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FO到董事长再兼总裁,高玉玲全面执掌海信家电

发布时间:2025-08-15 18:00  浏览量:2

海信家电这艘大船想要继续乘风破浪,备受考验的,是高玉玲这位总舵手。

近日,家电行业巨头海信家电的一则人事变动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原总裁胡剑涌因个人原因辞去总裁、董事等系列职务,而接任总裁一职的,正是去年11月刚出任董事长的高玉玲

这一人事调整,无疑为海信家电的未来发展增添了诸多新的看点。

人事调整公告发布当天,海信也披露了上半年财报,因营收和净利增速的大幅下滑,遭到了不少媒体的“泼冷水”式评价,一时间,围绕“空调失速、女掌门能否力挽狂澜”的声音此起彼伏。

先来回顾一下海信家电的财报。

2025年上半年,海信家电营收493.4亿元,同比增长1.44%,净利润20.77亿元,同比增长3.01%,虽然营收和净利润都保持住了增长的态势,客观来看,营收和利润的下行趋势确实不容忽视

值得一提的是,海信家电的此次半年报引发多方关注,与年仅44岁的80后掌舵人高玉玲不无关系。

高玉玲,这位1981年出生的管理学硕士,在海信体系内深耕多年。

她历任海信视像财务中心副总监、海信家电财务负责人、总会计师,以及海信集团经营与财务管理部总经理、副总会计师等重要职务,积累了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

去年11月,她接替代慧忠成为海信家电董事长,这是她掌舵以来交出的首份半年报。

和很多财务出身的掌舵人一样,高玉玲也是典型的严谨派。据《第一财经》报道,海信家电内部人士评价高玉玲为人做事“高标准、高要求”,“财务出身,工作管理更细腻,平常不允许财务数据有错漏,她也会按照财务管理的要求,来管理营销板块的工作”。

一个财务背景出身的公司掌门人,会把公司带到怎样的发展高度?

公开资料显示,高玉玲牵头主导过海信集团的多项海外并购业务,曾在2018年主导收购欧洲Gorenje公司,强势击败海尔、美菱(长虹旗下)等竞争对手,江湖人称“并购女将”,并且也是在她的亲力亲为下,海信家电的海外营收占比突破了40%。

如2025半年报所示,上半年境外收入204.51亿元,同比大增12.34%,占营收比重达41.45%,其中欧洲市场增长22.7%,美洲区增长26.2%,中东非地区增长22.8%,并且海信通过连续赞助五届顶级足球赛事,将品牌知名度从2016年的37%提升至2023年的54%。

广义的海外市场,海信家电的表现可圈可点,当然,半年报期内的境外毛利率为12.33%,未到美的(26.8%)和海尔(25.4%)境外业务毛利率的一半,恰恰说明,海外市场海信家电的毛利率仍有可观的优化空间。

即便是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美的、海尔和格力三巨头疯狂吃肉,还有跨界玩家小米在虎视眈眈,海信家电确实有一定的压力,但依旧保持稳健盈利的基本盘。

回顾此次卸任总裁的胡剑涌,于1995年加入海信集团,是30年的元老级人物,早期经历主要集中在营销领域。

2014年2月担任青岛海信电器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营销公司总经理;2016年1月接替代慧忠成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之后接连任海信视像副总经理、海信营销管理副总经理、海信营销管理总经理助理、海信营销管理副总裁、海信视像副总裁;2023年2月28日,胡剑涌接替代慧忠出任海信家电总裁,在总裁岗位任职时间不到两年半。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海信家电董监高普遍降薪。其中,胡剑涌下降最多,当年的薪酬为406.13万元,较2023年减少了323.36万元。

高玉玲的薪酬也从334万元降到了236万元。

在高玉玲接任总裁的同时,海信家电还有其他重要人事变动。

今年5月入职海信家电的殷必彤(前美的集团副总裁)被选举为第十二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并被补选为第十二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ESG委员会的委员。

作为美的集团空调业务的肱股之臣,殷必彤曾一度位于美的集团的权力中心,擅长营销和渠道整合。海信家电高薪聘请殷必彤,无疑是看重了他在空调领域深耕二十余载的经验,期待其带领海信空调再上一个台阶。

结合奥维云网及Gfk等机构的综合数据来看,海信家用空调(含科龙)的国内整体份额约在15%左右,线下销售明显好于线上,品牌向年轻化、互联网化转型的需求较为迫切。除了通过体育营销吸引球迷,如何进一步扩大海信空调在年轻群体中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可能是殷必彤接下来需要面临的挑战。

然而,新领导班子的组建,并非一帆风顺的征程。当下的海信家电,正面临着营收和利润增长放缓的局面。从市场环境来看,家电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市场渐趋饱和,消费者对于家电产品的需求愈发多元化和个性化,同时,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内卷等问题也给企业经营带来不小压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玉玲所带领的团队,需要在巩固现有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