桌上放了水果——这细节控特别让我着迷。
2017年,我俩结婚了。
结果同一年,他去远方执行任务,整整一年。
幸好有一猫一狗陪着我
▼
成为军嫂
我没想到当军嫂这么有难度,特别是生娃之后。
我放弃了月薪不错的工作,成为随军家属,全职妈妈。
可老公实在太远太忙,以至于每次难得的见面,我还会有一种“陌生感”——
觉得“他是不是长高了”;又或者他在我面前换衣服,我会感到“害羞”。
上一次见面,我带着娃去单位,娃都不太会说话,而现在说话已经很溜了。
虽然很难,但我也在努力发挥一名退役女兵的作用。
积极参加海口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的活动,并成为一名正能量宣讲员。
这次我是带着娃去长沙,参加第五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
我夺得志愿组全国第三名,荣获“金牌志愿讲解员”称号,刷新海南省参与该项赛事的历史最佳纪录。
站在台上的时候,脑子里也会浮现当年那个穿着蓝迷彩的女孩,站在咸涩的海风中肆意地笑着。
那是我的青春。
愿我不曾辜负那段艰难又闪亮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