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后,特朗普收到噩耗,中方早就有所行动,美国的忙注定帮不了

发布时间:2025-08-15 09:10  浏览量:2

近日,路透社放出一则消息:中国进口商已经完成了9月份的大豆采购,800万吨订单几乎全给了南美国家。

与此同时,10月份计划采购的400万吨大豆,也将从南美进口,分析人士预测,美国今年可能要错失数十亿美元的对华大豆销售额。

要知道,去年同期,这两个月份中国从美国买入的大豆总量达700万吨。

然而,今年中国对美国新季大豆的采购迟迟没有启动,这是近20年来最晚的一次,对此,美国农业媒体都忍不住发出预警。

值得一提的是,3天前,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喊话中国,希望中方能大量采购美国大豆,甚至特意承诺会提供“最快速服务”,其紧迫性不言而喻。

不过,那时的他或许没料到,美国大豆从业者等来的不是期待中的大豆订单,而是眼睁睁看着中国买家把近千万吨的采购量几乎全给了南美。

而中方的"早有行动",藏在一组组数据里。2024年中国进口的1.05亿吨大豆中,来自巴西的占比已达71%,足足7465万吨,同比还在增长;

而美国大豆占比降至21%,2213万吨的进口量同比下降5.7%。阿根廷也分走了410万吨的份额,较前年翻倍。

更关键的是,这种调整不是临时起意,未来的两个月,中国将近1200万吨订单全给南美国家。对比之下,更能看出中国在供应链上的“去单一化”已见成效。

当南美能提供更稳定、成本更合理的供应时,中国自然会将订单向更可靠的渠道倾斜。

而且,其实这几年,中国一直在主动调整大豆农产品进口的布局,当美国还在纠结关税暂停措施是否延长时,中国已经在南美建起了稳定的供应渠道。

美国大豆从业者不是没尝试过找其他买家,但全球能像中国这样的市场,根本找不到第二个。

而特朗普或许没弄明白,在全球化的今天,大豆早不是美国的“专属品”,美国大豆也并没有不可替代的“独门优势”。

如今,美国豆农们的焦虑,与其说是中国“不买账”,不如说是特朗普关税重拳的反噬。

中国的供应链策略从来不是“非谁不可”,而是“有备无患”,中方的多元化采购,早就证明了这份韧性。

美国要是不解决关税这个根子问题,再喊多少“快速服务”都没用。也留不住那些流向南美的订单,美国这忙,中国注定帮不了,也不会用破坏市场规则的方式去帮。

毕竟,一边想让中国买大豆,一边又在关税上搞小动作,甚至还威胁要制裁中俄能源贸易,这样的矛盾做派,谁能放心下单?

中方也早就有言在先,关税战从来没有赢家,特朗普或许该放下“让中国帮忙”的心态,正视关税带来的反噬。

毕竟,贸易从来不是“帮忙”,而是基于公平与信任的交换,这一点,美国恐怕需要重新认知。

而且,美国大豆产业的困境,问题在于其关税政策对贸易的扭曲,以及自身未能构建替代中国的庞大市场。

在全球化的棋盘上,没有谁能靠单方面施压赢得长久的生意,这道理,美国大豆行业或许正在用数十亿美元的损失慢慢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