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菏泽开发区
发布时间:2025-08-15 16:26 浏览量:5
何以菏泽开发区?
文图/马学民
前言
菏泽经济开发区位于城区东部,是中共菏泽市委、菏泽市人民政府驻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辖3个街道1个镇,135个社区(行政村)、262个自然村,总面积229.45平方公里。220、327两条国道通贯全境,京九铁路和新亚欧大陆桥在此“十字”交汇,菏泽高铁站建在陈集镇。2019年,辖区户籍人口325071人,常住人口42.41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7.0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0.69∶40.38∶58.93,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5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56.10亿元,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67.14亿元,进出口总额24.2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97元。先后被评为“中国创新力开发区”“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园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开发区”“山东省优秀开发区”。
一
1992年7月,山东省菏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共菏泽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成立,规划占地面积约11.5平方公里。同年12月更名为“菏泽开放开发综合试验区”。1994年5月,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上划菏泽地区行署管理。菏开管〔1994〕19号文件将菏泽市(县级)丹阳办事处所辖的耿庄、何楼、都庄行政村和丹阳路、济菏路居委会更名,冠以菏泽开发区。1995年11月(鲁政字〔1995〕172号),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菏泽对外贸易加工区,与菏泽经济开发区“两区合一、合署办公”,实行两个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2001年1月召开菏泽撤地设市庆祝大会;2月,牡丹区乡镇区划调整工作开始实施,调整后的丹阳、岳程、佃户屯3个办事处整建制划归菏泽经济开发区管辖(原辛集镇合并到岳程办事处一并划归),总面积148.6平方公里。2002年2月,鲁政字〔2002〕45号文件将“菏泽开放开发综合试验区”更名为“菏泽经济开发区”;菏开管发〔2016〕21号文件将原菏泽市丹阳办事处更名为“菏泽经济开发区丹阳街道办事处”,原菏泽市岳程办事处更名为“菏泽经济开发区岳程街道办事处”,将原菏泽市佃户屯办事处更名为“菏泽经济开发区佃户屯街道办事处”。根据《关于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中共菏泽市委常委会会议纪要》(十三届第87次会议),中共菏泽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2018年7月,将菏泽市定陶区管辖的陈集镇整建制划归菏泽经济开发区代管。菏开管发〔2018〕26号文件将菏泽市定陶区陈集镇人民政府更名为“菏泽经济开发区陈集镇人民政府”。现菏泽经济开发区辖丹阳、岳程、佃户屯3个街道和1个陈集镇。
其中,丹阳街道辖33个社区、43个自然村,面积33.0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9326人,常住人口23万人。岳程街道辖44个社区、66个自然村,土地面积52.6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9209人,常住人口6.27万人。佃户屯街道辖32个社区、自然村61个,土地面积61.2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6078人,常住人口6.2万人。陈集镇辖26个社区(行政村)、92个自然村,土地面积82.5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0458人,常住人口6.94万人。辖区少数民族有回族、蒙古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瑶族、朝鲜族、满族、土家族、黎族、赫哲族12个,共有张、王、李、赵、刘、姬、马、仝、陈、姜等179个姓氏。
二
菏泽经济开发区为黄河冲击平原,属华北平原新沉降盆地的一部分。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自西南向东北呈簸箕形逐渐降低,海拔高度平均为56米,平均坡降为1/4700。地处中纬度,位于太行山与泰山、沂山之间的南北走向狭道之中,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是夏热冬冷,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南北风频繁交替,气温回升较快,春夏过度迅速;夏季高温湿润,以偏南风为主,降雨比较集中;秋季雨量逐渐减少,以偏北风为主,降温较快;冬季雨雪较少,多偏北风,气候干冷。全年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适宜农作物生长,但降雨时空分配不均,异常天气较多,气温有偏暖走势。
境内年平均日照2347.9小时,无霜期一般为210天;平均降水量635.7毫米,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最多的年份970.0毫米以上,最少的年份少于400.0毫米;年平均气温13.6℃,极端最高气温40.9℃,极端最低气温-16.5℃。年平均地面温度15.6℃,极端最高64.2℃,极端最低-19.9℃。万福河、赵王河、洙水河等自西向东流经本区域,河道全长37.4公里,年平均流量560立方米/秒。
辖区土地深厚肥沃,是培植优质农产品的理想区域。牡丹栽培历史悠久,面积大,品种多,花色全。驰名国内外的“曹州耿饼”“陈集山药”等产于境内。
