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博物馆遇上“3D”打印 让千年文物“触手可及”

发布时间:2025-08-15 08:35  浏览量:2

日前,在武城县博物馆里,暑期托管的孩子们正在观看《文物守护者》,影片展现了文物修复师如何用精湛技艺,让破损的文物重获新生。细腻的修复过程、考古现场的惊险瞬间,以及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让小观众们深受触动。

“很多文物都是修复师一点一点拼凑起来的,那些裂痕不仅是历史的痕迹,更是文明的记忆,我很感动。”学生史金卓看了影片后深有感触。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孩子们走进“武城珍贵文物”主题展厅。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到大运河商贸文物,再到革命烽火中的红色印记,一件件展品串联起武城的历史长卷。

活动的重头戏是3D打印体验环节。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文物三维扫描和打印过程,短短几十分钟,一件精美的“唐代黑釉水注”复制品便呈现在观众面前。

县文化和旅游局文物科科长王丛丛告诉记者:“此次活动是‘文物+科技’的一次成功实践,我们希望打破‘博物馆=玻璃柜’的刻板印象,让文物变得可触摸、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