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天下丨战败80年,日本历史修正主义当休矣

发布时间:2025-08-15 08:22  浏览量:2

姚泽宇

阅读提示

日本军国主义曾发动侵略战争,对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犯下残暴罪行。由于对战争罪责反省不彻底,日本右翼保守势力近些年大肆散布错误史观。然而,历史不容篡改,事实不容抹杀。日本应同一切美化侵略历史的行为彻底切割,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日本军国主义曾发动侵略战争,对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犯下残暴罪行,给地区和世界带来深重灾难。从二战结束后至今,日本国内始终存在为侵略战争“翻案”的反动逆流。这不仅是对国际正义的挑战,同时也是对日本自身国际信誉的损害。

战争罪责反省不彻底

二战之前,福泽谕吉的“脱亚论”、白鸟库吉的“满鲜史观”、内藤湖南的“文化中心转移说”以及北一辉的“日本法西斯化设想”等学说,为日本侵华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思想基础。二战期间,日本侵略和殖民众多亚洲国家,犯下了灭绝人性的滔天罪行。

1945年日本败降后,美国推行以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为核心的对日占领政策。然而,随着冷战爆发,美国图谋将日本扶植为东亚反共“桥头堡”,遂迅速转变对日政策,大幅放松对日限制,导致日本的侵略战争责任并未被彻底清算。在此背景下,曾被开除公职的日本战犯和右翼势力重新活跃在政、财、学各界,甲级战犯嫌疑人岸信介甚至出任了日本首相。这些右翼分子沿用和宣扬战前的亚洲观,图谋为日本侵略战争“正名”。

战后,日本官方回避战争责任的动向层出不穷,缺乏对战争罪行的全面深刻反省。尽管日本政府曾就历史问题表达“抱歉”和“反省”,但更多是出于与亚洲邻国恢复正常关系、回归国际社会、开拓海外市场等现实需求,而非对战争的自我反思。

1957年岸信介上台后,强迫部分出版社将“侵略中国”改为“进出大陆”,并掀起第一波修宪浪潮。20世纪80年代,日本接连发生两次歪曲历史事实的教科书事件。1985年8月15日,时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率内阁在日本战败40周年之际参拜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

1995年8月15日,时任日本首相、日本社会党党首村山富市发表“战后50年谈话”,以首相身份首次承认日本“殖民统治和侵略”,并表达“深刻反省和由衷歉意”,获得国际社会高度评价。2005年小泉纯一郎的“战后60年谈话”基本沿袭了“村山谈话”精神。但小泉任内六次参拜靖国神社,让其谈话的诚意大打折扣。2015年安倍晋三的“战后70年谈话”立场出现大幅倒退,对侵略战争的性质进行了模糊处理,缺乏真诚的道歉态度,并试图使后世摆脱道歉责任,给“谢罪外交”画上句号。

右翼势力散布错误史观

随着日本政治右倾化趋势明显增强,日本国内主张深刻反思战争责任的左翼力量式微,右翼保守势力则加快历史重构,大肆散布错误史观。尤其是2012年第二届安倍政权成立后,日本国内历史修正主义明显抬头,一系列否认、淡化、美化侵略历史的言论甚嚣尘上。

一是否认和歪曲历史罪行。日本右翼分子及保守派学者质疑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与规模,宣称其为“夸大宣传”“中美日博弈的一张历史牌”。他们还将否认南京大屠杀的所谓“研究成果”散海外,以影响国际舆论。他们否认日军强征“慰安妇”的暴行,将其歪曲为“自愿行为”;针对731部队的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罪行,则刻意隐瞒、淡化,甚至声称“证据不足”。

二是美化侵略和殖民统治。日本右翼的历史叙事将日本塑造为对抗欧美帝国主义的“亚洲解放者”和“亚洲近代化的促进者”,为其在朝鲜半岛、中国台湾地区及东南亚的殖民统治涂抹粉饰,绝口不提对当地人民的掠夺压迫。

三是片面放大受害者视角。日本右翼势力将“村山谈话”斥为“自虐史观”,妄称东京审判是“胜者对败者的不公平审判”。他们强调广岛长崎核爆、东京大空袭的惨烈,刻意放大日本的“受害者”形象,单方面渲染自身悲情,却鲜少提及核爆的根源是日本的侵略加害行为。

四是推卸战争责任。日本右翼往往将侵略战争归咎于外部因素,否认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主观责任。他们在解释战争起因时,沿用战前日本军方的“ABCD包围圈”说法,声称美国(A)、英国(B)、中国(C)、荷兰(D)对日本形成经济封锁,迫使日本以战争突破困境。通过这样的历史话语重构,日本右翼企图转嫁责任,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寻求合理化借口。

警惕日本历史修正主义蔓延

日本国内的历史修正主义动向误导日本民众的历史认知,其结果必然是让日本年轻一代与历史真相渐行渐远。2025年4月日本《朝日新闻》实施的民调显示,近六成受访者认为日本对二战受害国人民“已充分道歉和赔偿”。

随着这股历史认知的逆流,日本突破“专守防卫”的步子也越迈越大。近年来,日本加快推动修宪议程,解禁集体自卫权,大幅增加防卫预算,解锁“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引发周边国家强烈担忧。

为服务于国际政治博弈,美国也将历史问题工具化,美国防长赫格塞斯竟放言硫磺岛战役体现了“美日共同的战士精神”。这类修正史观在客观上为日本“军事大国化”提供了政治背书。

历史不容篡改,事实不容抹杀。只有将日军侵略罪行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才能防止二战悲剧重演、历史倒车再开。正确认识和对待过去的侵略历史,是日本同周边国家发展关系的政治基础。防止军国主义阴魂复活,是日本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日本应切实正视和反省侵略历史,同一切美化侵略历史的行为彻底切割,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