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湖新语】成都世运会:从“竹光”奖牌看中式美学的当代转译 一场文化自信的国际对话

发布时间:2025-08-15 11:13  浏览量:3

当成都世运会上各国运动员抚摸着“竹光”这枚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品时,他们触摸到的不仅是竞技荣誉的见证,更是中式美学在当代的生动表达。这场无声的文化对话,正以体育为媒介传递着中国的文化自信。​

“竹光”奖牌的设计暗藏着中式美学的核心密码。其打破常规的熊猫轮廓造型,暗合《考工记》“审曲面势以饬五材”的造物思想,将自然形态与人工巧思完美平衡。可开合的“怀表式”结构,借鉴了传统卷轴画“藏露相生”的美学法则,芙蓉花图案在开合间的渐次呈现,恰似中式园林“移步换景”的空间哲学。太阳神鸟纹饰的运用更具深意,这一距今三千多年的古蜀文明符号,通过现代金属锻造工艺重现光彩,实现了从文化遗产到当代标识的创造性转化。马来西亚武术运动员彭牳尔对这枚奖牌爱不释手。她在抖音平台上一边兴奋地向观众展示,一边难掩赞叹之情:“世运会奖牌设计师是懂拿捏的!这细节绝了!”彭牳尔的盛赞,正是“竹光”奖牌独特魅力的有力见证。​

在文化符号的转译中,设计团队展现了惊人的平衡智慧。大熊猫的憨态可掬消解了文化输出的距离感,竹元素的坚韧意象呼应着体育竞技精神,而回收金属的环保实践,则让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有了当代注解。优秀设计具有跨越文化隔阂的共通性。这种将地域特色升华为人类共同价值的表达,正是文化自信的高阶形态。

当传统文化元素不再是简单的符号堆砌,而是通过当代设计语言实现美学重构时,便能形成强大的文化穿透力。这枚奖牌如同一个浓缩的文化载体,既坚守着道法自然、中和之美的中式美学基因,又以开放姿态拥抱环保理念与人文关怀,最终在世界舞台上完成了一次优雅的文化亮相,这或许就是文化自信最生动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