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狂砍,全球车企哀嚎

发布时间:2025-08-15 10:14  浏览量:3

文︱陆弃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这次砸在了汽车行业的核心骨头上,而且是全球一起疼。丰田的财报刚亮相,就直接甩出一个令人瞠目的数字,短短一个财季,营收损失超过30亿美元。别忘了,这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如果说丰田是汽车巨头里的“战列舰”,那大众、通用、福特、本田这些紧随其后的,也都被关税冲击得船体开裂。截至6月底,全球几家最大车企累计损失已经接近117亿美元,这还只是第一轮的直接经济账。

特朗普的关税逻辑很简单:提高进口成本,让生产回流美国。但现实的反馈更加直接,日本、德国、墨西哥、加拿大,全都中枪,美国自己的车企也没躲掉。丰田和本田的日本进口车,被直接加了15%的税,还得吞下对整个汽车行业25%的全面关税。这意味着,即便是在加拿大、墨西哥生产的车辆,只要卖到美国,也得乖乖交保护费。这种“一刀切”式征税,把全球汽车供应链搅得天翻地覆。更讽刺的是,特朗普的政策并没有区分谁是“敌人”,福特、通用、特斯拉全都被卷进去。

特斯拉的日子也不好过。光是关税,就让它多背了3亿美元的成本,其中三分之二来自汽车业务。特斯拉的首席财务官很清楚,这笔账还没完全反映在财报里,真正的冲击会在未来几个季度慢慢发作。换句话说,现在车企们流的还只是“前期血”,后面还有大出血等着。

面对关税,车企的第一反应很本能:提价。但这招在美国市场是双刃剑,提价太狠,消费者立刻转身走人;不提价,关税成本就得自己吞。于是,第二个策略就是增加在美国的产能。但萨姆·菲奥拉尼这些汽车产业专家说得很直白,这不是你想搬就能搬的生意。新建一座装配厂,需要3到5年的规划期,投资动辄10亿、20亿美元,哪怕只是升级现有工厂,也要5亿美元。企业必须在这笔巨额投资与未来三年的关税支出之间算一笔冷酷的账。

有些走量车型,比如日产的Rogue,早就在美国生产,因为低利润车型跨国运输根本不划算。但像雪佛兰探界者这种海外大规模生产的车型,贸然搬到美国生产就会面临成本崩盘的风险。反过来,那些低产量、高利润的豪华车型,也不值得在美国本土建全新的生产线。通用选择了砸40亿美元,把更多卡车和SUV的生产线搬回美国,还计划从2027年起,把原本在墨西哥生产的燃油版雪佛兰开拓者、探界者拉回美国生产。本田则考虑在美国工厂加第三班,而不是直接砸钱建新厂,以求在不扩张产能的前提下,降低关税冲击。

但无论是加班还是搬厂,关税带来的根本性冲击并不会消失。分析师加勒特·纳尔逊很干脆,他预测本田还会长期陷在大幅负利润里,因为它不仅要吞下关税,还得硬着头皮砸钱转型电动化。这两股逆风叠加,基本没有太多喘息空间。如果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继续加码,那就是压在车企头上的双层石板。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车企选择把账单递给消费者。这是最残酷的连锁反应:关税的本质,是对所有美国车主征收的隐形税。菲奥拉尼的判断很明确,从今年秋天开始,不管你买的是进口车还是美国造,都会发现价格在上涨,而且明年涨得更狠。高端车涨幅会稍微克制,因为利润空间大,车企有余地缓冲一点;低端车为了维持竞争力,涨幅可能更温和,但绝不会不涨。最终结果是,整个美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体系将被关税重新塑造。

这波冲击已经让一些车企的营销策略发生了急转弯。福特一开始搞了个“人人享受员工价”的活动,等于在关税背景下逆势降价吸引消费者,可这个优惠撑到6月底就戛然而止,随后立刻上调价格,尤其是墨西哥生产的独行侠皮卡,涨得尤其明显。与此同时,车企们开始削减促销、提高融资利率,用这种隐性的方式提升利润。

可问题是,美国车企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激烈、价格敏感的市场。消费者不可能无止境地为关税买单,尤其是在通胀阴影未散的背景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短期内也许会给美国制造业带来一些生产回流的表象,但长期看,这是一种高成本的幻象。车企可能会在未来几年逐步调整生产布局,把部分高关税冲击的车型转移到美国生产,但这背后必然伴随着成本攀升、车型结构变化、甚至裁员和供应链再洗牌。

更尖锐的现实是,关税不仅是一道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特朗普的算盘是利用关税施压,逼迫外国车企加大在美投资,从而制造就业岗位。但这种做法忽视了全球供应链的高度一体化。一个现代汽车往往涉及数千个零部件、跨越数十个国家的生产和运输链条。关税就像在这张网络上砸下一块石头,溅起的涟漪会波及到从底层零件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的每一个环节。

特朗普的支持者会说,这是一场“为美国工人争取利益”的贸易战,可现实是,美国工人确实可能多了几个装配岗位,但他们买车的时候,也要为同一辆车多掏几千美元。最终,这场关税狂潮会让车企利润缩水,消费者荷包瘪下去,全球汽车产业链被迫重组。短期内,这是一场政治秀;长期看,这可能是对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的一次透支。

关税不是魔法,不能凭空创造就业,更不能改变成本结构的基本逻辑。它唯一能确保的,就是“所有人都要付更多的钱”,车企、消费者、供应链,乃至整个行业的未来。特朗普用关税砸碎了全球汽车行业的平衡,但代价,将由每一个普通人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