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积分”撬动乡村治理“大变革”
发布时间:2025-08-15 10:08 浏览量:2
美丽的跳蹬河村。
跳蹬河村文化活动丰富。(资料图)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谯灵敏文/图实习生刘思妍殷艺玲
今年5月,中国文明网公布了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名单。其中,西充县双凤镇跳蹬河村入选全国文明村镇。是什么让这个曾经远近闻名的“三无村”,变成了如今的文明新村?8月12日,记者走进该村,探寻其蝶变之路。
A农旅融合激活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走进跳蹬河村,一幅生机盎然的和美乡村图景立刻映入眼帘。宽阔的村道串联起成片果园,白墙黛瓦的民居与古朴的民宿相映成趣。“培育文明新风,构筑和谐农村”“尊老为德,敬老为善,助老为乐,爱老为美”等倡导文明、孝老敬亲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
连接成片的产业园内,桃树郁郁葱葱,几位村民正在树下忙着管护。“今年的桃子采收工作在7月底就完成了,现在要抓紧除草打药,为明年丰收打基础!”桃树下,村民胥婆婆介绍道。不远处,跳蹬河山庄内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村民们正为次日10余桌的升学宴备菜。
漫步跳蹬河村,产业兴旺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该村党支部书记胡江告诉记者,发展村内产业正是该村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镇的基础与诀窍。过去,跳蹬河村有四分之一的土地撂荒、三分之一的村组道路不通、二分之一的群众外出务工,村里的农业种植零散、管理粗放,全村无支柱性产业、发展无带动、群众增收无来源,是远近闻名的“三无村”。蝶变始于2014年。为解决村内现状,村党支部整合资源,规模化发展特色产业,陆续建成错季桃园300亩、柑橘园320亩、脆李园80亩,并且在产业园内,建成了面积2000平方米、一次性可接待游客500人的跳蹬河山庄,形成四季有果、全年有景、农旅融合的产业格局。
“2024年,全村产业收入达320万元,纯利润90多万元。产业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近就业的机会,大家的腰包更鼓了,为文明村镇建设打下了坚实物质基础。”胡江说。
B党群共建推动乡村“大文明”
一面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红红火火,一面是全国文明村镇“国字号”荣誉。在跳蹬河村,说起物质基础与精神文明之间的相互促进,不得不说该村创新推行的“党群共建积分制”。
近年来,该村将“党群共建积分制”作为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的重要抓手,用“小积分”激发乡村治理“大能量”。这套机制以家庭为单位,以积分为杠杆,以优先入园务工为激励,巧妙引导村民通过赚取“小积分”,推动乡村治理“大文明”,特别是在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方面成效显著。
“村内产业园从年头到年尾,从修枝、除草到摘果、包装,一年到头都有活干,跳蹬河山庄小到游客接待,大到婚宴、寿宴、升学宴,一年四季客人不断,这些都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如产业园,今年桃子采收时节,约有40余名村民在园内务工。”胡江介绍,村民要获得优先入园务工机会,则需看其积分多少。
胡江介绍,该村“两委”立足村情民意,精心制定积分评分细则,将移风易俗作为核心抓手。细则明确规定:垃圾分类、践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遵守村规民约、反对封建迷信等文明行为予以加分奖励;相反,收受高价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则作为减分项严格约束。这一加一减,将抽象的文明风尚转化为村民日常可感知、可参与的积分指标。村民们为了赚积分、比积分、优先入园务工,主动摒弃陋习,拥抱新风尚。
以村民胡泽君与胡泽华夫妇为例,他们因“积分标兵”身份获得优先进入产业园务工机会,夫妻二人常年在产业园务工,家庭年均增收2万余元,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改善。“积分高不仅脸上有光,还能多挣钱。”胡泽君笑言。
C文明浸润绘就乡村振兴“幸福卷”
在村集体经济与“党群共建积分制”双重作用下,跳蹬河村的文明风貌也焕然一新:红白喜事简办率达到90%以上,有效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大家争做“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道德模范典型,全村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风尚盛行。
除此之外,村“两委”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清理村内垃圾、杂物、柴草堆等,做到日产日清。建立了卫生保洁长效机制,配备了专职保洁员8名,负责村内日常卫生保洁工作。加强对污水排放的治理,新建了污水处理设施1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大力推进“厕所革命”,累计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300户,卫生厕所普及率在常住户中达到100%。
文化活动日益丰富。村内建成了村级文化活动广场,配备了健身器材、篮球架等体育设施;建成了农家书屋,藏书2700余册,涵盖了农业科技、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组建起了广场舞队、秧歌队、戏曲队等文化队伍,定期组织开展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从“三无村”到全国文明村镇,跳蹬河村的实践印证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深刻内涵。
“我家门前一条河,名字就叫跳蹬河;儿时哪知大人苦,一蹦一跳唱儿歌……”看着村庄的巨变,该村村民范海钟感慨万千,创作了歌曲《跳蹬河之歌》。如今这首歌已经成了跳蹬河村的村歌,被村民作为广场舞背景音乐播放。踏着欢快的节奏,听着自己家乡的故事,村民们跳出了满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