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还是投资人?

发布时间:2025-08-15 19:12  浏览量:2

关注公众号,记忆承载3,方能阅读正文《个人未来的出路,就隐藏在分配与债务的经济周期律当中》

接着上午的话题。

上午我在聊士农工商的时候,引用了一个几十年前的恩怨。

当年搜狗的CEO王小川骂孙宇晨是骗子的往事。

有读者就留言问我,孙宇晨到底算投资人,还是算骗子?

你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也不好回答。

首先,什么是投资人?是狭义的定义,还是广义的定义?

如果狭义的定义,那对不起,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给不出通用的,每个人都认可的狭义定义。

如果广义的定义,我可以告诉你很多不属于狭义定义下的投资,但依然归于投资大类的边界式玩法。

举个例子,比如当年流行的宁波帮,龙头打板。

你想想看,龙头打板这种交易策略,人家交易的是什么?

是价值?当然不是,人家交易的,实际上是关注度。

我举个很经典的例子,一个古董花瓶,悄没声息的在北欧某个小镇上拍卖,当天一共就来了一个买家,只有他通过酒馆门口的告示知道有这么件事,那它多半就以底价成交,或者流拍了。

如果把它交给苏富比,你想想看苏富比凭什么收取你这么高的佣金?

因为它替你做了全球宣传,在拍卖会举行前,苏富比要确保全球大的私人投资者,博物馆们人手一份,拿到你这个花瓶的介绍。

你自己想想看,是全球都注意到这个花瓶,它容易卖出去呢,还是无人注意到,它容易卖出去呢?

后者很可能就拍出了天价,因为有好几个藏家都喜欢它,开始竞价了。

所以价格,也可以是注意力引起的。

这就是龙头打板交易的对象,龙头龙头,他们为什么不去打龙尾呢?

因为龙头才有关注,有关注,它就有可能产生溢价,人家快进快出,赚取的就是这个溢价。

这是一种投资,虽然手法听起来和价值投资偏离很大,但你不否认,人家属于广义定义下的投资行为。

再举个例子。

假如有一家不知名的公司,市场上知道名字的人一共只有一万人,这时候,巴菲特忽然大举买入。

会出现什么情况?这家公司一瞬间就会破圈,全球媒体都会议论,起码上亿人都会知道这家公司的名字。

这上亿人里面,我们假设有万分之一,也就是一万人对这家公司产生了兴趣,买入它的股票,会出现什么局面?

暴涨。

答案很简单,这家公司破圈前一共才一万人知道,它的价格能够稳定,说明多空是胶着的。

我们假设5000作多,5000做空,这就是它破圈前的局面。

破圈后,多军一瞬间增兵上万,15000 VS 5000,那空军自然被杀得溃不成军,它暴涨有什么稀奇呢?

这个名人效应的案例,说穿了,依然是注意力引起了价格波动。

你们问我孙宇晨是哪类投资人,他本质上就是这类投资人,注意力的投资人。

他可劲儿的博眼球,冲热搜,就是想要让全球更多人知道他坐庄的品种,于是就会出现上面的局面。

因为注意力,而产生了价格。

说穿了,他只是把上面的两个案例,做了一个结合,名人效应+宁波帮龙头打板,而且是自己坐庄。

他赚的是注意力的钱,赚的是自己设局,自己坐庄,自己破圈,这就是他的交易系统。

骗子还是投资人,要看你的定义是什么。

王小川站在传统商业的角度下,他不认可孙宇晨这种打法,那就是骗子。

就像你让巴菲特来评价宁波帮,他也会定义为骗子。

因为他不认可龙头打板。

就像巴菲特不认可已故的量化大师西蒙斯一个道理,在巴菲特的定义下,西蒙斯不属于投资人,属于贼。

那么巴菲特是不是就是行业标准呢?或者说,和巴菲特一模一样的叫投资人,不一样的就是骗子和贼呢?

