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春情 7
发布时间:2025-08-15 01:30 浏览量:2
第7章 药田梦想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刚翻新的土地上。林大根蹲在田埂边,抓起一把泥土在指尖捻开,黑褐色的土壤散发着淡淡的腥气。他满意地点点头,掏出笔记本记下:"pH值6.8,有机质含量适中,适宜种植黄芪、当归。"
"大根!"周小梅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她挎着竹篮,脚步轻快地穿过田埂,晨风吹起她鬓角的碎发,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泽。
大根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嫂子,你怎么来了?"
"给你送早饭。"周小梅从篮子里拿出一个裹着毛巾的饭盒,"就知道你没吃。"
掀开盖子,热气腾腾的小米粥和腌黄瓜的香味立刻飘散开来。大根的肚子应景地咕噜一声,两人相视一笑。
"怎么样,这块地?"周小梅蹲下身,也抓了把土看了看。
大根三口两口喝完粥,抹了抹嘴:"比预想的还好。北坡向阳,排水良好,种根茎类药材再合适不过。"他的眼睛闪闪发亮,指着不远处的一片洼地,"那边湿度大,可以种喜阴的黄连。"
周小梅看着大根兴奋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自从上周给县委书记张建国复诊回来后,大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整天研究药材种植,眼睛里燃着她许久未见的热情。
"张书记真的答应给你批地?"周小梅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在村里,土地就是命根子,何况是这么大一片。
大根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盖着红头文件的纸:"看,县里的扶持项目。五十亩荒地,三十年使用权,前三年免税。"
周小梅接过文件,手指轻轻擦过大根的掌心,像一片羽毛拂过。她迅速缩回手,假装专注地读文件,却感觉脸颊微微发烫。
"还有这个。"大根又拿出一个信封,"五万块启动资金,算是县里对乡村医疗事业的扶持。"
周小梅瞪大眼睛:"这么多?"
"张书记的病好了,他高兴。"大根压低声音,"再说,这种病去大医院治,光检查费就不止这个数,还容易走漏风声。"
周小梅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知道大根给县委书记治的是什么病,也知道这事一旦传出去会有什么后果。有时候,掌握大人物的秘密既是危险,也是机会。
"你想好种什么了吗?"她转移话题,把文件还给大根。
大根的眼睛立刻又亮起来,拉着她走到田埂边坐下,翻开笔记本:"看,这是我的计划。第一年试种黄芪、当归、黄芩,都是市场需求大、技术门槛相对低的品种。"他的手指在纸面上滑动,"第二年根据市场反馈调整,第三年可以考虑引进一些高价值的品种,比如人参、西洋参..."
周小梅看着密密麻麻的笔记,有种植要点,有成本核算,甚至还有销售渠道分析。她抬头看着大根专注的侧脸,突然发现这个从小看着长大的男孩,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一个有想法、有魄力的男人。
"需要我做什么?"她轻声问。
大根转头,两人的脸近在咫尺,他甚至能看清周小梅睫毛投下的阴影。一股淡淡的草药香从她身上传来,是常年接触药材浸染的味道,清新而温暖。
"你..."大根的声音有些干涩,"你愿意帮我管理账目吗?还有药材品质把控,这方面你比我在行。"
周小梅笑了,眼角泛起细小的纹路:"当然。我们的诊所,我们的药田。"她自然而然地用了"我们"这个词,说完才意识到什么,急忙补充,"我是说...你开的诊所..."
大根的心跳漏了一拍。他假装低头整理笔记,掩饰脸上的表情:"明天乡里的技术员会来测土质,后天供应商送种子来。如果顺利,下个月就能播种。"
"这么快?"周小梅惊讶道。
"趁热打铁。"大根合上笔记本,"张书记现在正看重我,政策窗口期不等人。"
周小梅点点头,突然想起什么:"村长那边..."
大根的表情阴沉了一瞬:"他不敢怎样。赵立春捏着他的把柄。"他站起身,伸手拉周小梅起来,"再说,这是县里的项目,他一个村长插不上手。"
周小梅借着大根的力道站起来,却因为蹲太久腿麻了,一个踉跄撞进他怀里。大根下意识地扶住她的腰,两人身体紧贴,呼吸交错。时间仿佛静止了一秒,又迅速分开,各自后退一步,脸上都泛起红晕。
"我...我去看看那边的地界。"大根结结巴巴地说,转身快步走开。
周小梅站在原地,手指无意识地抚过刚才被大根碰触的地方,心跳快得不像话。这三年来,她一直把自己禁锢在"嫂子"的身份里,强迫忽略那些不该有的念头。可最近,尤其是诊所开张后,她越来越难以控制自己的心。
远处,大根站在田埂上测量着什么,阳光给他修长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边。周小梅突然想起他小时候跟在她身后采药的样子,那么小,那么依赖她。现在,他却成了她的依靠,她的...她不敢再想下去。
"嫂子!"大根在远处挥手,"来看这个!"
