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加速稀土产业链重构:携手日韩企业挑战中国垄断

发布时间:2025-08-15 20:20  浏览量:2

面对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的主导地位和出口限制政策,印度国有矿业巨头IREL正积极寻求与日本、韩国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计划启动商业化稀土磁铁生产。这一举措标志着印度在关键矿物供应链多元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同时也反映出全球稀土产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地缘政治重构。

IREL的战略转型计划涵盖技术合作、产能扩张和海外投资三个核心维度。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正通过政府间渠道向日韩两国寻求稀土加工技术支持,并计划在今年内向印度稀土资源部董事会申请商业磁铁生产的正式授权。这一时间表的紧迫性凸显了印度在稀土产业链上游布局的战略决心。

2025年6月6日,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氟碳铈矿样本。氟碳铈矿是一种含有稀土元素的主要矿石矿物。路透社/伊莎贝尔·因凡特斯/档案照片购买许可权

中国今年4月暂停多种稀土和相关磁铁的出口,直接冲击了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和半导体等关键产业的供应链稳定性。这一政策调整不仅推高了全球稀土价格,更迫使各国重新审视对单一供应来源的过度依赖风险。印度作为世界第二大稀土储量国,却长期缺乏商业规模的精炼分离设施,无法将稀土元素提纯至工业应用所需的高纯度标准。

技术合作开启产业升级

IREL与丰田通商印度公司的初步谈判揭示了这一合作模式的具体框架。双方探讨的方案包括日本企业在印度设立磁铁制造工厂的可能性,以及技术转移和产能共享的合作机制。IREL计划向技术合作伙伴提供氧化钕等稀土元素原料,由合作方完成磁铁生产并回销印度市场。

这种"原料输出-技术输入-产品回流"的合作模式体现了印度在稀土产业链中的战略定位调整。目前,IREL每年可生产400-500吨钕,产量规模有望根据合作协议条款进一步扩大。这一数字虽然相对于全球市场需求仍显不足,但为印度建立自主稀土供应体系奠定了基础。

日本和韩国在稀土加工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在高性能永磁材料制造领域拥有领先优势。两国企业与IREL的合作不仅能够帮助印度快速提升技术水平,也为日韩企业分散供应链风险提供了新的选择。这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框架有望成为其他国家效仿的模式。

全球布局与产业链重塑

IREL的国际化战略不仅限于技术合作,还包括在海外寻求稀土开采机会。该公司正在阿根廷、澳大利亚、马拉维和缅甸等国探索潜在的矿业项目,这一布局反映出印度对稀土资源全球配置的长远考虑。

这种"走出去"战略的背景是全球稀土供应链的结构性变化。随着新能源汽车、风电设备和电子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稀土特别是钕、镝等重稀土元素的需求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内显著增加。印度通过海外投资和技术合作,试图在这一轮产业扩张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今年6月要求IREL暂停与日本签订的13年稀土出口协议,优先保障国内供应。这一政策调整表明印度正在重新平衡稀土出口与国内产业发展的关系,将更多资源用于支持本国制造业升级。

IREL作为印度唯一获得稀土开采许可的企业,隶属于原子能部管辖,主要为核能和国防相关应用提供材料支持。这一特殊地位使其在稀土产业发展中承担着国家战略任务,其商业化转型对印度整体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全球稀土市场正在经历供应链多元化的关键转折点。中国在稀土开采、加工和应用各环节的主导地位虽然短期内难以撼动,但各国加速推进的"去风险化"策略正在重塑市场格局。印度通过IREL的战略转型,有望在这一进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为全球稀土供应链稳定提供新的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