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研学丨探访东北抗联密营
发布时间:2025-08-15 04:39 浏览量:2
新华社长春8月14日电(记者颜麟蕴)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最早、坚持抗战时间最长、斗争环境最艰苦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作为抗联重要活动区域和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战斗过的地方,吉林省内留存有丰富的抗联遗址。吉林磐石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杨靖宇将军殉国地、敦化寒葱岭红色教育基地等抗联遗迹,成为热门的红色研学目的地。
盛夏时节,山高林密。行走在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崎岖的山路上,遍布山间的岗哨、居址、水源和战斗工事等密营遗迹,无声诉说着历史。循着抗联将士的足迹,密林深处仿佛回荡着那段艰苦卓绝斗争岁月的声音。
这是6月26日记者拍摄的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 摄
“我们组织学生来这里进行两天一夜的研学行程,学生们不仅可以通过模拟战场、亲手体验搭建地窨子等方式沉浸式体验抗联战士的生活,还可以在森林里学习野外求生等知识。”吉林市一红色研学项目负责人吕宏伟说。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位于吉林省磐石市区以西20公里处,这里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为抗联队伍提供了生存与战斗的依托。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块抗日游击根据地,被誉为东北抗日联军诞生与成长的摇篮。
“我们已开发了八家沟、姚家沟两条抗联主题线路。”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考古队领队孟庆旭介绍,“通过原址重现、异地还原等方式,力求在保护好的基础上,更充分地向公众展示抗联遗址。”2024年,磐石市承接域内外红色教育培训班次94个,参训学员6125人次,班次数量与培训人数较2023年同期分别增长30%和31%。
6月26日,游客在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重走抗联路”。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 摄
位于白山市靖宇县西南6公里处的杨靖宇将军殉国地,苍松翠柏环绕,庄严肃穆。“1940年2月,杨靖宇将军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孤身与敌周旋,直至壮烈殉国。”
在殉国地的常青树下,讲解员李妍向前来研学的学员深情讲述英雄事迹。“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讲解,宣传好红色文化和抗联精神。”李妍说。
不远处,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正在进行改造升级。杨靖宇将军殉国地管理处主任闫振强说:“这将进一步提升展陈效果,更好地弘扬红色精神,预计2025年8月完工。”
这是记者6月27日拍摄的杨靖宇将军殉国地。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 摄
横亘于敦化市西南约45公里处的寒葱岭,不仅风光秀丽,还是吉林省重要的红色旅游区域。岭内的寒葱岭红色教育基地,抗日战争时期,曾是杨靖宇、魏拯民、王德泰、陈翰章等抗联将领长期打伏击作战的重要战迹地,是抗联队伍战斗和生活的核心区域。
小朋友在寒葱岭红色教育基地学习野外知识。新华社发
作为迄今发现的军事特征最显著、保存最完好的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之一,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夏日里,一批批研学团队走进寒葱岭,在追寻历史印记中感受英雄荣光。
“暑期是寒葱岭接待研学团队的高峰期。”敦化市林业局寒葱岭国有林场专职副书记李淑杰表示,“学生们通过‘重走抗联路’、体验密营生活等形式,能更深刻地理解当年抗联斗争的艰苦卓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