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我们应该警惕什么?

发布时间:2025-08-15 08:43  浏览量:2

田德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宣读《终战诏书》,宣布“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诏书”未明确提及由中美英三国提出的、包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和三国此前提出的《开罗宣言》,刻意回避“投降”“战败”等字眼,代之以模糊的“终战”,对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等战争罪行更是绝口不提。日本权势集团的这种心态,埋下了战后日本右翼势力顽固否认侵略历史的伏笔。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80年后的今天,我们要从二战历史中汲取深刻教训,永远警惕强权政治、冒险主义和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始终牢记法西斯主义给世界带来的深重灾难,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警惕强权政治。强权政治是法西斯主义的本质,它以恃强凌弱、武力扩张和霸权统治为核心,蔑视国际规则与人类基本道德准则。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宣称,“在上帝和世界面前,总是强者有权利贯彻他的意志”,这种赤裸裸的强权逻辑成为纳粹德国对外扩张的思想基础。同样,日本军国主义在亚洲推行的“大东亚共荣圈”,本质上就是以日本为中心的强权政治妄想,真实目的是掠夺别国资源和奴役他国人民。虽然战后的日本已经失去实施强权政治的实力,但日本右翼大搞历史修正主义和妄图抹杀侵略战争历史的反人类本质,却仍然难逃强权政治的窠臼。

战后日本右翼一贯视“和平宪法”第九条为“国耻”,该条款规定日本应“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及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前首相安倍晋三从2012年开始,就试图借“安保三箭”与“2015新安保法”架空该条款。2024年5月,日本自民党再度推动“加宪”,试图在第九条新增“自卫队合法”条款。可笑的是,日本右翼政客的图谋虽然在国内遭到很多民众反对,但是当今世界的某些国家却对其绥靖。这无疑增大了日本强权政治传统复活的风险。

第二,警惕冒险主义。德意日法西斯集团的冒险主义是导致二战爆发的关键因素,其主要表现就是疯狂的赌徒心态主导国家政治,德意日当时的决策者偏执、狂妄地追求个人和国家“荣耀”。比如,墨索里尼曾经宣称“做一天雄狮胜做百年绵羊”,日本武士道则以盛开随即凋零的樱花作为人生意象。由此可见,法西斯政权具有共同的冒险心态:宁愿短暂地耀武扬威,也不愿长久地和平发展。

二战期间,日本军界冒险势力架空文官政府,频繁出现激进军官“下克上”绑架国家决策的现象,助推日本法西斯不断走向极端化。二战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家决策过程中的冒险主义会给本国和别国造成无法想象的巨大损失,对冒险主义必须迎头痛击。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集团悍然偷袭珍珠港,妄图“毕其功于一役”地击败美国,但这次短暂胜利并没有改变日本最终战败的结果。1945年,在战局已经明显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日本法西斯集团仍然鼓噪不惜“一亿玉碎”实施“本土决战”,直到原子弹在广岛、长崎爆炸,才让这个疯狂的国家恢复理智。

第三,警惕军国主义。军国主义是法西斯国家的共同特征,它将军事置于最高位置,最终将整个国家变成一部战争机器。希特勒曾经妄称“战争就是生活”,并通过军国主义的教育灌输和思想控制,推动德国社会全面军事化。同样,日本军国主义也向全体国民灌输“忠君爱国”思想和武士道精神,最终通过精神控制和社会裹挟,制造出一批又一批盲目服从、残忍暴虐的战争机器。军国主义的核心驱动力是法西斯主义的领土扩张野心。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宣称,要为争取德意志民族的“生存空间”而斗争。日本军国主义同样奉行领土扩张政策,其“大东亚共荣圈”构想涵盖中国、东南亚甚至太平洋广大地区,对国际法基本准则的蔑视达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日本之主权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之其他小岛”。然而,当今日本却仍然控制着6800多个岛屿,包括琉球群岛、对马岛等战略要地,这些领土从未经过全体战胜国的合法确认,这一问题构成东亚地区潜在的不稳定因素。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国际社会需要深刻反思。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8•15”到来之际,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我们深切缅怀在战争中牺牲的英烈们,同时也要坚决防止二战悲剧重演。这是当今国际社会极其重要的责任。世界各国必须对强权政治、冒险主义和军国主义卷土重来保持高度警惕,时时重温历史,不断揭批粉饰侵略和战争暴行的任何言行。同时,国际社会应凝聚共识,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一个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