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护春苗•同心向未|大同中院开展暑期安全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4 18:02  浏览量:2

场外阵阵夏雨带来丝丝清凉,馆内法治宣传氛围浓厚高潮迭起。8月8日,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的“法护春苗•同心向未”暑期安全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在大同市美术馆内火热开启。位于馆内大厅中央的法治宣传区域一时间人头攒动,成了家长和孩子们必到的“打卡点”。

活动现场,市中院未审庭的法官干警们化身“法治向导”,通过趣味互动、知识普及和实践体验等创新方式,为孩子们送上了一份意义非凡的“暑期法治大礼包”。

“法治大转盘”前,孩子们排起长队,眼神里满是期待。

“小朋友转动这个法治大转盘,指针停下的位置对应着一个法律小知识哦!请用小手用力转动起来吧。”干警们面带笑容向围拢过来的孩子们介绍起互动游戏。

随着指针的定格,小朋友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回答起转盘上设定的小问题。

“如果有陌生人邀请你去寻找丢失的狗,并把你带到偏僻处,你该怎么办?”“不能去,要赶紧跑开,找安全的地方,然后告诉家长!” 一个小朋友挺着胸脯自信地回答道,捧着精美的法治小礼品,顿时稚嫩的小脸写满了自豪。

一旁的“法治盲盒”区域同样充满惊喜,令小朋友们流连忘返。

一个个红色的盲盒里藏着各种法律小问题,孩子们打开盲盒,抽出纸条后,干警帮助他们大声读出问题:“14岁的小明在同学的怂恿下逃课去网吧打通宵游戏,这样对吗?”

“不对!网吧不能进,逃课也是违反校规的,而且通宵打游戏会影响学习和健康。”抽到问题的小朋友经过认真思考后给出了答案。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网吧不得接纳未成年人,咱们不仅要管住自己不能去,还要提醒身边的其他同学也要自觉遵守规定哦。”旁边的干警随即补充道。

“12岁的小敏在超市偷东西,他会坐牢吗?”这时不光抽到问题的小朋友在认真回答,就连陪同的家长也积极地参与了进来。

“虽然12岁未达到负担刑事责任的法定年龄,发生偷窃行为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作为家长一定要主动承担起监护责任,及时教育引导,让孩子从小就明白偷窃是违法行为。”干警的解答不仅让孩子们恍然大悟,也让家长们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除了趣味互动,活动还为家长和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法律知识盛宴。

“聚众斗殴的少年”“被毒品诱惑的青春”等真实故事引人深思;《预防性侵护蕾宝典》则用儿歌形式教孩子们识别危险信号;《未成年人自护手册》更是从交通安全、网络安全到居家安全,全方位罗列防护要点。

《未成年人的12种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典型案例》等精心编印的法治宣传图册,将逃课、欺凌、沉迷网络等不良行为配上漫画案例,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未成年人普及法律知识,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思维。

“孩子的压岁钱该怎么管理,大人是否有权支配?”“遇到了校园欺凌该如何应对?”“未成年人网络打赏能不能追回?”……活动期间,不少家长带着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关于未成年人成长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纷纷向干警们咨询。干警们一一耐心解答,给出了专业的法律建议。不少家长拿出手机记录要点,感慨“这样的解答太实用了”。

“平时遇到这些问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今天听了法官的讲解,心里踏实多了。”一位家长感慨地说道。

临近傍晚,雨势渐歇,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捧着法治书签、卡通钥匙扣、普法手册等小礼品,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据悉,本次活动共吸引了100多个家庭参与,发放法治宣传图册300余份,送出法治小礼品120多份。通过开展此次“法护春苗•同心向未”暑期安全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种下法治的种子。今后,市中院未审庭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为未成年人的茁壮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