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欧佑儒:群众身边的“拓荒牛”和“贴心人”
发布时间:2025-08-15 18:58 浏览量:2
在剑川县羊岑乡六联村,有这么一个忙碌的身影,他扎根乡土带领群众积极探寻生态富民新路,全力化身乡村和谐稳定的“桥梁纽带”。他以责任和担当,一心为民服务。他就是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六联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欧佑儒。
01
深耕青山沃土,激活林下菌业“致富密码”
“以前的野生菌野生无主,谁采谁得,为了让‘沉睡山林’变‘绿色银行’,2024年我们村开始试行‘包山养菌’模式,农户通过保育促繁、科学采集、合理留种保护菌塘,管护水平不断提升,通过承包林地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方式提高野生菌的产量和品质,让青山变‘金山’。”欧佑儒介绍。在试行前期,欧佑儒带领六联村村组干部和群众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研究制定“包山养菌”试行细则、实施和分配方案。同时,利用大喇叭广播和村组干部、人大代表以及村民代表积极入户宣传“包山养菌”模式。作为六联村“两委”的主要负责人和县乡人大代表,欧佑儒积极鼓励有意愿“包山”的农户报名,组织农户和人大代表外出考察学习“包山养菌”模式。他全程参与“包山养菌”试行,遇到矛盾纠纷,总是冲在前面,组织人大代表成立调解小组,及时处理纠纷。在欧佑儒的带动下,六联村“包山养菌”产业试点顺利推进,公开发包集体林地1341亩野生菌采摘权,在实现六联村松茸等野生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同时,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6.4万元,野生菌成熟期通过招收工人采摘野生菌,带动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在试点顺利开展的前提下,六联村计划在2026年继续增加1000亩左右林地,拓展“包山养菌”规模。“包山养菌”只是六联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欧佑儒还因地制宜带动村民种植折耳根、小米辣等特色农产品和白芨、附子等中药材,在促进当地务工的同时带动了群众增收。
02
当好桥梁纽带,织密基层治理“和谐网格”
作为大理州市域社会治理试点村,六联村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在网格化管理过程中,欧佑儒积极担任网格长,成为连接村委会与村民的“桥梁”和“纽带”。欧佑儒和村“两委”班子成员通过定期走访挂包的自然村,深入了解村民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地纠纷、家庭矛盾等常见问题,及时掌握各个自然村的动态信息。对于群众向村委会反映的矛盾纠纷问题,欧佑儒总是认真倾听并及时入户处理,积极开展调解。欧佑儒跑遍了全村的院坝田埂,通过主动走访、与村民交流等方式,总能及时发现潜在的矛盾纠纷并妥善化解,带动村“两委”织密了基层治理的“和谐网格”。2024年度在六联村成功调解各类纠纷28件,有效维护了乡村的和谐稳定。
03
践行初心使命,书写人大代表“履职答卷”
六联村属于桃源水库移民搬迁村,桃源水库移民搬迁工作关系着六联村家家户户的切身利益。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欧佑儒广泛收集民意,以身作则,全身投入到移民搬迁工作中,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前往各地移民安置小区实地考察,参考成功地区经验,积极落实各项政策,为桃源水库移民搬迁工作做好准备,打消群众的种种疑问和顾虑。2025年在桃源水库项目零星果木补偿工作中,欧佑儒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带领人大代表们跑遍了家家户户,走遍了农田山野,全力开展群众零星果木兑付工作,目前已完成六联村440多家农户的资金兑付,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在群众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
从扎根基层的“拓荒牛”,到群众信赖的“贴心人”,欧佑儒的鞋底沾满泥土,心中系着民生。在六联村的巷道田埂间,他以担当作笔、实干为墨,带领群众描绘着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