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大豆、花生、高粱、谷子、芝麻、棉花等;家畜家禽主要有黄牛、马、驴、骡、猪、羊、狗、鸡、鸭、鹅、兔、鸽子等,水生淡水鱼类主要有鲫鱼、鲤鱼、白鲢、黄鳝、虾、甲鱼、泥鳅等。本地种植的蔬菜品种较多,叶菜类有大白菜、菠菜、芹菜、油菜、韭菜、荆芥、包心菜等;菜用瓜类有黄瓜、西葫芦、冬瓜、南瓜、丝瓜等;块根、块茎类有铁棍山药、红薯、萝卜、胡萝卜、马铃薯等;茄果类有茄子、西红柿、菜椒、辣椒等;葱蒜类有大葱、蒜、洋蒜等;菜用豆类有芸豆、豆角、扁豆等;食用菌类有蘑菇、香菇、金针菇、黑木耳、银耳等;瓜果类主要有西瓜、甜瓜、草莓、葡萄等。
境内林木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乔木主要有杨树、柳树、榆树、槐树、泡桐、臭椿等;灌木主要有杞柳、紫穗槐等;主要水生植物有莲藕、芦苇、水葫芦、蒲子等;果树主要有苹果、枣树、杏树、梨树、柿子、木瓜、核桃、石榴、山楂等;药材植物有牡丹、芍药、红花、草决明、麦冬等;常见的自然植被有茅草根、马齿苋(马蜂菜)、马尼拉草(葛巴草)、蒲公英(婆婆丁)、车前子、谷莠子(狗尾巴草)等。
三
菏泽经济开发区这方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据考证,远在龙山文化时期,先民们就在这里渔猎耕种,繁衍生息。位于佃户屯街道曹楼社区的安邱堌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地。经过1969、1976年两次试掘和1984年正式发掘,发现了早商文化、晚商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依次叠压的文化层堆积,距今4500多年。辖区内还有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处,分别是:位于佃户屯街道长堽集社区的古汉墓群遗址,位于岳程街道原坡刘社区东500米处的坡刘堌堆遗址,位于岳程街道冉贤集社区的冉仲弓祠。有被菏泽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分别是:位于丹阳街道武寺社区武氏墓地、刘庙社区卞庄卞氏宗祠;位于岳程街道岳楼社区的何家花园、王集社区的王氏民居、东南隅社区的辛集火神庙、抗日名将 姜玉贞烈士纪念碑;位于佃户屯街道张和庄社区的田位东等烈士墓地;位于陈集镇张李庄村的姑庵寺遗址、陈集村的李玉民民居、齐庄村的齐鸿猷故居。另有陈集镇赵楼村棠林寺遗址、曹楼村郝堂堌堆遗址等11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辖区有春秋时期建村的蔡庄和“三冉故里”冉贤集,有西汉初年建村的西谷庄,有晋代建村的卞庄等。境内有发掘出的元代青花龙纹梅瓶,有明朝天启皇帝褒奖重臣郭允厚及家人的两道圣旨,有清代光绪帝御赐重臣庞玉璞的两通龙头墓碑,还有1棵被称为活化石的千年古楷树和多棵600余年树龄的柿子树。
这方土地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古代先贤名人有:春秋时期被誉为“一门三贤”的孔子弟子冉耕、冉雍、冉求;战国时期经学家、著有《谷梁传》的谷梁赤;东晋政治家、谥号“忠贞”的卞壸;明朝被封为“四世一品”的户部尚书郭允厚、刑部侍郎郭堵;明代为官清正、被誉为“铁面御史”的大理寺丞何尔健;明代监察御史、大理寺丞成守节;明末清初书法家、诗人段云襄;清初被康熙皇帝亲笔御点“独榜御进士”、两子被授“明威将军”“明武将军”的武进士贾一元等。近代名人有:随冯子材参加抗法战争的建威将军、两广水师提督庞玉璞;被光绪皇帝钦加一品、四位重臣联名立奉“太史第”匾额的张星吉;曾任福州知府、在故宫写有楹联的书法家曹垣;被誉为“青囊春暖”“神医妙手”的名医赵润普等。当代名人有:创办山东省第一个国术馆、膺得国术最高荣誉甲等奖的梅花拳一代宗师杨士文;国民政府参政会参政员、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任委员、国大代表庞镜塘;奋勇杀敌壮烈殉国、毛泽东赞誉“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抗日名将姜玉贞;参加过平型关战斗、辽沈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享受副兵团职待遇的少将沈鸿林;艺名“小白鞋”、受毛泽东、刘少奇等接见、主演《站花墙》、两夹弦著名旦角演员黄云芝;由时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宋平、时任铁道部部长万里,亲自为之主持召开“授予张金生同志优秀共产党员、革命烈士光荣称号并追记特等功大会”的张金生;参与投放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第一飞行员李源一;被铁道部誉为“中国西北铁路的创始人”的齐鸿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庞媛;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郭绪福、李庆石、陈丕义、李如刚、张善绪;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前沙海支部书记马思爱;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山东天久集团董事长张九勋等。
四
菏泽经济开发区经过20余年的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社会不断进步,居民生活逐步改善,科技创新显著提升,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民生保障日臻完善,居民幸福指数连年攀升,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观,社会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1992年建区之初,境内工业基础薄弱,多为零散企业,产业规模小,实体经济多为纺织、服装、粮油加工等轻工企业。2001年,初步形成了以机械电子、医药为主的工业体系,全区规模以上企业10个,完成工业总产值1.37亿元。2010年,把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节能减排贯穿大项目建设全过程,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3.8亿元,增长33.2%。