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二医院上线《民生直通车》,主持人大田特别为医院打call?原来是……
发布时间:2025-08-15 08:43 浏览量:2
8月14日上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世强带领党办、院办、医务、护理、医保、门诊部等部门负责人,上线佛山电台《民生直通车》节目,详细介绍了我院基孔肯雅热中医防治情况、绿岛湖院区运行状况以及医院就医流程和便民惠民措施,并与市民互动交流,真诚倾听群众意见,积极回应市民关切。
绿岛湖院区已服务10万患者
今年3月25日,市二医院绿岛湖院区正式投入使用。经过近5个月的试运行,院区的运行情况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刘世强副院长介绍,绿岛湖院区目前门诊已全面开放,涵盖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的救治,临床专家在两院区轮诊,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同时,院区还设有特需门诊、健康管理中心、内镜中心、医学影像中心、介入中心、体重管理中心、睡眠管理中心、头痛中心、血液净化中心,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在住院服务方面,除了内科综合病区和外科综合病区外,眼科病区、康复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区、心血管内科病区、胃肠肛肠外科病区、乳腺外科病区、骨科病区、泌尿外科病区、核医学科、妇产科病区均已独立开科。下一步,院区计划继续推动肝胆胰脾外科、甲状腺疝血管小儿外科、特需医疗部等病区的独立开设,以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试运行至今,院区运行平稳,已为近10万名门诊患者和5000多名住院患者提供了医疗服务。
绿岛湖院区通过智慧赋能,打造现代化医疗新标杆。门诊自动化药房最快10秒完成配药,患者候药时间缩短至4分钟;检验科的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实现“一管血检测百余项”,急诊报告最快8分钟出具;影像科配备西门子Vida磁共振等高端设备,提供无噪声、高精度的检查服务。此外,院内及周边配置了约1670个停车位,其中院内960个停车位免费,充分满足市民看病就医的需求。
绿岛湖院区启用后,卫国路院区的运行情况也备受关注。刘世强副院长表示,市二医院采用“一院两区”双轮驱动运行模式,保留了卫国路院区的所有功能,目前该院区运行平稳。
基孔肯雅热中医防治有良方
今年7月以来,佛山出现了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疫情,其中医防治方法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为此,医院中医科主任邹铭斐与市民进行了线上交流。
邹铭斐主任指出,基孔肯雅热与中医疫病中的“湿温”高度契合,其病因源于蚊虫疫毒,病机涉及风、湿、热三方面,用中医术语描述即为风邪袭表、湿毒蕴热。
在防治过程中,市二医院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具体措施包括:研发由艾叶、藿香、石菖蒲等芳香化湿中药材组成的防蚊驱疫中药包;为发热门诊患者提供“扶正防疫茶饮”;对所有住院患者实行“中医首诊负责制”,由中医团队第一时间会诊,并对每位住院患者进行中医查房,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市中医药治疗指南,辨证施治,运用清热解毒、化湿通络等方法,以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自疫情发生以来,卫国路和绿岛湖两个院区的确诊病人已实现中医治疗全覆盖。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其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这充分证明了中西医协同治疗的显著效果,即1+1>2。”邹铭斐主任表示。
此外,邹铭斐还强调,在基孔肯雅热康复方面,中医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市二医院中医科门诊已接诊部分基孔肯雅热康复患者,尤其是关节痛患者。中医团队主要通过针灸、中药贴敷、火龙罐等治疗手段,疏通经络气血、温经散寒、化湿通络、消肿止痛、调节脏腑功能,助力患者康复。
市民麻辣提问,多科室回应:努力改善服务
“倾听民声、了解民意、解决民困。”2005年底,秉持“为民办实事”的理念,《民生直通车》节目正式开播。该节目邀请政府职能部门和公共服务单位的负责人走进直播间,接听热线电话,收集市民对民生问题的反馈,宣讲政策、解答咨询、跟进处理问题。近年来,《民生直通车》节目不断改版创新,推出网络直播、实施“先网后台”传播策略、通过网络收集民意、加强内部联动,成功实现了节目生产、传播、互动从传统平台向互联网平台的转型。
此次,市二医院参与《民生直通车》节目,同样采用直播形式,“佛山发布”“佛山新闻”“民生直通车”“听见佛山”等多平台同步直播,吸引了众多市民为市二医院提出意见和建议。市二医院的上线嘉宾也坦诚回应了市民关切。
市民霍女士在接受《民生直通车》街头采访时表示,希望出院流程能实现电子化办理,避免线下排队。对此,医疗保险与收费管理科科长刘晓鹏回应称,市二医院在实现入院全流程手机办理的基础上,已推出出院结算线上办理服务。护士完成费用核定后,医院系统会实时推送结算通知至市民手机端,市民可随时点击办理,无需窗口排队;多交的住院押金将自动原路退回支付账户(如微信零钱、微信绑定的银行卡),医保个人自付部分也支持医保卡直接抵扣;在手机办理完出院手续后,市二绿岛湖院区已实现结算单、清单、发票等自助打印,而卫国路院区目前还需在人工窗口打印结算单与清单。
网友“GB”反映,市二医院绿岛湖院区规模较大,但楼层指引不足。其父亲早前在绿岛湖院区入院接受白内障手术,探望时发现难以找到对应病房,希望能增加指引。医院回应称,市二绿岛湖院区设有独栋的住院楼、眼科医院,患者住院或家属探病时,容易混淆眼科病房的具体位置,这种情况可以理解,确实会影响就医探病体验。医院将针对眼科医院的门诊、病房指引进行专项改进,并全面排查全院标识,确保位置合理、信息清晰、更新及时;根据排查结果,将补充更醒目的指引牌、更新模糊标识,并考虑在关键路口增加志愿者引导。
市民林小姐希望医院病房能更加安静。对此,护理部主任李燕如回应,静音病房建设是当前医疗领域的先进理念,医院已在试点建设静音病房,多措并举,力求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疗愈环境。在设备方面,将电话、打印机、对讲机等设备的音量降至最低,淘汰了一批老旧高噪音设备,并对空调、新风系统进行检测,消除设备噪音,保障病区安静;在人员管理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要求做到“四轻”——讲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病房随手关门,避免工作人员声音干扰患者,加强护士主动巡视,减少呼叫铃使用频率,降低人为噪音。此外,医院还在部分病区开展音乐疗法,选用适宜音乐,帮助患者缓解疲劳、舒缓焦虑情绪,促进康复。
针对市民提出的其他问题,市二医院的各部门负责人也一一进行了回应。
在节目的最后,刘世强副院长再次感谢广大市民对市二医院的关心和支持。他表示,医院将继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就医流程、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同时,他也欢迎市民继续通过《民生直通车》节目等渠道,向医院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医院的发展。
花絮:主持人特cue移动党员急救志愿者服务队
与市民交流尾声,主持人大田还特别为市二医院打call?怎么回事?
原来7月1日,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成立了“移动党员急救志愿者服务队。医院313名党员在自己的车子后尾贴上一个醒目的标识——“有需要请截停我——佛山二医人”,将日常通勤车辆,创新转化为一个个“移动的红色急救站”,为遭遇突发伤病的市民提供及时、专业的应急救助。服务队成立以后,市二医院医护人员路遇危急,主动伸出援手,像本次上线的中医科主任邹铭斐在8月12日晚间就跪地为一名车祸重伤患者施救。这支“看得见的红色力量”,让党旗在守护市民生命健康的最前线高高飘扬,为佛山这座文明城市增添了一道温暖而坚实的“移动生命线”。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