周小梅收拾心情,朝他走去。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两人完全沉浸在规划药田的兴奋中,讨论着哪里建育苗棚,哪里挖排水沟,哪里留作晾晒场。大根讲得眉飞色舞,周小梅不时提出建议,两人像默契的搭档,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直到太阳升到头顶,周小梅才惊觉:"糟了,诊所还开着门呢!"
大根也反应过来:"快回去,说不定已经有病人在等了。"
两人匆忙收拾东西往回走。路过村口时,几个村民正在老槐树下乘凉,看到他们便停止了交谈,投来意味深长的目光。
"听说大根要包北坡那片地?"李婶高声问道。
大根点点头:"是啊,种药材。"
"有出息!"李婶竖起大拇指,又意有所指地看了看周小梅,"两个人一起干,更好。"
周小梅低下头加快脚步。她知道村里人怎么议论他们,那些闲言碎语像无形的刺,时不时扎她一下。
大根似乎察觉到她的不适,故意大声说:"嫂子帮我管账,技术活还得靠专业的人。"
回到家,诊所门口果然等着几个病人。两人立刻投入工作,一个接诊,一个抓药,配合得天衣无缝。忙碌中,周小梅偶尔抬头,总能看到大根认真诊脉的侧脸,那种专注的神情让她心里泛起一阵柔软。
傍晚,送走最后一个病人,周小梅正在整理药柜,突然听到门外有汽车引擎声。她探头一看,是赵立春那辆黑色轿车。
"小林!"赵立春下车就招手,脸上堆满笑容,"好消息!"
大根走出来,擦了擦手上的药渍:"什么风把赵乡长吹来了?"
赵立春凑近,压低声音:"张书记让我告诉你,省里有个中医药发展专项资金,他给你争取了二十万!"
大根和周小梅同时倒吸一口冷气。
"这么多?"大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张书记说了,你是人才,要重点培养。"赵立春拍拍大根的肩膀,"明天去县里办手续,他亲自接待你。"
周小梅敏锐地注意到赵立春说这话时,眼睛闪烁不定,像是在隐瞒什么。她悄悄拉了拉大根的衣角。
大根会意,谨慎地问:"有什么条件吗?"
赵立春哈哈大笑:"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他环顾四周,声音压得更低,"张书记有个朋友,做药材批发的,想跟你合作。"
"怎么个合作法?"
"你种药,他包销,利润...二八分成。"赵立春比了个手势,"你二,他八。"
周小梅忍不住插话:"这太不公平了!"
赵立春瞥了她一眼,似笑非笑:"小姑娘不懂行情。销路多难找啊,有人包销就烧高香了。"
大根摇摇头:"谢谢张书记好意,但我还是想自己摸索。"
赵立春的脸色瞬间阴沉:"小林,别不识抬举。张书记的面子..."
"我会当面跟张书记解释。"大根不卑不亢,"药材质量是关键,我想先小规模试种,确保品质稳定再谈合作。"
赵立春盯着大根看了几秒,突然又笑了:"行,有骨气。我原话转告张书记。"他转身走向车子,又回头意味深长地说,"对了,刘富贵最近在查你哥当年的事,小心点。"
看着黑色轿车扬长而去,周小梅担忧地看向大根:"他什么意思?"
大根的表情凝重:"不知道,但我哥的死...确实有蹊跷。"他想起哥哥临终前奇怪的表情和那句没说完的话,"采石场...账本..."
周小梅握住大根的手:"别想那么多。先把药田弄起来,其他的慢慢查。"
大根点点头,感受着掌心传来的温度,突然觉得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只要有她在身边,就没什么好怕的。
夜幕降临,两人在灯下继续完善药田计划。大根画着规划图,周小梅计算成本,偶尔交换一个眼神或一句建议,温馨而默契。
"这里建个蓄水池。"大根指着图纸上的一处,"旱季灌溉用。"
周小梅点点头,突然打了个哈欠。
"累了?"大根关切地问,"去休息吧,剩下的明天再做。"
周小梅摇摇头:"再坚持会儿。"她揉了揉眼睛,"大根,你真的想好了吗?种药材很辛苦的。"
大根放下笔,认真地看着她:"嫂子,你知道我为什么学医吗?"
周小梅摇摇头。
"因为小时候看你采药救人,觉得特别了不起。"大根的眼神温柔而坚定,"现在我想把这件事做大,让更多人用上便宜的好药,也让咱们村有个像样的产业。"
周小梅的眼眶突然湿润了。她想起多年前,那个跟在她身后采药的小男孩,总是问东问西,对每一株草药都充满好奇。原来那颗种子,早已悄悄种下。
"我支持你。"她轻声说,声音有些哽咽,"无论多难。"
大根伸手,轻轻擦去她眼角未落的泪水:"我们一起。"
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两人交叠的手上,也照在摊开的药田规划图上。那些线条和数字,不再只是纸上的符号,而是一个即将实现的梦想,一段共同前行的旅程。
远处,村长家的灯还亮着。刘富贵坐在桌前,翻看着一本陈旧的账本,嘴角挂着阴冷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