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蕴匠心·织海拾遗”非遗手造活动暨2025市北区夏季“海洋大集”火热启动

发布时间:2025-08-15 07:56  浏览量:2

8月13日下午,随着剪纸大师李文玲手中的银剪在红纸上轻盈游走,市北区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和纺织谷包豪斯艺术街区两处青岛手造特色街区跃然纸上。“谷蕴匠心·织海拾遗”非遗手造活动,正式拉开了2025市北区夏季 “海洋大集”序幕。

,赞 21

未来三天,二十余位手造匠人将齐聚纺织谷,以精心之作向市民游客传递青岛手造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结合纳凉晚会、便民服务大集等形式,暑假期间市北区50余场海洋大集活动正在全域开展,将精彩演出、手造产品和贴心服务送至群众家门口,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青岛特色海洋文化,增添文旅消费新活力。

本次“谷蕴匠心·织海拾遗”非遗手造活动暨2025市北区夏季“海洋大集”启动仪式由青岛市委宣传部指导,市北区委宣传部、市北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活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将百年纺织工业遗存活化为青岛手造展示平台,构建“文化传承+消费提振”融合模式,以文化薪火传承点亮百姓生活,激发广大群众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手造创新示范点精彩亮相

启动仪式在青岛本土原创歌曲《后海渔歌》的悠扬歌声中拉开序幕,歌曲勾勒出海港渔船、披荆斩浪的生动图景,铺展出市北区港产城深度融合,向海奋楫图强的磅礴画卷。紧接着,舞者们身着剪纸制作的服装,以国风舞蹈《水墨中华》演绎了水墨丹青与剪纸技艺的邂逅交映。随后,剪纸大师李文玲携4位弟子现场展艺,一幅展现市北发展新貌、诠释“山东手造·青岛有礼”的剪纸作品在银剪翻飞间惊艳定格。

纺织谷,这座由国棉五厂旧厂房蝶变新生的文创地标,正化身非遗手造的“造梦工厂”,持续吸引、聚合众多文化创新力量。纺织博物馆、唯麦精酿、陶里陶气、挽苏旗袍、艺间画事5家首批获评“纺织谷非遗手造创新示范点”单位和企业,上台推荐了各自的特色手造产品,并分享投身青岛手造产业的实践感悟。

老厂房里的非遗盛宴

8月13日至15日,纺织谷街区将成为非遗手造的热力舞台,二十余位“身怀绝技”的手造匠人齐聚一堂,集中呈现经典非遗技艺,精巧的水晶内画描绘着青岛明媚的海滨风光,朴实的老粗布床单呈现着手工织造的温厚质感,沉稳的大沽河黑陶器皿沉淀着胶东水土的浑厚气韵,灵动的剪纸和绒花传递着民间艺术的巧思。这里的创新设计引人注目,融合传统药理的中草药香包兼具实用与美观,独立珠宝设计师以天然宝石打造蕴含东方意趣的现代饰品,应届毕业生创业摊位更是活力满满,年轻人用文创小物和互动游戏吸引游客频频驻足。这里实用与美感并存,精美的苏绣丝巾、别致的结绳饰品、耐用的手工皮具令人目不暇接,飘散着海洋风味的海鲜酱,更是带来了地道的“青岛味道”。海洋大集不仅是手艺的展示场,更是传承与创新的实践地。无论是经验丰富的非遗传承人,还是充满活力的年轻创客,在坚守着传统技艺核心的同时,不断在材料、设计、功能上精益求精,推动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

五十六场活动深耕文化惠民

与此同时,覆盖市北全域的“海洋大集”早已热潮涌动!暑假期间五十余场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便民服务大集将贴心的磨刀剪、理发义诊、政策咨询送到社区邻里,让服务触手可及。助农惠农市集以时令蔬果、特色农产品直销为纽带,架起城乡连心桥。文化演出好戏连台,高雅艺术、打击乐、曲艺专场、纳凉晚会等轮番上演,奏响传统与现代的动人交响。特色主题活动妙趣横生,儿童欢乐市集、非遗手工体验、父亲节婚纱照定格幸福、环保创意工坊倡导绿色生活,这场贯穿夏季的“海洋大集”,以包罗万象的内容和惠及全域的热度,精准对接市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市北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从正月里萝卜·元宵·糖球会上的沿黄九省(区)非遗手造大赏,到夏日里的“谷蕴匠心·织海拾遗”非遗手造活动,市北区立足历史文脉和产业底蕴,将老城烟火、节会欢腾、港口律动、工业蝶变有机串联,以“海洋大集”为媒,“手造活动”为介,织就精神文化纽带,澎湃社会发展强音。

传递市北最新资讯,展现市北人文之美,共享市北精彩生活。

“微市北”是市北区融媒体中心官方公众号

欢迎广大市民朋友给我们留言或者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