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盘:沪指跌0.18%、创业板指跌0.2%,CPI及多元金属概念股下挫

发布时间:2025-08-15 09:35  浏览量:2

金融界8月15日消息,周五A股三大股指集体低开,沪指跌0.18%报3659.81点,深成指跌0.28%报11419.28点,创业板指跌0.2%报2464.67点,科创50指数跌0.61%报1079.16点;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157.82亿元;CPO、液态金属、多元金融等板块指数跌幅居前。

盘面上,市场焦点股大元泵业(4板)高开4.78%,脑机接口概念股创新医疗(8天5板)高开7.18%,算力产业链的特发信息(6天4板)低开3.73%、华胜天成(6天4板)高开5.00%,商业航天概念股上海港湾(6天4板)平开、烽火电子(3板)高开0.15%,数字货币概念股恒宝股份(3板)高开5.55%,芯片产业链的电子城(3板)低开2.02%、衢州发展(2板)竞价涨停,液冷服务器概念股金田股份(2板)高开5.80%,券商股长城证券(2板)高开0.36%。

公司新闻

寒武纪:公司近期关注到网上传的关于公司在某厂商预定大量载板订单、收入预测、新产品情况、送样及潜在客户、供应链等相关信息,均为误导市场的不实信息。敬请投资者理性决策,注意投资风险。

中国电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94.22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0.2亿元,同比增长5.5%。公司拟按照2025年中期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230.2亿元的72%向全体股东分配股息,合计人民币165.8亿元。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当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派发每股人民币0.1812元股息(含税)。

京东集团:发布2025年二季度业绩。收入为3,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远超市场预期,也再次刷新了近三年收入增速的新纪录。

卧龙电驱:公司已于2025年8月13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并于同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本次发行并上市的申请材料。

中国重工:中国船舶拟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此次交易将导致公司不再具有独立主体资格并被注销,公司已于8月14日向上交所提交A股股票主动终止上市的申请。

恒瑞医药:公司子公司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关于SHR-7782注射液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将于近期开展临床试验。SHR-7782注射液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治疗用生物制品,可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杀伤肿瘤细胞,拟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经查询,目前国内外尚无同类药物获批上市。

淳中科技:近期关注到市场对液冷服务器概念板块关注度较高,公司业务不涉及液冷服务器的生产制造,仅参与液冷测试平台等测试环节,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未形成收入,且半年度计提存货减值准备和信用减值损失合计1078.65万元。该业务合作后续还受到客户产品迭代及适配测试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

巨力索具:公司拟以自有货币资金1亿元人民币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巨力索具海洋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拟定经营范围包括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销售等。另外巨力索具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0亿元,同比增长17.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5.08万元,同比增长137.21%。

大元泵业:公司关注到近期市场对数据中心液冷等行业动态较为关注,经自查,液冷温控业务为公司原有业务,2025年一季度相关产品销售收入约160万元,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0.43%,对公司报表影响小,业务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万通发展: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未发现存在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媒体报道、市场传闻等。公司董事会已审议同意公司以增资及股权转让的方式取得北京数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62.98%的股权,该公司尚处于亏损状态。

康达新材:公司拟以现金方式使用自有及自筹资金2.75亿元收购成都中科华微电子有限公司51%的股权。交易完成后,中科华微将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中科华微是一家专业从事高可靠集成电路产品研发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特种装备领域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中持股份:持股24.73%的股东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长江环保集团”),拟通过公开征集转让方式协议转让所持公司的全部股份。截至本公告日,公司无实际控制人,长江环保集团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若本次公开征集转让实施完成,将导致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

均胜电子:公司已全面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并于2025年4月正式成立全资子公司宁波均胜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包括大小脑控制器、能源管理模块、高性能机身机甲材料等关键零部件以及机器人头部、胸腔总成等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天普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尤建义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公司股票于2025年8月15日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热点题材

稳定币:

香港金管局及香港证监会就稳定币相关市场波动发布联合声明。声明称金管局在考虑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申请时将采取稳健及审慎方式,并设立较高的门槛。金管局强调,表达意向或提交稳定币牌照申请,以及金管局与相关机构的沟通,只是申请牌照的过程,最终获发牌照与否将视乎申请是否符合发牌条件。

算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8月1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实现长足发展。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到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有力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储能行业:

