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审判千秋凛然

发布时间:2025-08-15 08:04  浏览量:2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用生命守护共同的家园……”近日,一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在南昌青云谱梅汝璈故居举行。

图为梅庭军为参观中小学生讲述东京大审判

故居内,一张张珍贵的图片,一件件斑驳的实物,无声地将人们的思绪牵引回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东京审判的紧张场景、梅汝璈据理力争的凛然身影、处以绞刑的正义判决……这些历史的碎片,交汇于此,无不折射出一个家族、一方水土孕育的家国情怀。

朱姑桥梅村

铁骨铮铮护正义

走进南昌青云谱区朱姑桥梅村,在一条按明清风格整修一新的村道尽头,就是我国著名法学家、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首席审判官梅汝璈的故居。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次年,东京审判拉开帷幕。梅汝璈肩负民族重任,远赴东京参与审判日本战犯。临行前,他在日记中写道:“审判战犯非个人之事,乃四万万同胞之托。”在东京,他面临重重困境:英美企图主导审判程序,日本战犯百般狡辩,甚至有人暗中威胁。最为激烈的莫过于法官座次排列,面对西方法官的轻视与排挤,梅汝璈愤然脱下象征权力的黑色法袍,以“若不按受降国签字顺序排位,中国将退出审判”的凛然姿态,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图为东京大审判现场座次

在审判过程中,梅汝璈夜以继日梳理证据,他强调“法庭非戏台,血史抹不去”,以幸存者证词、影像资料等铁证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细菌战等暴行。他坚持“罪责必须与罪行相称”,当部分法官以“证据不足”为由试图减轻战犯罪责,他连夜撰写12页备忘录,用国际法条款力证“指挥官责任原则”,最终,东条英机等七名甲级战犯被处以绞刑。

在撰写判决书时,梅汝璈坚持单独列出日本侵华罪行章节,用中英双语写下10万余字,以铿锵笔墨为四亿中国人民发声。周恩来总理曾赞誉:“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梅汝璈,他为民族争了光!”

图为穿法袍的梅汝璈先生

如今,故居内陈列的法袍、书籍与照片,都在无声诉说着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也诠释了梅氏家族“刚正不阿、真理至上”的家风底色。

梅花精神传千古

家风一旦形成,就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更是一种潜在的无形力量。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青云谱的梅氏家族,正如其姓氏一般,历经千年风霜而风骨不改。从西汉名士梅福直言进谏,到清代两广总督梅启照整肃吏治;从梅汝璈东京审判捍卫正义,到梅旸春将一生贡献给新中国的桥梁事业,梅氏一脉始终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

图为梅汝璈故居

在青云谱这块梅氏繁衍生息的土地上,梅氏族人充分吮吸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乳汁,不断接受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熏陶。他们始终如一地爱人民之所爱,恨人民之所恨,决不向邪恶势力屈膝献媚,也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以忠诚刚烈、坚贞不屈的风骨精神著称于世,被赞誉为“梅花精神”。

朱姑桥梅村

“‘忠、正、韧’——忠于国家、正身明法、坚韧不拔。”南昌民俗博物馆馆长、梅氏后人梅联华总结道:“这就是梅氏家风,从梅福到梅启照,从梅汝璈到梅氏今天的所有后人,我们都是沿着这个家风一路向前的。”

润物无声化新风

2023年,青云谱区在朱姑桥梅村启动文化旅游项目,而家风家训文化更是被完整地保留并融入其中。“习俗者,天下之要情,求安之法,莫急于正习俗。”……在村中的道路两旁、景观墙面、池塘石壁,随处可见家风家训的文化标识,通俗易懂的家风家训成了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阵阵文明新风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图为梅汝璈故居前池塘石壁

“在我看来,家风家训就是家里的规矩和传统,是老一辈传给咱的做人道理。比如说要诚实善良,要爱党爱国,这就是家风,得一代代传下去,让孩子们都记住。”谈起对家风家训的理解,作为梅汝璈的第四代后人,梅庭军质朴且简单明了的几句话,便道出了梅村全体村民一直以来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

图为朱姑桥梅村民房墙面家风家训文化标识

如今,朱姑桥梅村充分融合梅汝璈名人家训精神,提炼出全体村民共同遵循的“敬祖先、孝父母、友兄弟、和夫妇、教子女、笃宗族、择师传、慎交友、睦邻里、厚百工”梅氏家规。通过积极开展“家风评议”和孝亲模范评选等活动,并在村史馆陈列杰出人物事迹,让优良的家风家训深深扎根于村民心中,使那份厚重的精神风骨与家国情怀得以世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