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为证 绿水为凭

发布时间:2025-08-15 19:28  浏览量: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20年前提出的“两山”理念,已成为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共识,融入了血脉,改变了观念,转化为制度和行动,塑造出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这是每个人都能直观感受到的现实。我所在的城市,没了雾霾天,只有“兰州蓝”。十多年前,兰州被称为“卫星看不到的城市”,如今“兰州蓝”成为这座城市的生动注脚,穿城而过的黄河在蓝天下波光粼粼,河畔的绿植郁郁葱葱,用生机与活力书写了“黄河之滨也很美”。透过这些日常的直观感受,则是更为宏大的抽象数据:我国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2024年全国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约60%。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已然成为现实。

全面压紧压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为绿色发展铺好底色。这些年来,发展观变了,政绩观变了,生态保护成为发展底线。就以我们身边发生的祁连山生态保护为例,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黄河流域重要水源地,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祁连山曾经一度被无序无度开发,植被稀疏、草原退化,局部生态遭到破坏。这些年来甘肃省祛除沉疴、欠账旧账,生态保护取得了丰硕成果,森林蓄积量持续增加,草原生态稳定性不断增强,水域面积更加稳定,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环境不断改善,雪豹、豺、荒漠猫、狼等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分布范围持续增长。其实不光祁连山,我国的大江大河,草原青山,“山水林田湖草沙”,都得到了一体化保护。

绿色发展提质增效,绿色动能激昂澎湃。这些年来发展的路径完全变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不通了,绿色生态理念成为主基调,制度、产业、发展方式都以绿色为底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深入人心。我国构建起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绿色能源发展迅速。今年上半年,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规模同比翻一番,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6.2%、53.3%,绿色产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速。绿色建筑、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绿色生产方式,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们的内心,已然成为每个人的行为自觉。

青山为证,绿水为凭。“两山”理念已深深地书写在绿水青山间,更扎根在亿兆百姓的心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新质生产力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将美丽中国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我们的国度必将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