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起或迎中国“四大降价潮”:除房价外,这三类也要开始了?

发布时间:2025-08-15 09:53  浏览量:2

同学两口子一大早就闹矛盾,

媳妇哭诉“结婚16年,丈夫不买房,以前没钱买不起,现在有钱舍不得买。”

丈夫委屈巴巴“不是舍不得买,真心疼咱这两块钱,这节骨眼上冲进去,这三瓜两枣,没准半年就折损10%。”

他还拿出网传高盛的最新报告,信誓旦旦:大佬们都判断清楚了,就这行情,别说房子,可能这几个东西也要迎来"骨折价",没必要太着急买入,等等说不定能有更多优惠。

01.房子,库存压力,明稳暗降

这两年,开发商手上的库存都快堆成山,23年待售面积6.7亿㎡,24年末就上升的7.5亿㎡,再到今年2月末又增加到7.98亿㎡,

与此同时,二手房挂牌量也在持续上升,58安居客研究院统计数据表明,2025年4月,全国百城二手房挂牌量接近270万套,同比增加18.6%。

为了快速变现,不少开发商在玩"明稳暗降",深圳前海某楼盘,表面维持备案价8.5万/㎡,实际上,各种赠送加抵用券,成交价在7万以下。

房东们也是焦虑不已,杭州有业主卖房,从4月开始到现在连续调价3次,现在挂牌价比4个月前足足少了30万。

不过这个节骨眼上对于刚需来说,确实也是"捡漏窗口期",不仅首付便宜,而且每个月月供比租金还便宜大几百,

但是买方一定要注意,那些库存压力大,人口外流加剧的城市,价格还有下行空间,这个时候跟风进场,难保不会买在半山腰。

02.汽车:新能源车油车卷哭

今年7月以来,豪车市场大变天,宝马、奔驰、路虎捷豹等传统豪车品牌的价格体系纷纷崩塌。

15万的宝马,16万的奥迪,17万的路虎,奔驰买GLC300L送A200L,品牌商们各类促销打折消息层出不穷。

这波降价潮背后是惨烈的产能过剩——全行业产能利用率或将跌破60%,比健康水平低20个百分点。

对于买车的人来说,汽车降价固然是好事,但也要警惕"残值陷阱",如果非买不可,记住:"买新不买旧,买电不买油,买现不买期"!

另外,小车企的产品要慎入,如果车企活不长久,你买车回家,将来连换个配件、保修都没门。

03.家电:技术迭代,旧款"白菜价"

24 年下半年以来,家电市场也迎来了一场降价的狂欢。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等常见家电产品,纷纷加入降价的行列,降价幅度在 3 - 500 元不等,

但是相比更长时期,很多家电的价格便宜不少,比如75英寸4k电视均价跌破了4000元,相比三年前便宜了42%,一级能效空调挂机也跌破2000块,相当于用老式定频机的钱买变频机。

家电产品的降价,一方面是因为更新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另一方面,家电企业库存压力大,就会推出各种优惠活动。

不过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捡漏时机。但也要注意,别花了高价格买库存机。

04.猪肉:重回"10元时代",但别高兴太早

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生猪供应充足,猪肉价格也开始出现下跌行情,

很多地区生猪均价已经跌至14元/公斤,四川等地甚至重现"10元猪肉",云南生猪价格更是跌破13元/千克,同比降幅接近30%

不过,别高兴太早,有行内人士预测,现在卖一头猪亏300元,再撑半年就得破产。

另外,最近不少上市猪企也在响应政策——减母猪、控二育、降体重。

(昨日,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明确:要严格落实产能调控举措,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

预计如果不出意外,2026年可能再次出现"报复性涨价",就像2021年的"猪周期"重演。

不过,果真如此也不用太担心,现在老百姓家庭也懂得调整菜谱,猪肉贵了就用鸡肉替代50%的消费,这样既健康又省钱,

再不然,下午的猪肉便宜,就改变买菜时间。

另外,除了上述四类以外,最近还有多领域出现了降价:

奢侈品、贵族水果、星巴克咖啡、广深城际、国际油价、苹果有机…

降价潮一轮又一轮,但是你发现没有,这些东西掉价的同时,好多街坊邻居也开始念叨着生意难做了,

再加上9月1日启动的社保新规,现在物价再便宜,居安思危还是要的。

该买买,但该省的也要省,并且一定要抓紧提升自己——2025年最保值的投资,还是让自己变得更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