2016年,通过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装配式建筑、新信息等6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经过培育、膨胀和发展,产业链条更加完善,集聚效应更加明显。坚持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引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19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3%。新成立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家。目前,有50余家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机构,省级以上研发平台37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6家,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230余项,马德里商标和著名商标10个,山东省名牌14个。大唐5G产业山东总部基地、凯维思轻量化智能制造有限公司、4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加快建设。政产学研用金介深度融合,与140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拥有高端人才2000多人,引进或柔性引进院士13人、海外高端人才9人、泰山领军人才9人,高层次人才达5100余人,高端人才总量和新增量连续三年保持全市第一。同时,与中国药科大学合作,定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42人,做大做强基础性人才队伍。
金融保险、商贸物流蓬勃发展。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1家,实现营业收入33.6亿元,其中5个项目列入市重点服务业项目。银座商城、茂业百货、新苏天美、万科数码、恒泰商厦、万达购物、紫金国际、银座家居等12个大型商贸综合体,和平、牡丹、五洲国际、花都、银盛国际、百事得等6家三星级以上宾馆酒店运营良好。莱商、交通、济宁、浦发、兴业、威海、枣庄、恒丰等商业银行,中华联合、中国人寿、新华、阳光、天安、益康等保险机构,齐鲁、西部、万通等证券机构相继落户,全区金融保险证券担保类机构已达到170家以上。
电子商务、新兴产业雨后春笋。牡丹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正式营业,中软创客、阿里巴巴产业带入驻企业总数达2616家,综合排名全省第一位。丹阳、佃户屯街道被授予“中国淘宝镇”称号,武寺、肖楼、李大庙、罗庄、后崔楼、杜桥、朱大庙等24个社区被授予“中国淘宝村”称号。
辖区连锁店、旗舰店、加盟店星罗棋布,餐饮街、商贸街、专业村蓬勃发展。辖区有肯德基、德克士、汇康加州、芒果仔、意大利佛罗伦萨等39家洋快餐店;康辉、中国、青年、曹州等18家旅行社;横店、茂业、中影、万达、天美、魔影、新世纪等22家电影院和影城;恒动、一阳、爱玛、亚龙、爱尚、凯德、力特等79家健身场所和游泳馆;研磨时光、艾特、老伙计、壹酒Bar啡、茉莉花园、众里等86多家咖啡厅(店);三味书屋、老约翰、安妮花、博览书城、樊登、小菲熊绘等67家书吧、书店和阅读馆。2019年,辖区内经市场管理登记注册个体户、民营企业共有18620户、31个行业、从业人84500余人,实现社会消费零售额2230亿元。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1992年初,境内楼高不过3层,居民住房多是一层砖混独立小院,街道窄,胡同很少有下水道,村庄“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城乡面貌脏、乱、差。1994年11月,为配合全市住房改革方案的实施,在赵堂社区进行城区建设综合开发实验,兴建菏泽市第一个住宅小区,和平小区建设拉开了城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序幕。牡丹嘉园、佳合花园、金都华庭、帝都花园、华平小区、天宏小区、绿合小区等陆续建成。2003年,南华康城、天华领秀城、亨通园、水岸嘉园、天阔逸城、华英嘉园、龙燕·阳光城、金鼎凤凰城等先后竣工。2011年,菏泽大剧院、演武楼、菏泽图书馆、五州大酒店、中央公馆、凯瑞国际、华侨城、公园一号、和平人家等30多个小区和190多栋高层建筑陆续建起。2015年起,菏泽经济开发区抢抓国家棚改政策机遇, 大手笔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积极争取各类政府性基金和政策性资金,加强与碧桂园、富力、恒大、绿城、万达等国内一线地产品牌洽谈合作,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有力推动了城市发展。2019年,菏泽中心、中华世纪城、名门世家、交通未来城、怡欣花园、富力城、天安国际、中央檀府、金域澜湾、紫金国际、翰林华庭、剑桥公馆、滨河小区、青禾苑小区、舜馨苑小区、杏林小区等69个小区,已建成入住或具备入住条件。建设或打通桂陵路、大学路、广州路、仓南路、五屯路、平原路等16条道路,高标准提升改造中华路、人民路、丹阳路、曹州路、湘江路、南昌路等18条道路,新增通车里程105公里;新建中央花园、京九铁路绿化带,新建4处污水泵站,新铺设34.5公里雨污管网;丹阳路立交桥全线贯通,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华英沟提升改造完成,完成了60个“四小工程”。建成省级美丽乡村12个,投资1.2亿元完成乡村绿化3.9万亩,投资1.3亿元新建、拓宽村庄道路220公里;新增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个,陈集镇入选省级“十百千”示范乡镇,曹楼等3个村被列为省级“十百千”示范村,菏泽智慧冷城、金硕农业项目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库。
五
