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得“共情”的二手车人,生意越来越难!

发布时间:2025-08-15 07:43  浏览量:2

二手车小胖说:

本内容来自于微信公众号《二手车Boss内参》,给各位进行分享,如今的二手车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其中最激烈的竞争从来都不是所谓的资源、场地、资金和什么互联网技术啥的,而是真正的人,人心,人性的竞争。

很多二手车从业者惯性的资源时代思维依旧,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去谈业务,久而久之难以改变自身的“风水”,逐渐发现客户越来越难“糊弄”,同行越来越难合作,员工越来越多“分手”,就是因为这些从业者忽略了“共情”和“换位思考”的问题。正如郭德纲所说,你没有经历我遇到的恶,就不要劝我对别人善,每个人的角度和认知差别不同,但是优秀的二手车企业家和人物,都应该学会共情和沟通,这样才能自己身心健康,团队团结努力!

以下为正文:

各位老板好,我是你们的“内参小秘”Nanccy。今天我们不聊新闻、不聊行情,聊点更值钱的——共情力。
信任缺失的战场上,共情力才是真正的核武器。

一、为什么“懂心”比“懂车”更赚钱?

二手车行业有个心照不宣的事实:客户买的从来不是一辆车,而是“放心、划算、有面子”的综合体验。

当卖车车主怒骂“黑心车商压价”时,当买车客户质疑“你猜我信你几分”时,本质都在呼喊同一句话:“请理解我的愤怒或恐惧!”

南京某车行曾统计:

收购战败客户中,客户最终卖价比自己最终报价高出不到1000元的占比26%,高出1000-2000元的占比32%。

这是价格的问题吗?根本就是沟通和信任的问题!

销售战败客户中,68%的客户转而选择了相同车型但报价更高的其他车行购车。

这是价格的问题吗?仍然是沟通和信任的问题!

业务人员的共情能力缺失,不仅让你流失了客户,更在悄悄吞噬你的利润。

真正的高手分享心法:“收车时要做情绪海绵,卖车时要当信任翻译官”。

二、共情实战法:从“对立”到“同盟”▶ 收车时的共情:给情绪装上缓冲器

当客户怒吼:这车当年40万落地,我一直精心呵护,全程4S店保养,你才给我8万?!

低共情能力:

你这车都11万公里了,是老款的,后面被追尾修了3万多,发动机异响要大修,橡胶件老化、底盘松散、2个面要做漆、全车油液都得换一遍……

(自说自话,字字珠玑,刀刀扎心)

高共情能力:1)情绪盖章李哥,我特别能理解您,40万变8万,我要是您,心里也堵得慌。这车对您来说,就像老战友吧?战友情是最珍贵的,我特别能理解。我人生第一台车是一台三手的雅阁,陪我遮风挡雨、跋山涉水,在我心里永远是最棒的车,后来卖的时候也可心疼了。(先盖章,表示我懂你,让情绪先落地)2)故事降温上周有一位大哥,跟您同年买的宝马X5,落地90多万,在我们市场里对比了一整个下午,最后12万卖给我们的,也是亏得肉疼。(用真人真事,把“亏钱肉疼”的锅甩给市场,而不是自己)3)建立同盟但也请您理解,情谊无价,商品有价。今天咱们先把价格高低放一边,我们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帮您分析一下现在您这款车的是市场供求关系,至少让您带着明白走出我们店,不管您车子卖给谁,我们都想跟您交成这次朋友。先给您看看我们最近的收购价格记录吧,各种车型都有,您看完这些也能成半个专家啦。(把对立变成同盟,从面对面到肩并肩)共情心法:你每天阅车无数,但对客户来说可能五七八年才经历一次换车。把你的专业术语、核算逻辑都藏在心里、藏在背后,那叫底层代码,说出来除了伤人没有任何作用,客户不想听、不爱听、听不懂。你要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清晰明了的APP,看着好看、听着好听、用着好用,客户才愿意跟你交流。▶ 卖车时的共情:感性比理性更有效果

客户指着三方检测报告上“左后门钣金喷漆、更换挡风玻璃”两处问,这个算不算事故车?

