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青少年: 文体交织绘就假期活力画卷
发布时间:2025-08-15 09:03 浏览量:2
科技馆里探索科学奥秘。
在市新体育中心,轮滑少年你追我赶。
参观国防展览,感受祖国强大。
乒乓球馆里学习国球技艺。
在老师的带领下翩翩起舞。
在滦南县校外活动中心学习毛笔书法课程。
在音乐和歌声中度假期。
利用暑假学习象棋,提高专注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音乐教室里鼓声飞扬,激情四射。
唐山劳动日报小记者了解抗战老兵事迹。
在市体育场,小学生利用假期学踢足球。
暑假期间,我市各大文体场馆热闹非凡,书法、舞蹈、足球、乒乓球、轮滑、架子鼓等活动蓬勃开展,科技馆和博物馆里的研学之旅持续升温,万千青少年在动静之间收获成长,让假期充满健康活力和成长记忆。
翰墨飘香的教室里,孩子们正专注练习书法。从横平竖直的楷书到灵动飘逸的行书,在老师的点拨下,他们不仅练就工整字迹,更在笔墨间领悟“字如其人”的文化内涵。不远处的架子鼓教室则是另一番景象,鼓点与镲片碰撞出激昂节奏,少年们随着旋律摆动,将青春的热情融入每一次敲击。
运动场上的青少年同样活力四射。绿茵场上,足球小将们组队竞技,传球、射门、防守,每一个动作都透着拼搏精神;乒乓球馆里,小球在球台间飞速穿梭,孩子们眼神专注,在攻防转换中锻炼反应与策略;轮滑场的弯道处,少年们弓身滑行,轮下仿佛擦出火花,与欢呼声交织,展现着速度与技巧的魅力;舞蹈房内,芭蕾的优雅、街舞的动感轮番上演,孩子们用肢体语言诉说对美的理解。
而在市博物馆和科技馆,一场场“行走的课堂”吸引着求知的目光。青少年们或在讲解员带领下,端详文物细节,聆听历史故事,从青铜器的纹饰中读懂古人智慧;或在神奇的航天展陈中感受国家科技发展成就,让假期成为涵养人文素养的“充电期”。
“孩子每天主动规划时间参加活动,比宅家刷手机充实多了。”家长王女士的话道出许多人的心声。如今,我市通过多元化文体供给,让青少年在兴趣中学习,在运动中成长,为假期注入了健康向上的活力。
文/本报记者 张北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