储能行业推动“反内卷”进行时。8月13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储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征求意见稿)截至8月14日已有152家企业参与此次倡议,参与企业集中涵盖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器、储热、PCS、BMS、储能系统集成商、智能装备、温控系统、消防系统、设计规划、施工安装等产业链和供应链单位。

半导体:

近日,位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浙江大学成果转化基地传出喜讯:作为基地首批签约孵化项目之一,全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羲之”已进入应用测试,其精度比肩国际主流设备,标志着量子芯片研发从此有了“中国刻刀”。 在测试现场,浙大余杭量子研究院相关团队紧张忙碌着,一台模样酷似大型钢柜的机器正在做应用测试,电子显示屏上不断闪烁着实时参数。

华为汽车:

据悉,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之间的合作将进一步升级,宝骏品牌或采用华为Hi模式。另有知情人士称,具体合作细节暂时还未对外发布。对此上汽通用五菱方面回应表示,以官方发布为准。

特斯拉机器人:

特斯拉全球首家餐厅于七月底开业,人形机器人Optimus在这次餐厅开业中首次正式上岗,另外马斯克在近期的财报会议上透露,预计今年底将推出擎天柱的第3版原型机,并计划于2026年正式启动量产。他进一步表达了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年产100万台擎天柱机器人的宏伟目标。

石墨薄膜:

据科技日报援引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报道,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开发出一种突破性方法,可制备出毫米级晶粒、镜面般光滑的石墨薄膜,晶粒尺寸约为传统人造石墨的1万倍。力学测试结果显示,该石墨薄膜的杨氏模量达到969吉帕斯卡,拉伸强度1.29吉帕斯卡,接近单晶石墨的理论极限,平面热导率高达2034瓦/米·开尔文,超过铜的水平,电导率高达22500西门子/厘米,刷新了宏观人造石墨的性能纪录。这一成果有望推动高品质石墨在热管理、电子器件、先进电池等领域的应用迈向新台阶。

燃料电池:

据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报道,日本九州大学研究团队研制出可在300℃中温条件下高效运行的新型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有望推动低成本、低温SOFC的开发,并可大幅加快其商业化进程。 SOFC采用陶瓷作为电解质,运行温度高,适合固定式发电。如果将陶瓷电解质的运行温度降低,制造和维护成本也能降低。研究发现,电解质由不同原子组合并按晶格结构排列,质子需在这些原子间穿行。

机构观点

华泰证券:免示教机器人由钢结构走向船舶 产业链相关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华泰证券指出,由于焊工工作强度高、环境差,行业面临招工难的窘境。免示教机器人通过视觉系统与焊接软件实现工件与焊缝定位,自主规划焊接路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钢结构角焊缝工件,未来将加速突破厚板多层多道焊等技术难点。而在整体技术难度更高的船舶领域,免示教机器人正初步切入小组立结构件,并探索具身智能路线以攻克中/大组立场景。华泰证券认为,随着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免示教焊接有望加速渗透,产业链相关公司将充分受益,建议关注具备全栈自研能力/布局具身智能路线的厂商。

国金证券:传统燃油向新能源过渡,关注品牌溢价&设计溢价两大主线

国金证券指出,复盘燃油豪华车,具备追求溢价的市场,具备品牌溢价、设计溢价、技术溢价三大属性。新能源时代豪华车竞争的变化体现在技术属性削弱、部分品牌仍在确立期,核心仍是品牌和设计。高端市场的国产替代不易受市场价格战影响,品牌力要求下竞争格局注定优良,目前系增量需求与国产替代共存,新能源时代的高端市场豪华车主要看品牌溢价&;设计溢价两大主线。

中信建投:整个固态电池产业链上游设备环节最先受益

中信建投表示,固态电池产业化节奏加快,随着电池厂和整车企业中试线逐步跑通,产业链各环节降本持续推进,有望带动下游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整个固态电池产业链上游设备环节必将最先受益。从设备投资角度来看,全固态电池生产工艺与传统液态锂电池生产工艺的核心差异是驱动设备价值量重构的关键,这主要体现在整个工艺流程的前段和中段。全固态电池从电极制备和电解质制备都更适配干法技术,因此前段环节增加了干法混合、干法涂布等工序,价值量占比有较大提高;中段固态电池采用“叠片+极片胶框印刷+等静压”技术路线替代传统卷绕工艺,并删减了注液工序,价值量占比也有小幅提升;后段因化成环节高压化改造、设备对工艺环境要求提升,单机价值量也有显著提高。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