也不一定。

巴菲特的所谓复利效应是后半生的事儿,他前半生做过很多短期交易,多次被起诉参与内幕交易,只是大部分都能够以交罚款了事。

包括芒格,实际上是律师世家出身,而且他家的老客户包括美国黑帮。

芒格本人最初也是巴菲特的法律顾问而不是投资顾问,帮老巴擦了很多屁股,处理了很多涉嫌内幕交易的官司之后才作为投资合伙人。

交易员+律师这是最常见的组合,俗称有人戴头套,有人负责放风。

这些直接或者间接牵涉到巴菲特,芒格的案件编号,你随便找个美国律师,都可以给你把老巴当年的卷宗翻出来。

但是,有意义么?或者说,媒体还关注么?不关注了。

因为后来人家都体面了,往事无需再提,人家已成大师。

我们不可能在巴菲特已经这么大体量了之后,还不长眼的非要揪着往事,就像除了许攸这种不开眼的,没人管曹丞相叫阿瞒。

所以你们问的这件事,是没有答案的。

或者说,唯一的答案就是成者王侯,败者贼寇。

英国当年有很多做奴隶贸易的,后来拼命资助大学,有很多做海盗的,后来拼命行善,一二代之后,就成了学者,成了大善人,还获得女王的嘉奖与爵位。

这种事儿就跟吕不韦组织人编撰吕氏春秋一样,俗称人是可以洗白的。

有些人是先有的利,他后来想要名,有得是办法。

因为人性是不变的,就像刘慈欣说的,人性总是趋于撒谎的,因为撒谎对自己有利。

当你真成了某人名下的弟子,你一定会千方百计维护自己老师的名声,因为抬高他,就等于抬高了自己。

你不可能逢人就说自己老师当年是做奴隶贸易起家的,那样你自己也跟着脸上无光。

于是随着时间,一个人就被洗白了,年轻的时候有没有做过奴隶贸易,有没有当过海盗就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人家出钱建了某某大学,这所学校从此之后历代弟子,都不会讲自己创始人的坏话。

一定会想办法把所有的历史都抹掉,抹不掉也会淡化,着重强调本校创始人,当年可是个大善人啊。

你看到了,其实所谓的排序,都是逗你玩。

士农工商也许可以排序,但架不住人是可以横跳的。

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西游记里的大鹏鸟,以前是妖怪,后来也可以是护法呀。

所以重点从来不在于什么骗子还是投资人。

重点在于,此时此刻的你,兜比脸都干净。

老铁,扎心不?

这才是绝大多数人真实的处境,还什么士农工商的,你一个也够不上,你只是士农工商的工具。

你想洗白也得轮得到你洗,你有钱么?没钱浴场都不让你进去,还想洗?只能回家自己搓泥丸。

所以我那天在分配与债务的周期律里面才讲,如果你把人生看作一款游戏。

第一件事一定是了解游戏,打开游戏第一件事不是玩,一定是我先看看这游戏怎么回事,都有什么参数,都有什么势力分布。

这个过程就叫做了解商业社会的基础商业运转。

那个名医,他在玩游戏,但是那个博士刚毕业的小助手,他没有在玩游戏,他只是跟在名医身边,打个杂,排个班,写个病例。他实际上只是鼠标键盘。

那个企业主,他在玩游戏,但是他手下的基层员工,并没有在玩游戏,他只是上面说让他飞哪个城市,他就飞哪个城市去解哪个BUG。

至于这个BUG和整个商业环节的关联,他一无所知,那他还是鼠标键盘。

那个县长,他在玩游戏,但是他手下某个科员,可能一辈子都在写材料,却不知道这些材料到底是和什么在关联。

那个农场主,他在玩游戏,但是他手下那个具体开拖拉机的,既不知道成本,也不知道农产品期货价格,他只知道让他往左就往左,让他往右就往右。

那么士农工商的排序就和你无关,因为此时此刻的你,压根儿就不属于士农工商的序列,你只是士农工商的劳动工具。


关注公众号,记忆承载3,方能阅读正文《个人未来的出路,就隐藏在分配与债务的经济周期律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