低共情能力:

这怎么能算事故车呢?你懂不懂啊?这车都开了四年了,喷个漆换个玻璃很常见的,这台车我们三方都过了的,我们家从来不卖事故车。

(以自我为中心,正义感爆棚,否认三连)

高共情能力:

1)表达认可

您眼力真毒!这儿确实做过钣金喷漆,不过都是小剐蹭,当时剐蹭现场的照片我们还找前车主要到了,等下给您看看,绝对是皮外伤。前挡风玻璃也是一次在高速上崩到了一个小石子,玻璃有裂纹,前车主就走保险直接换了,都是4S店原厂件,您看这个原厂标签还在呢。

(先把质疑变成认可)

2)角色带入

我自己的车子去年也是在高速上被弹了个小石子,去4S店换了个挡风玻璃,新玻璃还省得我去油膜了呢,下雨天开车感觉都比之前清晰多了。这些都不影响车辆核心骨架架构,按照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也都不算事故车,您手里的三方检测报告已经替您仔细验过车啦,如果是事故车,三方检测机构和我们公司都要承担责任的,所以您大可放心。

(带入自己的故事)

3)做个比喻

汽车每天在路上跑,有些磕磕碰碰很正常,就像咱们手机用了一年,外观上有点瑕疵,但一点都不影响使用。这车才4年车龄,正像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偶尔受点皮外伤,自己可能都没注意就痊愈了,完全不影响生龙活虎蹦蹦跳跳。

(三句话不离举例子、打比喻)

共情心法:

在购买二手车环节,消费者心里的三座大山无非是:车况透明吗?价格合理吗?售后出问题咋办?无论你说啥,客户内心BGM都是:“我信你个鬼”。其实,客户的感性因素(恐惧、担忧、怀疑、纠结)占90%以上,所以不要试图用纯理性思维去回应客户。跟谈恋爱一样,玩儿命提供情绪价值(认可、赞同、举例、承诺),适当穿插真情实感,才是正确的沟通思路。用理性回应感性,就是纯直男思维,找对象最吃亏的那种。

三、行业乱象破局:用共情能力对付“流氓招数”

在收车环节,面对同行虚高报价干扰收车,上海李老板的妙招是三步走:

1)缓和气氛、避免对立:

陈姐,我们这个行业,有人虚高报价很正常,就像房产中介嘴里都是旺铺转让,相亲介绍人嘴里都是帅哥美女一样。

(幽默共情行业潜规则)

2)真凭实据、以德服人:

但您看我这有好几台同年份同车型的成交记录,实际成交价都在这个区间,我们很真诚,给您的报价也没有故意压低价格。

(观点+事实+故事,才有说服力)

3)表达共情、突出服务:

我们非常理解您,车子也算家里的大件资产,卖掉时总希望少亏点。很多套路商家就是利用了您的这种心理,先用高价把您套住,后面再通过拖延过户、克扣押金等方法压低价格,最后不但没占到便宜,还惹了一肚子气。昨天还有一位赵大姐给我们打电话求助,就是被人这样坑的。如果您把车子交给我们,保证一次性车款到位,过户时效都可以写在合同里,保障您的权益。我们公司经营十几年了,我们的理念一直是“一次交易,终身朋友”,相信您肯定懂这个道理:结交一位靠谱的朋友,可比别人多给你一千两千重要的多呀。

四、提高共情能力的3个小游戏,今天就试试 1)每日“角色扮演”
每天早会时,让员工两两一组,一人扮“最难缠客户”,一人用共情话术接招,记得共情心法:情绪盖章--故事降温--建立同盟表达认可--角色带入--做个比喻2)三句话禁止令大家一起监督,任何人与客户沟通过程中,禁止出现3个负面词汇:
“不可能”“不知道”“没办法”。
这三词一出口,共情指数直接变负。像电视台音员一样,谁被抓到了一次口误,公司群里发100元红包。3)俏皮的微信群名针对收车潜客,评估师拉上主管建个群,群名就叫“赵姐爱车姻缘群”。针对购车潜客,销售人员拉上主管建个群,群名就叫“张哥购车参谋部”。针对已购车客户,销售人员拉上主管/保险/贷款/车务等建个群,群名就叫“李总爱车后宫团”。以上命名方式,除了给自己业务人员“时刻保持共情”的强提醒,也让客户感受到浓浓的同盟战友情,而非敌我对立面。客户看到群名那一刻,就知道你虽然皮囊不咋地,灵魂还挺有趣,心里默默把你从“一锤子买卖的车贩子”升级为“想和你保持联系的车管家”。共情的最高境界,是让议价桌变成交心场。结语:共情力就是竞争力

车是钢铁,心是血肉。

漆膜仪能测透金属厚度,却抵不过一句“我懂你”的暖心力量。

二手车行业不缺车、不缺人,缺的是替客户“疼”的那颗心。
当你把共情做成肌肉记忆,你会发现:
收车价不用最高,客户也愿意卖;
卖车价不是最低,客户也乐意买。
因为——
他们买的不止是四个轮子,更是“有人懂我”的那份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