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亚马逊商品页面成“重灾区”,已有卖家账号被封
发布时间:2025-08-14 18:42 浏览量:2
面对平台政策的持续收紧,合规化运营已成为跨境卖家的生存底线。(当前欧盟本土店体系覆盖罗马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波兰、德国等核心市场,均为本土公司+本土法人资质;同步开放美国公司本土店、英国公司带VAT资质的本土店资源,安全合规通道已全面开启,详情可咨询客服Zfg258012 雪儿)。在行业洗牌加速的背景下,选择合规资质店铺布局,正成为卖家抵御风险、稳定经营的关键策略。
01
亚马逊重拳扫号
近期,亚马逊平台对一批卖家账号采取了停用措施,相关卖家均收到了平台发出的通知邮件。根据邮件内容,此次账号停用依据的是《亚马逊商业解决方案协议》第3条规定,账号停用后,卖家的商品 listings 已被下架处理,账户内资金将被暂时冻结,直至问题解决,期间不会向卖家进行转账。
亚马逊方面进一步指出,部分卖家在商品详情页面中存在违规操作,例如擅自修改价格与折扣信息、添加无关关键词,或是在描述中提及其他商品等,这些行为均违反了平台政策。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此次账号封禁行动波及范围较广,不仅美国站的卖家受到影响,欧洲站的许多卖家也未能幸免。据多位卖家反映,此次被封禁的账号数量众多,甚至一些刚注册不久、商品链接数量较少的新账号也未能逃脱。有卖家透露,其所在公司此次有上百个账号被封,更有甚者,公司内超过半数的账号在当天被集中处理,不少卖家群体都在讨论此次大规模封号事件。
综合卖家群体的交流信息,此次大规模封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违规行为:
其一,商品描述与实际不符。这其中又可细分为品类不匹配和功能不匹配两种情况。例如,有卖家在销售运动鞋时,却使用了手机壳相关的关键词;还有卖家将家具类清洁剂宣传为可用于“发动机清洗”,这些都属于典型的描述不符。
其二,设置虚假折扣。部分卖家为了吸引消费者,营造商品性价比高的假象,采取了先大幅抬高商品原价,再设置高额折扣的方式。比如一款成本仅为50元的商品,卖家先将标价定为200元,然后以五折的价格进行销售,以此让消费者产生“捡到便宜”的错觉。
此外,此次被封号的卖家普遍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大多采用铺货模式(FBM)进行销售,且店铺内的产品链接数量较多。
让众多卖家感到困扰的是,亚马逊此次提供的申诉渠道仅有一个输入框,并未给出具体的违规细节,这使得许多卖家在申诉时感到无从下手。
针对当前情况,一些有经验的卖家建议,被封号的卖家首先需要对自己的店铺进行全面检查,找出具体的违规原因,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申诉方案。
亚马逊Prime Big Deal Days来袭
近期亚马逊的大规模账号审查行动,无疑给广大卖家提了个醒。在平台规则持续完善和趋严的大环境下,卖家们务必严守平台政策,秉持诚信经营的原则,这样才能在亚马逊平台实现稳健发展,有效规避因违规操作导致账号停用等严重后果。眼下下半年即将来临,卖家们更需格外留意,防止账号被封禁,以免错失下半年的销售旺季,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关于近期的大型促销活动,亚马逊宣布将举办下一场名为“Prime Big Deal Days”的购物盛宴。虽然亚马逊建议卖家即刻着手准备交易提交事宜,但目前尚未公布促销活动的具体日期。
据亚马逊预告,“Prime大促日是亚马逊在假日季前推出的大型购物活动,旨在为Prime会员提供全品类的独家优惠与折扣。卖家可将其视作又一个类似Prime Day的宝贵契机,借此接触到数百万寻求优惠的潜在顾客。”这将是第四届年度Prime大促销日(首届于2022年举办,当时名为Prime Early Access)。以往该活动通常持续两天,并于10月的第二个星期二启动。若参考历史规律,今年的促销日期预计会定在2025年10月14日至15日。
去年的促销活动落幕之后,亚马逊方面透露,全球Prime会员通过数百万笔交易累计节省了逾10亿美元。同时还提到:“与2023年Prime大促销日相比,独立卖家在此次活动期间的销售额同样创下了历史新高。”
有卖家针对这场促销活动发表看法:“Prime大促日已然临近,尽管活动日期尚未最终敲定,但我建议经验丰富的卖家现在就开始筹备促销活动的提交工作。目前,亚马逊正通过促销控制面板中的‘创建新促销’工作流程接收Prime大促日的活动提交,提交截止日期为2025年8月21日。”
那么,卖家们对于这场即将到来的促销活动都有哪些见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