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社普法说 | 龙岩:人社主播讲政策 让政策红利“飞入寻常百姓家”
发布时间:2025-08-15 08:05 浏览量:2
“八五”普法启动以来,全省人社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结合人社工作实际,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着力营造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今年是“八五”普法规划收官之年,为总结提炼落实普法责任制的实践经验和典型做法,全面展示各地“八五”普法工作成效,现开设“福建人社普法说”专栏,对创新典型案例进行展播。今天推出第四期《龙岩:人社主播讲政策 让政策红利“飞入寻常百姓家”》。
龙岩:人社主播讲政策
让政策红利“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背景情况:破解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难题
人社政策涉及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维权等多个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但以往传统的宣传方式,如文件下发、公告张贴等,往往存在传播范围有限、群众理解困难等问题,导致政策红利未能充分释放。在信息传播迅速发展的当下,如何让人社政策更有效地抵达群众,一直是各地人社部门努力探索的课题。龙岩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顺应时代潮流,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创新推出《龙岩人社主播讲政策》栏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原本晦涩难懂的政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大众,推动政策精准落地。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建强专业队伍,夯实宣传基础
选拔80后、90后青年干部组建“人社8090青年宣讲团”,强化政策业务与新媒体技能培训,让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熟悉新媒体的青年干部化身“政策主播”,走进录音棚、直播间,成为政策宣传的主力军。
(二)丰富内容形式,提升传播实效
一是内容全覆盖,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涵盖就业创业(补贴贷款、初创企业培训等)、社会保障(养老保险中断处理、工伤网办服务等)、劳动维权、打击欺诈骗保等全领域政策,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二是形式接地气,让政策“活”起来。政策宣讲形式多样,以情景短剧形式还原政策场景,比如在讲解工伤网办服务超市时,通过模拟患者家属与医生、人社局工作人员的对话,生动展现政策应用场景;采用主播精准解读的方式,对政策要点进行清晰阐述,如介绍大龄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养老保险缴费补贴政策时,主播详细说明补贴条件、标准和申领流程,让群众一看就懂。三是传播广覆盖,打通落地渠道。依托“龙岩人社”“龙岩发布”等微信公众号发布视频及直播预告,联动龙岩电视台、广播电台扩大覆盖面,形成“线上+线下”“新媒体+传统媒体”的立体传播矩阵,让更多群众能够接触到更多政策信息。
(三)强化互动反馈,及时回应关切
建立“宣传—咨询—反馈”闭环机制,针对群众在评论区、私信中提出的政策疑问,主播团队及时梳理汇总,通过二次讲解、一对一答疑等方式精准回应,确保群众“有问必答、有惑必解”,不断增强政策宣传的针对性。同时,定期收集群众反馈的政策宣传盲区和业务办理堵点,动态调整宣讲内容和形式,确保宣传与服务同频共振,让群众不仅“听得懂”,更能“用得好”。
栏目推出后,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反响,实现政策宣传从“纸上”到“心上”。
一是群众关注度显著提升。“龙岩人社”微信公众号粉丝量大幅增长,政策视频播放量、互动量持续攀升。其中《外出打拼,不是大学生唯一的选择》播放量达4600余人次,评论区咨询留言得到及时回应,形成良好互动氛围。二是政策知晓率大幅提高。工伤网办服务等政策经宣传后,线上办理量明显增加,群众办事时间成本降低;大龄失业人员养老保险补贴等政策因解读清晰,申领咨询量增长30%以上。三是政策落地效能凸显。在就业创业领域,符合条件者主动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项目资助,创业氛围持续升温;在社保领域,群众参与监督欺诈骗保意识增强,联合公安、法院制作的宣传视频推动社保基金监管效能提升,基金安全得到有效维护。
三、经验启示
一是坚持与时俱进。打破传统宣传壁垒,用直播、短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政策宣传更贴近时代、贴近群众。二是坚持人民至上。聚焦群众“懂不懂、用不用”,将晦涩政策转化为“家常话”,用场景化呈现让群众看得懂、用得上,切实提升政策获得感。三是坚持协同合作。联动媒体、政法等多方力量构建宣传矩阵,以“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传播格局扩大覆盖面与影响力,凝聚政策宣传的整体合力。
龙岩市通过“主播讲政策”的创新实践,既提升了人社普法品牌的传播力、影响力,更推动了政策从“知晓”到“落地”的全链条贯通,真正让人社政策红利“飞入寻常百姓家”。
- 上一篇:离婚1年后,傅首尔日子过得有点拧巴,前夫老刘成大赢家
- 下一篇:中国肝硬化市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