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跃升。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教育工作。2019年9月统计,辖区共有各类幼儿园192所,中小学60所(其中初中5所、小学55所),中小学在编教师2720人,教学班1166个,在校生5791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近几年来,共新建菏泽一中南京路校区、市实验中学南校区、八一路小学、丹阳路小学、合肥路小学、长城路小学、华英路小学、舜秀路小学、武汉路小学、兴仓路小学、桂林路九年一贯制学校、振兴路小学、钱塘路小学等13所学校;改扩建李孟油小学、育才明德小学、长堽集小学、辛集小学、区实验小学、刘堂小学、渤海路小学、广中路小学、南京路小学、佃户屯中心小学、董堂小学、育英明德小学、岳楼小学、佃户屯中学、大屯小学、芦庄小学等16所学校;新建丹阳中心幼儿园、岳程中心幼儿园、佃户屯中心幼儿园、芦庄幼儿园、李孟油幼儿园、开发区实验幼儿园、东城国际幼儿园、三里河幼儿园、张什店幼儿园、中南世纪锦城幼儿园、刘庄幼儿园何兴仓路1号、2号、3号幼儿园等14所公办幼儿园。菏泽市实验中学、广州路、佃户屯、陈集镇等4所中学和区实验小学、岳程、佃户屯、陈集中心小学、丹阳路、长城路、赵堂、岳楼、南京路明德、龙山、兴仓路等18所小学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电化教学示范校”“山东省绿色学校”“菏泽市精神文明单位”“菏泽市平安和谐校园”“菏泽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90多种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
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菏泽开发区高度重视文化、体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把加强“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作为关注民生和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抓手,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着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不断加大投入,改善活动设施,完善工作制度,丰富活动内容和载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4个街镇、135个村居都建有文化服务中心、“乡村大舞台”、文体活动广场、文化大院等群众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每年春节、元宵节、牡丹花会、“国庆节”“九九老人节”等都开展全民性、群众性文体活动,居民群众文艺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另外还大力发展机关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使文化覆盖每个角落。现有丹阳银龄安康剧团、大屯峻青豫剧团、芦庄相德两夹弦剧团、梅花剧社、天香剧社、琵李庄户剧团等12个专业剧团、230多支秧歌队、健美操队、腰鼓队、太极拳(剑)、太极扇等文化团体,常年开展活动。丹阳街道的元宵节、重阳节“戏曲演出周”、居民运动会、“丹阳杯”羽毛球赛、社区“友邻杯”象棋赛、仝庄社区篮球赛、岳程街道的职工运动会、佃户屯街道的“二月二”斗羊、秧歌、广场舞、书画比赛、陈集镇的“全民健身”等活动办的有声有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拉近邻里之间的关系,增进群众的幸福感,促进了社会和谐。陈集镇被国家农业部、国家体委、中国农民体协授予“亿万农民健身活动乡镇”称号。
医疗卫生事业有序推进。菏泽开发区以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为方针,以“健康开发区”为统领,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居民卫生条件明显改观。2019年,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235155份,60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35474人,对30259名65周岁老年人免费健康查体,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100%,季末累计管理高血压患者23996人,管理率40%,季末累计管理糖尿病患者9026人,管理率36.7%,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率100%。妇幼保健院、医专附属医院、医专附院护养中心、海吉亚医院建成投用。目前,全区拥有各级医疗机构160余家。其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0家,公立医疗机构9家、卫生室76家、诊所61家,医养结合中心6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床位3200余张,医疗技术人员4000余人。
基层党建工作显著提升。截至2019年底,全区共有基层党组织382个,其中党委8个,党总支12个,党支部362个;有党员10068名。一是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实行县级领导包保责任制,每名县级领导包保10个村、3个“两新”组织、1 个区直部门,新建标准化村级活动场所82个,规范党员活动室221个;二是调优配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以“头雁工程”为抓手,多渠道培育后备人才,从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致富能手中挑选447名优秀人才,建立后备人才库,对农村干部开展学历教育通过成人高考、大专班等渠道,提升综合素质。三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实行集体经济发展与村干部报酬挂钩,通过发展楼宇经济、现代农业、服务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
菏泽经济开发区是一方风水宝地,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用勤劳和智慧创建着美好家园,见证着这方区域一天天的变化与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共同努力奋斗,携手共创菏泽经济开发区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