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宽禁带半导体学术会议胜利闭幕
发布时间:2025-08-15 08:44 浏览量:2
闭幕大会报告现场
8月11-12日,第六届全国宽禁带半导体学术会议在大连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宽禁带半导体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材料学分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大会以“绿色能源与智能时代的宽禁带半导体技术”为主题,来自国内宽禁带半导体领域学术界、产业界的专家学者、科研技术人员、院校师生、企业家700余位代表,两天时间里,围绕着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生长技术、材料结构与物性、光电子和电子器件研发以及相关设备研发等领域诸多的关键问题、开展广泛交流探讨。
闭幕大会现场
闭幕大会期间,路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于晶杰,浙江大学皮孝东教授,郑州大学副校长单崇新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李辉研究员,南京大学陆海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黎大兵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梁红伟教授等专家分享了七大主旨报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信息科学部研究员何杰与厦门大学教授康俊勇共同主持了主旨报告环节。
何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信息科学部研究员
康俊勇--厦门大学教授
路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于晶杰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生长与光电子芯片技术进展和应用研究》
皮孝东
浙江大学教授
《超厚碳化硅单晶锭和外延薄膜的生长》
单崇新
郑州大学副校长、教授
《基于金刚石悬臂梁的多组分痕量气体光声光谱检测》
李辉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晶体生长和应用研究进展》
陆海
南京大学教授
《宽禁带半导体紫外单光子探测器、软x射线能谱探测器与直接电子探测器》
黎大兵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氮化物半导体缺陷功能化研究》
梁红伟
大连理工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教授
《宽禁带半导体探测与传感器件研究》
11-12日,包括材料生长分会、材料物性与辐照测试分会、光电子器件及其应用分会、电子器件及其应用分会、新型宽禁带材料与器件分会的5个平行分会同时召开,16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分享前沿主题报告,现场交流研讨学术氛围浓厚。
材料生长分会
材料物性与辐照测试
光电子器件及其应用分会
电子器件及其应用分会现场
新型宽禁带材料与器件分会现场
闭幕式现场
大连理工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教授梁红伟主持闭幕仪式,做本届会议的闭幕总结。据组委会统计,本届会议共有来自全国各地700余人参会。会议共分享177个报告,大会报告13个,邀请报告68个,口头报告96个。设有1 场开幕大会,1场闭幕大会,5场分会,同期展览展示,POSTER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全面深入探讨国内外新形势下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技术进展,促进产学研深度交流与融合。
大连理工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教授梁红伟主持闭幕仪式,做本届会议的闭幕总结
本届会议共计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多个高校及研究单位的学术交流论文203篇,其中105篇展示了Poster海报。通过多角度展示了当前宽禁带半导体技术领域最新研究重点、进展、成果与前沿趋势。经过程序委员会专家,以及参会代表的投票,评选出了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的林凤萍、吉林大学的郭莹莹、中山大学的Zhou Chengju、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的周芷璇、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的邓可心、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张迈、人工微结构与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Guo Xueqi、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宽禁带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王超玥、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李颖、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黄泽龙为论文作者的10篇最佳Poster。颁奖仪式上,东北师范大学刘益春教授、北京大学理学部副主任沈波教授共同为获奖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东北师范大学刘益春教授,北京大学理学部副主任沈波教授共同为获奖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POSTER交流现场
展览展示现场
作为我国宽禁带半导体领域的行业盛会,会议已经成为从业者了解前沿技术与发展风向的重要窗口,不仅搭建了一个共同探讨宽禁带半导体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的交流平台,而且了促进产学研交流与协同创新。会议每两年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第七届全国宽禁带半导体学术会议将由郑州大学接棒举办。郑州大学副校长单崇新教授介绍下一届会议筹办设想,并欢迎与会专家代表2027年10月再次相聚郑州。
郑州大学副校长单崇新教授,介绍下一届会议筹办设想
随着低碳时代和智能时代的到来,能量技术和信息技术加速融合发展,宽禁带半导体作为其中关键前沿领域,越来越显示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支撑力,面向未来,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