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GF观点|谢尚师等:绿色金融支持海洋新能源发展浅析

发布时间:2025-08-15 21:00  浏览量:1

发展海洋新能源是我国海洋经济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在海上风电(简称海风)和海上光伏(简称海光)领域的装机规模和技术水平已较为领先,在潮汐能、潮流能等海洋能领域亦有一定经验积累和技术探索,同时近年来海洋新能源多生态协同发展成为各地创新方向。另一方面,我国海洋新能源仍面临高风险、高成本、投资回收期长等瓶颈,金融介入也面临挑战。本文重在分析我国当前海洋新能源发展现状、国内外绿色金融支持海洋新能源发展路径的基础上,并就未来金融支持海洋新能源发展提出建议。

一、我国海洋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海洋新能源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方向,是我国可再生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新能源主要包括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等),具有开发潜力大、可持续利用、绿色清洁、就地产能与消纳等优势,其中海洋能还具有可预测性强的特点。海洋新能源丰富多样的能源形式,与传统能源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形成互补,可增加能源供应来源,增强能源体系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已成为全球主要海洋国家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同时,海洋新能源的产业带动效应较强,其发展还将促进能源、海工装备、海工建筑等多行业技术革新,进而全面、综合提升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控能力,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我国在海风和海光领域装机规模与技术领先,在海洋能部分技术领域拥有一定经验积累。我国海风发展晚于陆风,然在2018年起连续七年位居全球海风新增装机第一,近年来在全球海风新增装机中占比超过50%,成为全球最大的海风市场。2024年,我国海风新增装机4.04GW,至年末累计装机达41.27GW。海光方面,近年来我国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发展规划,且凭借在光伏产业的优势地位实现快速发展,涌现出全球首个GW级别海上光伏项目、全国首个高风速条件下滩涂光伏项目等多个代表性项目案例。在海洋能领域,我国主要在潮汐能、潮流能部分技术领域有一定经验积累,已掌握拦坝式潮汐能(潮差能)发电、发电机组制造及电站运行等关键技术,在机组效率、复杂工况适应性等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典型项目如江厦潮汐能电站和舟山LHD潮流能发电项目。

沿海各省市规划积极,但近年来受制于用海审批机制复杂等因素,出现海风装机进展不及预期的情形。“十四五”期间沿海各省市对海风和海光项目均作出部署,规划海风新增装机总量约57GW:山东计划加快建设海上光伏基地,江苏设定至2025年海上光伏累计装机规模达到5GW的目标。然而,近年来受制于用海审批机制复杂等因素,2023~2024年海风装机进展不及预期,与“十四五”规划相比仍存在20GW以上的目标缺口。

“海洋新能源+”等多生态协同、多场景应用正成为多地创新发展的模式。推进海风、海光、海洋能、制氢、海上油气、海洋牧场等不同业态协同开发,以及拓展深远海、滩涂等多场景应用,可提升海域立体空间利用率和海洋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加海洋产业收益等。从目前技术发展情况来看,当前我国海洋新能源领域的生态协同,以渔光互补、海风+海洋牧场、海风+海上油气等模式较多,多能耦合的能源岛及更综合的立体复合利用技术尚在前沿试验阶段,或为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远期愿景。

二、国内外绿色金融支持海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典型路径

我国《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将海洋新能源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和运营、批发贸易活动、退役设备回收利用等环节纳入,引导各类绿色金融产品支持海洋新能源产业。目前我国绿色信贷对海洋新能源的支持集中于海风、海光,主要形式包括“保理+固定贷款”、银团融资等组合工具,多双边金融机构、开发性金融机构提供转贷款等低息长期贷款,以及“降碳贷”等创新型绿色信贷产品。例如,农业银行阳江分行累计投放海风项目贷款102亿元,通过牵头银团贷款、创新“保理+固贷”组合产品及运用人行碳减排工具等方式,支持三峡沙扒、粤电青洲、中广核南鹏岛等12个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与运营。

我国绿色债券少量资金支持海风项目,国际市场上绿色债券支持海风的规模可观。我国《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将风电、光伏、海洋能均纳入支持范畴,然而2020~2024年实际专项用于海洋新能源的资金比例不足2%。海外绿色债券支持海风项目相对较为普遍,单只绿色债券发行规模通常高达数十亿欧元或美元,且多为中长期债券。如2022年丹麦海风巨头Ørsted发行近20亿欧元绿色债券(包括3期无担保债券),用于支持全球海上风电项目建设。

