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日】护水兴旅 “水旅融合”扮靓凉都
发布时间:2025-08-15 10:14 浏览量:2
清晨的水城区百车河,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沿河步道旁绿植郁郁葱葱,远处青山如黛,云雾缭绕,宛如一幅水墨画,静谧而雅致。
来自浙江的9位游客正沉醉在这片美景中,不时举起手机拍照打卡。“百车河社区的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民宿房间干净整洁,服务也十分周到,就是今年火车票比较难抢。”70岁出头的潘阿姨笑着道,话语间满是对这里的喜爱。
自六盘水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百车河社区村民自发组建义务护河队,开展巡河、清理垃圾、劝阻戏水、制止排污等,让百车河的水质持续向好,水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为将百车河的水生态效益转化成为经济效益,水城区围绕百车河水景观、水文化、水产业等元素,结合旅游产业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等政策红利,将其精心打造成为以水景观文化特色和大健康养生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旅游景区。
百车河成为景区后,村民也搭上了“旅游快车”,吃上了“旅游饭”。“目前,社区大大小小的餐饮民宿有80多家,1600多张床位几乎天天爆满。”百车河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先建当兵退伍后,曾在成都经商,乘着百车河旅游发展的东风,回来开办了第一家民宿,其他居民受他影响,也陆续开办民宿和客栈。
得益于优美的环境和宜人的气候,今年4月,在全国拥有近百家基地的连锁旅居康养机构—御隆湾全国旅居康养有限公司落户百车河社区。“我们今年6月份营业,62个房间,能容纳112人,近期天天满房。”店长王敏介绍,目前公司在社区已开设了两家民宿和一家餐厅。
近年来,六盘水市围绕河湖长制工作“六大任务”,以“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和”为目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挖掘水健康、水经济潜力,带动沿河群众发展产业增收,实现市民沿河岸休闲散步、旅游观光等多层次康养需求。
钟山区三岔河段,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水更清、岸更绿,沿河群众满意度、幸福感、获得感也在不断提升。
“三岔河治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和重建护岸、护脚、堤防及工程信息化系统建设。治理后,可保护7.14万人、0.45万亩农田,防洪工程等别为Ⅴ等,堤防建筑物级别为5级。”钟山区水务局副局长罗泳介绍。
在钟山区大河镇大桥村,村民施启琴正忙着给地里的黄瓜掐须、绑蔓。“没治理前,有一年河水翻坝,把我河边的几亩地全淹了,造成很大的损失。现在河道拓宽了,就算遇到暴雨天,也不怕河水翻出来,我们的耕地也有了保障。”施启琴说。
“大桥村现有蔬菜基地806亩,三岔河穿村而过,流程达2.4公里。河道治理不仅保护了蔬菜基地,更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大桥村党支部书记李斌介绍,村里成立了旅游协会,鼓励更多群众参与民宿建设。协会通过对外引流,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全村已发展了16家民宿。
“现在河道步道修好了,吸引了很多游客,他们早上在河边锻炼,晚上也会来散步。”村民王建把自家的房子改造成昌愉民宿,拥有12个房间,24个床位,入住的游客短则住一两天,长则住半个月。
旁边的“如您所院”民宿同样满客。“我们这里离城区十来分钟路程,环境变好了,住的人特别多。”民宿主人杨亚亚笑着说。
漫步六盘水,清澈透明的碧水随处可见,市民、游客赏景踱步,水鸟嬉戏飞翔,一幅幅山水相依,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冉阿建 粟超
编辑 粟超
二审 冉阿建
三审 曾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