绿色保险为海洋新能源项目建设、运维和部分退役阶段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险体系。目前欧美保险体系承保海风项目较为成熟,以瑞士再保险、慕尼黑再保险和安联等欧洲保险巨头为引领,已形成覆盖海风项目建设、运营、运输和部分退役阶段的全生命周期保险体系。欧美市场普遍采用共保模式,并且通过海事担保检验人(MWS)机制来验证项目的风险缓解措施 ,提升承保科学性和透明度。标准化产品包括建筑安装一切险、延迟启动险、运营期财产险、营业中断险、退役责任险等,并针对极端气候引发的海底电缆故障、批量缺陷等高频高损事件提供保障。同时,部分险企以“承保+投资”双重身份参与项目,推动保险功能向融资协同与风险控制延伸。

在海洋能领域,金融介入较为有限,部分领域开展探索。海洋能由于技术整体处于试验阶段,商业化路径尚不清晰,获得的市场化资金支持较少,目前少部分信贷、风投基金、公共基金、融资租赁等投向海洋能。如工商银行舟山分行联动省外兄弟机构,为舟山联合动能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建设1.2MW潮流能发电设备提供超3000万元项目贷款支持。苏格兰国家投资银行为苏格兰Orbital Marine Power 公司的O2潮流能发电项目提供400万英镑投资。德国E.ON 和苏格兰电力公司分别出资采购苏格兰Pelamis Wave Power公司开发的P2波浪能转换器,并签订长期使用协议,在欧洲海洋能源中心(EMEC)部署并运行超过1.5万小时,通过融资租赁的模式明确运维、保险及处置责任归属,实现设备融资与运营责任的同步转移。

三、绿色金融支持海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难点与展望

海洋新能源项目周期、实施技术、消纳水平、外部风险等复杂性加剧产业投资风险。海上新能源项目普遍具有周期长、技术门槛高、运维难度大的特征,如2024年海风项目单瓦总投资在9~12元,每年运维成本约0.5~0.9元/瓦,投资回收期长达10年以上,呈现出“高投资、高风险、长回报”的典型重资产属性。同时,近年来部分项目面临送出受限、电力调度优先级较低等多重掣肘因素,如传统交流输电的距离存在限制,容量也较为有限,因此海风项目收益也与区域电力需求、输变电技术及电网承载能力强相关。此外海洋新能源除面临技术与制度方面的风险外,项目在选址、施工及运营过程中,需规避生境破碎、水下噪声、对敏感物种干扰等生态风险,并承担高额的生态补偿与修复责任,同时也需要防范台风等突发天气状况对项目运行造成的冲击。复杂的风险情形对金融全面介入造成挑战。

一是通过加强规划落实、优化项目审批、完善消纳制度等,增强产业发展的确定性。完善海洋新能源电价机制(尤其是涉及深远海项目的补贴政策);在用海审批方面,在做好前期论证与协调,加强部门协同的基础上,优化用海审批程序,推进海域使用权市场化出让等,降低海上新能源项目开发的政策性风险。二是通过“公共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以试点方式推动深远海方向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和光伏、海洋能等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取得突破,激活未来市场,推动海洋新能源LCOE持续下降进而实现平价上网。三是利用多元资本协作,发挥保险风险保障的作用,适配海上新能源项目复杂风险。通过理顺银保合作机制等,帮助海洋新能源项目和金融机构有效应对全生命周期中的施工风险、自然灾害等风险。

参考文献

[1]李鸿敏张晨晨.我国海上风电保险发展困境及对策建议[J].中国保险,2023,(10):49-52.

[2]龙船风电网.近20亿欧元!海风巨头发行绿色债券[EB/OL].https://mp.weixin.qq.com/s/Qvlj1BWbfJgGQ1TwnIlLlQ,2022-9-8.

[3]罗曼.我国海洋能规模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EB/OL].https://mp.weixin.qq.com/s/8PDr_NcUYl7dsLwkL9K_jg,2025-8-6.

[4]南方能源观察.关于推动我国海洋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思考[EB/OL].https://mp.weixin.qq.com/s/OPuTSwViT4MlZYRgZmomeQ,2025-8-11.

[5]能链311.海上光伏项目汇总[EB/OL].https://mp.weixin.qq.com/s/-hFE3MXghcuLpLBAvRYq7Q,2025-6-30.

[6]能源新媒.封面策划| 海上风电提速[EB/OL].https://mp.weixin.qq.com/s/ybqFSB3DxgVYbXQlu5KENA,2025-4-9.

[7]汪啸李楠王震.我国海洋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形势与策略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0(05):1-8.DOI:10.13216/j.cnki.upcjess.2024.05.0001.

[8]殷红军.融资租赁赋能风光电项目发展创新[J].中国金融,2025,(04):51-52.

[9]张诗意.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横亘世纪的坚守与逐梦[J].经贸实践,2025,(07):22-25.

[10]周彬.让海洋经济破浪前行 工行舟山分行升化金融“深蓝引擎”[EB/OL].https://www.zjabank.com/Mobile/info?article_id=106974,n.d..